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觀鳥圖鑒台灣篇:親親大笨鳥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名稱:黑冠麻鷺 Malaysian Night Heron

別名:黑冠虎斑鳽,地瓜、大笨鳥,山暗光

常見度:普通
保育狀態:無危

首次發現地點:台中公園

首次發現日期:2024 12 23

叫聲:一聲低沉的“呼”,穩定而緩慢地發出

體型:中

特徵:

黑冠麻鷺是我這幾年來一直想出台灣看看的鳥,也是這一次到台灣之行最大心願之一。

raw-image


黑冠麻鷺的分布於東南亞和南亞,原本是在台灣為不普遍的留鳥,但是隨後在台灣落地生根,繁殖族群數量不斷擴增,以至成爲台灣普遍的公園必然會看到的鳥,而且也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在台灣的黑冠麻鷺似乎有不怕人的基因(其他區域的黑冠麻鷺基本都愛躲在叢林隱秘處),牠們通常是明目張膽站在開陽出呆呆站著,看起來笨笨的,故此又名大笨鳥。

極容易能發現

極容易能發現

很張揚

很張揚


黑冠麻鷺的外表和習性

黑冠麻鷺可以從外表分別到男女和年齡,男性的眼睛附近的裸皮是藍色,女生是黃色,而未成年鳥的身體是花祿祿,滿布斑點。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黑冠麻鷺最愛吃蚯蚓,常常翻動泥土找食物,人們看不到有蚯蚓的地方,牠們也有能耐可以找到常常的蚯蚓,讓人嘆爲觀止。



如果花一點時間和牠們相處,會發現牠們的個性各有不同,雖然大致上不太怕人,但有些也會躲開人太貼身,有些面對人貼近,卻會像當機一樣動也不動,有些緊張的時候會扭脖子,有些專注覓食的時候也會扭脖子,有些喜歡對人類秀出側面,有些喜歡用正面面對人,黑冠麻鷺絕對是一種讓人看的樂此不疲的小鳥,和牠們花點時間相處下來,便會發現每一隻的獨特性。

raw-image
raw-image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旅程最後一天看到的小地瓜,那一天我快離開公園時候,看見一隻小地瓜就呆呆站在草地,我嘗試一步一步走近,牠依然是聞風不動,讓我有一秒以爲是擺設,後來走到大約只有一米之内距離,牠只是呆呆的望著我,就算我用手機對著牠,牠看起來一點也沒有要逃跑的意願,一般來説一米已是野鳥和人的極限,但這小地瓜卻容許我繼續向前,直到手機快貼到牠臉上,牠才慢慢退後了半步。好奇牠的小腦袋在想什麽,爲什麽可以不怕人?還是覺得自己不動的話就讓其他人覺得牠只是石頭而不會攻擊牠?


raw-image


這小地瓜是我這次旅程最後看到的小鳥,也是印象最深刻的鳥之一,能認識到台灣的黑冠麻鷺覺得很開心,成爲了台灣圖鑒的第一鳥也是當之無愧,畫的時候也滿有心機,一邊畫一邊回想著和小地瓜相處的時光,把牠這呆呆地樣貌畫了下來。

