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新加坡推動氫能發電 邁向2050碳中和目標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新加坡近期宣布將在裕廊島建設一座新的氫燃料發電廠,這一計劃由PacificLight Power (PLP) 提出,並獲得政府批准。該發電廠將採用聯合循環氣體渦輪(CCGT)技術,初期使用30%的氫氣作為燃料,未來有望完全轉向氫氣發電,以減少碳排放。這項計劃不僅是新加坡在能源轉型上的重要一步,也符合其2050年碳中和的長期目標。

氫能技術的應用與優勢

氫氣的生產主要通過水電解過程進行,利用電流分解水分子生成氫氣和氧氣。在聯合循環氣體渦輪系統中,氫氣可以作為燃料進行燃燒,並與天然氣混合使用,這樣不僅能提高發電效率,還能減少碳排放。氫氣燃燒後唯一的排放物是水,這使得氫能成為一種非常清潔的能源選擇。

然而,氫能技術也面臨一些挑戰,包括儲存與運輸成本高、技術成熟度不足以及基礎設施建設需求。儘管如此,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規模擴大,氫氣的市場價格預計將逐步下降,使其成為更具吸引力的能源選擇。

國際案例與新加坡的策略

日本和德國在氫能技術方面走在前列。日本推出了「氫社會」計劃,積極推動氫燃料電池車和家庭用燃料電池系統。德國則專注於綠色氫能的發展,利用風能和太陽能進行水電解,並致力於建立全國性的氫基礎設施。

新加坡的計劃則是將氫能技術與聯合循環氣體渦輪系統結合,並計劃逐步轉向使用氫氣作為主要燃料。這與日本和德國的策略相似,但由於新加坡地理限制,其可再生能源資源較少,因此更依賴於技術創新來實現其能源轉型目標。

電池儲能系統的角色

電池儲能系統(BESS)在當今能源轉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BESS的核心原理是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進行儲存,並在需要時再轉換回電能。這對於電網穩定性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快速調整供應以應對需求波動,減少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影響。

BESS的建設成本因技術、規模和地理位置而異,但隨著技術進步,成本已顯著下降。長期來看,BESS可以通過減少高峰時段的購電成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以及提供備用電力等方式帶來長期經濟效益。

政府政策與國際合作

新加坡政府在推動氫能和可再生能源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具體政策,並積極尋求國際合作,以實現其2050年碳中和的長期目標。政府的氫能政策涵蓋補貼與資金支持、稅收優惠與激勵措施以及碳交易機制。

此外,新加坡在氫能領域積極尋求國際合作,包括與國際研究機構合作和建立低碳氫供應鏈。這些合作旨在加速技術開發和商業應用,並促進氫能的貿易和使用。

經濟與市場挑戰

新加坡在氫能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發展面臨著多方面的經濟與市場挑戰。建設混氫天然氣發電廠的初期投資較高,但隨著碳稅的上升,僅依賴天然氣的運營成本預計將增加。透過混燒氫氣,這些發電廠可以部分抵消由於碳稅上升而帶來的額外成本。

新加坡作為東南亞金融中心,其對穩定能源供應的需求日益增加,尤其是在先進製造業和數字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預計到2030年,新加坡的電力需求將增長至10.1GW至11.8GW之間,這為氫能技術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環境與社會影響

新加坡在推動氫能技術的過程中,對環境與社會影響的評估至關重要。新的混氫天然氣發電廠預計將顯著降低碳排放,但公眾對氫氣的安全性問題以及土地用途爭議仍然是主要挑戰。

在氫能生產與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氫氣洩漏、水資源使用以及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等環境風險。因此,新加坡政府正在推動低碳技術,如碳捕捉、利用與儲存(CCUS),以減少整體碳足跡。

未來展望

新加坡在氫能技術的未來展望中,將面臨多項技術創新和全球能源轉型的趨勢。未來可能出現更高效的氫氣生產技術和更先進的儲能系統,這些技術創新將有助於提升氫能的經濟競爭力。

全球正朝向低碳和可持續能源系統轉型,新加坡作為一個城市型國家,在全球氫能市場中具有獨特地位。隨著技術創新的不斷推進及全球能源轉型趨勢的加速,新加坡有望在未來成為氫能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並在亞洲及全球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

