COP29

含有「COP29」共 57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讓碳信用回到「真實與主權」的會計秩序 在全球碳市場中,「信任」是最昂貴的貨幣。 當過去的自願市場(VCC)靠自我聲明與第三方報告撐起整個體系, 結果卻被揭穿為幻影與重複計算的遊戲時, 《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制度性改革,終於為碳信用帶來了主權與數據的秩序。 這個新體系,就是 PACM(Paris A
Thumbnail
近十年來,自願碳市場(VCC)在企業 ESG 熱潮下迅速擴張,但同時也陷入信任危機。許多碳信用並未獲得國家授權,甚至存在重複計算與缺乏真實減排的問題。隨著《巴黎協定》第六條監督機構(SB6.4)在 2024 年巴庫會議上通過最終細則,全球碳市場正式邁入主權法制化的新階段
Thumbnail
「永久性」(permanence)在碳市場指的是溫室氣體減量或移除是否能永久保存不再進入大氣。技術上,這涉及碳庫穩定性及逆轉風險(reversal risk):例如封存於地底的CO<sub>2</sub>理論上可維持千年以上,而植樹造林固碳可能因森林火災、病蟲
A6.2+A6.4 雙引擎啟動,「SDM」早已不存在但「SD」義務被強化 2024 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締約方在亞塞拜然巴庫(Baku)舉行的 第六次巴黎協定締約方大會(CMA.6) 上,通過了三份關鍵決議──4/CMA.6、5/CMA.6、6/CMA.6。
Thumbnail
《京都議定書》時代的碳市場,是典型的「北方主導—南方執行」體制。北方國家透過 CDM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資金投資,南方國家提供土地、森林與勞動。減排量(CER)雖然誕生於南方,但其主權、收益與定價權卻掌握在北方手中。
Thumbnail
《巴黎協定》第六條第 4 項機制(Article 6.4 Mechanism)正處於關鍵轉折期。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於 2025 年 10 月第十八次監督委員會會議(SBM18)中,發布《In-Meeting Information Note: Reversals and Non-
新聞評論|ANTARA News 專題解讀與政策分析 一、前奏:一則看似平凡的新聞 2025 年 9 月中旬,印尼國家通訊社 ANTARA News 發布了一篇標題為 〈Indonesia to showcase 60 million tons of CO₂e credits at COP30
Thumbnail
終結幻影碳信用及帳本的新里程 2025年10月3日,雅加達與GS同時發布了一項改寫碳市場歷史的消息。印尼環境與林業部(Ministry of Environment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oE/EPA)與國際碳標準機構 Gold Standard
Thumbnail
前言|從一座山、一條圳,重新學會與自然共治 當我們談「自然正增長(Nature Positive)」時,常被技術與金融的語言綁架:dMRV、TNFD、B-Credit、OECM …… 但人類真正長久可持續的解方,往往就藏在祖輩生活過的地方。日本提出的「里山/里海(Satoyama/Satoumi)
過去兩年,ESG 版面幾乎被「科技巨頭砸錢買碳移除」的標題佔據:微軟、亞馬遜、Google、金融機構與基金會紛紛宣布長期採購合約,採樣自生物炭、木建築封存、BECCS、DAC 等不同路徑。許多報導順勢下結論:「微軟買了這麼多 Puro.Earth 的 CORCs,應該是用來抵換,離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