raw-image
raw-image


畫紙:Baohong Pure Cotton Watercolor Pape

水彩:Daniel Smith+Winsor & Newton
IG:Watercolor_birding

avatar-img
63會員
318內容數
收藏了有關雀鳥知識的文章,在這些文章,會提及和雀鳥的相遇,也會和大家分享遇見鳥後用水彩畫下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柏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要分辨烏鴉對我來説有很高難度,因爲看起來都是黑黑的,許多時候也要靠先拍照然後辨認,但渡鴉的體型之大,讓人幾乎可以用直覺去看出牠的身份。
第一次知道香港出現白斑黑石䳭 ,還以爲只是普通黑化的小鳥,因爲白斑黑石䳭的出現地是在南亞東南亞,在香港並未有記錄,後來聽説牠應該是從籠中逃了出來的逸鳥。
胸部大部分也是酒紅色,上背暗綠色,什有聖誕氣氛的小鳥。
比小鸊鷉大一點的黑頸鸊鷉,在成羽後有一頭濃黑的羽髮,而今次來港並非繁殖羽,部分身體白色,但仍可見到頸背中有一條黑色直間。
體型大的鵐,成年繁殖羽頭全黑,肚黃,今次看到並不是繁殖羽,只能靠黃色肚子辨認,相片看起來像麻雀未成年鳥,但實際上黑頭鵐體型碩大,和嬌小的麻雀相距什遠,另外黑頭鵐的咀也是厚重的,和麻雀對比起來像套了加大碼的咀。
又長又彎的咀巴是Ibis的特徵,其學名源自古希臘語plegados及拉丁語falcis,有「鐮刀」的意思。
要分辨烏鴉對我來説有很高難度,因爲看起來都是黑黑的,許多時候也要靠先拍照然後辨認,但渡鴉的體型之大,讓人幾乎可以用直覺去看出牠的身份。
第一次知道香港出現白斑黑石䳭 ,還以爲只是普通黑化的小鳥,因爲白斑黑石䳭的出現地是在南亞東南亞,在香港並未有記錄,後來聽説牠應該是從籠中逃了出來的逸鳥。
胸部大部分也是酒紅色,上背暗綠色,什有聖誕氣氛的小鳥。
比小鸊鷉大一點的黑頸鸊鷉,在成羽後有一頭濃黑的羽髮,而今次來港並非繁殖羽,部分身體白色,但仍可見到頸背中有一條黑色直間。
體型大的鵐,成年繁殖羽頭全黑,肚黃,今次看到並不是繁殖羽,只能靠黃色肚子辨認,相片看起來像麻雀未成年鳥,但實際上黑頭鵐體型碩大,和嬌小的麻雀相距什遠,另外黑頭鵐的咀也是厚重的,和麻雀對比起來像套了加大碼的咀。
又長又彎的咀巴是Ibis的特徵,其學名源自古希臘語plegados及拉丁語falcis,有「鐮刀」的意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色調奪目的小鳥,全個頭黑色,身黃色,加上和紅耳鵯一樣的立了頭髮造型,絕對令人一見難忘。
Thumbnail
那年夏天,我家收容一隻落巢的紅嘴黑鵯幼鳥......
Thumbnail
在這趟旅程中其中一種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鳥。黑背三趾翠鳥的袖珍體型,就算把牠放入口袋中也卓卓有餘。
Thumbnail
每一次去旅行觀鳥,也不想錯過蛙嘴,樣子奇特足以讓人一看難忘。
Thumbnail
在森林中住了一對夫妻,活動的時候也是形影不離。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灣稻田季節美好的文章,描述了回到家步行的美好經歷和在稻田中看到的動物。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這個季節和在方格子上的寫作經歷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念願在日語有心中念念不忘的強烈願望,黃咀栗啄木鳥是我一直一直花了許多時間尋找的雀鳥,得來不易的記錄,值得放牠在特別位置,成為我第300個的香港雀鳥記錄。
Thumbnail
冬季來港貴賓之一,雖然在港不少地方也可見到,但我只看過兩次,同是在嘉道理。
Thumbnail
山藍仙鶲 讓人神往,體態優雅的小鳥。
Thumbnail
"享受不期而遇的美好" 賞鳥很簡單,做好萬全的準備,腦內回放心心念念、日思夜想的鳥兒,牠很有機會出現在你眼前。沒出現也沒關係,留點遺憾才會更美好。
Thumbnail
色調奪目的小鳥,全個頭黑色,身黃色,加上和紅耳鵯一樣的立了頭髮造型,絕對令人一見難忘。
Thumbnail
那年夏天,我家收容一隻落巢的紅嘴黑鵯幼鳥......
Thumbnail
在這趟旅程中其中一種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小鳥。黑背三趾翠鳥的袖珍體型,就算把牠放入口袋中也卓卓有餘。
Thumbnail
每一次去旅行觀鳥,也不想錯過蛙嘴,樣子奇特足以讓人一看難忘。
Thumbnail
在森林中住了一對夫妻,活動的時候也是形影不離。
Thumbnail
這是關於臺灣稻田季節美好的文章,描述了回到家步行的美好經歷和在稻田中看到的動物。作者在文中表達了對這個季節和在方格子上的寫作經歷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念願在日語有心中念念不忘的強烈願望,黃咀栗啄木鳥是我一直一直花了許多時間尋找的雀鳥,得來不易的記錄,值得放牠在特別位置,成為我第300個的香港雀鳥記錄。
Thumbnail
冬季來港貴賓之一,雖然在港不少地方也可見到,但我只看過兩次,同是在嘉道理。
Thumbnail
山藍仙鶲 讓人神往,體態優雅的小鳥。
Thumbnail
"享受不期而遇的美好" 賞鳥很簡單,做好萬全的準備,腦內回放心心念念、日思夜想的鳥兒,牠很有機會出現在你眼前。沒出現也沒關係,留點遺憾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