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 特朗普政策成關鍵變數

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 特朗普政策成關鍵變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近期,美聯儲「三把手」、紐約聯邦儲備銀行主席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公開表示,未來可能繼續降息,並開始評估特朗普政策對美國經濟的潛在影響。這一表態引發市場高度關注,投資者密切關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走向以及特朗普政策可能帶來的經濟不確定性。

美聯儲降息背景與預期

2024年,美聯儲已多次降息,主要基於美國經濟增長放緩、通脹壓力減輕以及勞動力市場鬆弛化的趨勢。根據最新數據,美國GDP增長率從2.1%下調至2.0%,失業率則從3.80%上升至4.20%,顯示經濟擴張速度放緩。此外,核心通脹率雖逐步回落,但仍高於美聯儲2%的目標,2024年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7%。

威廉姆斯指出,美聯儲的降息政策旨在預防經濟衰退、緩解通脹壓力並穩定勞動力市場。他暗示,未來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與美聯儲點陣圖預測的2025年降息計劃相符,預計降息幅度為50個基點。

特朗普政策的潛在影響

隨著特朗普在2024年11月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其政策主張(如加征關稅、驅逐非法移民等)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深遠影響。威廉姆斯強調,美聯儲需要謹慎評估這些政策對通脹和就業市場的衝擊。

  1. 加征關稅:特朗普計劃對大多數進口商品加征10%-20%的關稅,並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達60%的關稅。此舉可能推高進口商品價格,導致通脹壓力上升。
  2. 驅逐非法移民:特朗普承諾實施大規模非法移民驅逐行動,可能導致勞動力短缺,特別是農業和服務業,進一步推高工資水平和通脹。
  3. 減稅與財政政策:特朗普計劃將企業所得稅從21%降至15%,並免除小費、社會保障收益和加班工資的所得稅。這些措施可能刺激消費和投資,但也可能加劇財政赤字。

經濟不確定性與市場反應

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加劇經濟不確定性,例如加征關稅可能引發貿易夥伴的報復性措施,驅逐非法移民可能導致勞動力市場波動。這些因素使美聯儲在制定貨幣政策時更加謹慎,並可能放緩降息步伐。

市場對美聯儲的降息預期和特朗普政策的影響高度關注。分析師認為,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導致通脹壓力上升,進而影響美聯儲的降息節奏。此外,美元走勢和全球金融市場也可能受到波及。例如,美聯儲12月宣布降息25個基點後,美國股市應聲重挫,道瓊斯指數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下跌,創下自1974年以來最長連跌紀錄。

國際視角與全球影響

美國降息和特朗普的政策不僅影響國內經濟,也對全球市場產生連鎖反應。新興市場可能受益於美元走弱,但也面臨關稅和移民政策的挑戰。歐洲則可能因貿易衝突和貨幣政策分歧而承受壓力。例如,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導致歐盟經濟損失高達5330億美元。

此外,特朗普的政策可能削弱國際合作的前景。他對多邊貿易協定的批評和「美國優先」政策的強調,可能導致全球貿易體系的分裂,進一步加劇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

未來展望與挑戰

美聯儲預計2025年將降息兩次,總計50個基點,並將長期聯邦基金利率中值上調至3%。未來,美聯儲將繼續關注通脹和就業市場的變化,並根據經濟數據調整政策。

然而,特朗普的政策執行效果將是關鍵變數。加征關稅和驅逐非法移民可能推高通脹和勞動力成本,而減稅和放寬能源法規可能刺激投資和經濟增長。國際上,貿易夥伴可能採取報復性措施,導致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

總結

美聯儲的降息決策和特朗普的政策主張將對美國經濟和全球市場產生深遠影響。未來,美聯儲和政府需要採取靈活且前瞻性的政策,以應對經濟增長放緩、通脹風險以及全球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投資者和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政策動向,以應對潛在的風險與機遇。

avatar-img
世界新鮮事
13會員
705內容數
世界新鮮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世界新鮮事 的其他內容
文章探討OpenAI從非營利轉型為營利性公司的過程,分析其與微軟的合作、AGI定義、員工角色及外部挑戰,揭示AI技術商業化的複雜性與未來發展方向。
OpenAI於2024年宣布轉型為營利公司,保留非營利部門進行慈善活動。此舉旨在籌集更多資金推動AI發展,但引發Elon Musk等爭議,外界擔憂其背離公益初衷。未來OpenAI將在商業與公益間尋求平衡。
2024年12月29日,韓國濟州航空一架從泰國曼谷起飛的客機在降落韓國務安國際機場時發生嚴重事故,疑似因鳥擊導致起落架故障,機腹著陸後爆炸起火,造成至少62人死亡,117人下落不明。韓國政府已展開全面救援,濟州航空承諾全力協助善後。
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哈薩克斯坦墜毀,造成38人死亡。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客機在俄領空受干擾致歉,事件引發國際關注,多國展開聯合調查。
烏克蘭宣布自2025年起停止轉運俄羅斯天然氣,此舉將削弱俄羅斯經濟並影響歐洲能源市場。歐洲加速能源多元化,俄羅斯則尋求亞洲市場合作,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面臨重組。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蘭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並計劃上任首日退出WHO。這兩項動態引發國內外廣泛討論,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未來在經濟和全球衛生政策上的重大調整。
文章探討OpenAI從非營利轉型為營利性公司的過程,分析其與微軟的合作、AGI定義、員工角色及外部挑戰,揭示AI技術商業化的複雜性與未來發展方向。
OpenAI於2024年宣布轉型為營利公司,保留非營利部門進行慈善活動。此舉旨在籌集更多資金推動AI發展,但引發Elon Musk等爭議,外界擔憂其背離公益初衷。未來OpenAI將在商業與公益間尋求平衡。
2024年12月29日,韓國濟州航空一架從泰國曼谷起飛的客機在降落韓國務安國際機場時發生嚴重事故,疑似因鳥擊導致起落架故障,機腹著陸後爆炸起火,造成至少62人死亡,117人下落不明。韓國政府已展開全面救援,濟州航空承諾全力協助善後。
2024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航空公司一架客機在哈薩克斯坦墜毀,造成38人死亡。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客機在俄領空受干擾致歉,事件引發國際關注,多國展開聯合調查。
烏克蘭宣布自2025年起停止轉運俄羅斯天然氣,此舉將削弱俄羅斯經濟並影響歐洲能源市場。歐洲加速能源多元化,俄羅斯則尋求亞洲市場合作,全球天然氣市場格局面臨重組。
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提名斯蒂芬·米蘭為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並計劃上任首日退出WHO。這兩項動態引發國內外廣泛討論,反映了特朗普政府未來在經濟和全球衛生政策上的重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