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知識大解密:預防、治療與日常保健
什麼是流感?
流感,又稱流行性感冒,是由多種 RNA 流感病毒引起的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這些病毒在呼吸道迅速傳播,嚴重時可能引發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全球每年約有50萬人因此喪生,影響不可忽視。
在美國,每年流感季約造成數千萬人感染、數十萬人住院,並有數萬人因此失去生命。這些數據顯示,流感不僅威脅個人健康,也對整個醫療系統造成巨大壓力。
如何有效預防流感?
- 接種疫苗 每年按時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能減少感染和併發症的風險。
- 良好衛生習慣 勤洗手、避免摸臉、遠離感染者,都是簡單有效的防護措施。
- 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於免疫系統保持良好狀態,增強身體對病毒的抵抗力。
感染流感後,該怎麼辦?
儘早使用抗病毒藥物非常重要,特別是在發病的24到72小時內,藥效最佳。這些藥物可以減輕症狀、縮短病程,並降低併發症風險。- 常見的抗病毒藥物 Oseltamivir(Tamiflu) Peramivir(Rapivab) Baloxavir marboxil(Xofluza) Zanamivir(Relenza)
這些藥物能抑制病毒繁殖,幫助身體更快恢復。
不同類型的流感病毒
- A型流感 可感染人類與動物,變異性強,容易引發大規模流行。常見亞型包括 H1N1 和 H5N1。
- B型流感 變異較少,通常症狀較輕,較常見於學校和團體機構。
- C型流感 症狀輕微,通常不會引發大規模流行。
流感併發症風險
大多數流感患者能自行康復,但部分人可能出現肺炎、心臟問題等併發症。高風險族群包括:
- 5歲以下兒童
- 65歲以上長者
- 懷孕婦女
- 慢性病患者
- 免疫力低下者
出現嚴重症狀時,應立即就醫,並按指示使用抗病毒藥物。
維生素D的角色
維生素D對免疫系統有重要支援作用,特別在流感季節時更顯關鍵。建議每日補充劑量如下:
- 1-70歲:600單位
- 70歲以上:800單位
一些專家建議,在流感高風險期間,可暫時提高至每日10,000單位,然後再逐漸降回標準劑量。不過,過量補充可能引起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補充前最好諮詢醫師並定期檢測血液維生素D濃度。
總結
流感並非小事,預防與及時治療同樣重要。接種疫苗、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及早使用抗病毒藥物,再搭配適當的維生素D補充,都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面對流感,行動勝於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