總結來說,新加坡的氫能計劃不僅是技術升級,也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一步。隨著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增長,該計劃有望在未來實現顯著的環境和經濟效益。

avatar-img
10會員
592內容數
世界新鮮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世界新鮮事 的其他內容
2025年寵物行業迎來創業新起點,智能化與健康監測產品需求激增。文章探討市場趨勢、技術創新及未來挑戰,揭示寵物行業的發展潛力與商機。
文章探討「第三文化」美食的興起,分析其如何透過移民、全球化與科技影響飲食文化,並以具體案例說明融合性美食的創新與社會意義。
南韓總統尹錫悅因戒嚴令遭國會彈劾,並面臨內亂罪指控。公調處試圖執行逮捕令,與警衛處對峙未果。此事件引發憲政危機,社會分裂加劇,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國際空間站將於2031年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或成全球唯一運行空間站。文章探討其技術優勢、國際合作現狀及未來全球太空探索格局的變化。
文章回顧1995年BBC節目《明日世界》中霍金等專家對2025年的預測,檢視網絡安全、太空採礦、醫療技術等領域的現實發展,並展望未來科技突破與挑戰。
美國智庫警告第一、二島鏈難擋解放軍,建議美軍後撤至第三島鏈。文章分析島鏈戰略意義、解放軍軍演、台海局勢、美中台政策,以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與應對,凸顯區域安全複雜性。
2025年寵物行業迎來創業新起點,智能化與健康監測產品需求激增。文章探討市場趨勢、技術創新及未來挑戰,揭示寵物行業的發展潛力與商機。
文章探討「第三文化」美食的興起,分析其如何透過移民、全球化與科技影響飲食文化,並以具體案例說明融合性美食的創新與社會意義。
南韓總統尹錫悅因戒嚴令遭國會彈劾,並面臨內亂罪指控。公調處試圖執行逮捕令,與警衛處對峙未果。此事件引發憲政危機,社會分裂加劇,國際社會高度關注。
國際空間站將於2031年退役,中國「天宮」空間站或成全球唯一運行空間站。文章探討其技術優勢、國際合作現狀及未來全球太空探索格局的變化。
文章回顧1995年BBC節目《明日世界》中霍金等專家對2025年的預測,檢視網絡安全、太空採礦、醫療技術等領域的現實發展,並展望未來科技突破與挑戰。
美國智庫警告第一、二島鏈難擋解放軍,建議美軍後撤至第三島鏈。文章分析島鏈戰略意義、解放軍軍演、台海局勢、美中台政策,以及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部署與應對,凸顯區域安全複雜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1. 氫氣的來源問題 2. 氫氣的壓縮儲存及運送成本高 3. 氫氣的安全顧慮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臺灣能源轉型進入過渡期,核能發電比例下降至約3%,燃氣發電成為供電主力。臺電呼籲支持燃氣電廠建設以確保穩定供電。文章內容包括備轉容量及備轉容量率的解釋。此外,提出在綠能發電標案中要求太陽能板壽命超過二十年,以減少對公帑的負擔。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最近參加一些座談、法說、還有看一些報告,蠻多提到氫能這題材。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1. 氫氣的來源問題 2. 氫氣的壓縮儲存及運送成本高 3. 氫氣的安全顧慮
隨著全球對於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增加,台灣在推動綠電政策方面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綠電,即來源於可再生能源的電力,不僅對於減少碳排放有重要意義,也成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關鍵選擇。然而,綠電價格的趨勢以及其影響因素,仍然是許多企業和消費者關心的議題。
Thumbnail
臺灣能源轉型進入過渡期,核能發電比例下降至約3%,燃氣發電成為供電主力。臺電呼籲支持燃氣電廠建設以確保穩定供電。文章內容包括備轉容量及備轉容量率的解釋。此外,提出在綠能發電標案中要求太陽能板壽命超過二十年,以減少對公帑的負擔。
Thumbnail
臺灣政府積極推動能源轉型,計劃擴大投入綠能投資。本文探討能源轉型的議題與挑戰,並分析企業在綠能領域的發展。討論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的前景,以及綠色金融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介紹了雲豹能源作為在能源轉型軌道上的優質企業案例。
Thumbnail
政策|大方向 地熱因為不受天候影響,可以二十四小時穩定發電,不需燃料且占地面積小,是2050年淨零碳排策略中,要大力推動的前瞻能源。 政府原先預計2025年地熱發電要達到200MW, 2022年為止只達到5MW,能源局計畫將目標下修到20MW。 地熱探勘資訊平台 資訊平台的訊息亮點...
Thumbnail
150人的大型講座、也是學程必修, 每週邀請業界專家或國外學者負笈授課, 主題橫跨工業節能、氫能、儲能、核能、風能、生質能。 惶惶十二週,每週都須提出五頁的分組報告。 目的是要研究一個產業瓶頸,提出解決方案, 例如船舶式核反應爐如何上岸併網提供穩定能源、 熔鹽儲能技術要如何平衡電網頻率、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全球各國對氣候變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碳減排技術逐漸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在臺灣,減碳技術產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機會。本文將介紹臺灣的碳減排技術產業,並探討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與臺灣減碳科技產業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Thumbnail
最近參加一些座談、法說、還有看一些報告,蠻多提到氫能這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