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投資學 :分析與管理 讀書筆記(1)

現代投資學 :分析與管理 讀書筆記(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本篇起將分享 謝劍平 的 現代投資學 :分析與管理(四版)的讀書心得,如有理解錯誤或是討論歡迎討論(鞠躬)

1.1 認識投資

經濟學裡的「投資」指實際投資,買廠房、僱新人等等;而投資學是指金融投資,本書都會講金融投資。投資就是犧牲現在的消費,去換取未來可以有更多的消費

如何提高投資的意願,因為投資的行為都會伴隨機會成本,投資工具的預期報酬率是機會成本,現在的消費也會產生機會成本,如果機會成本越高,就越會減少現在的消費支出,而增加投資。投資,就是處理省下消費的那些財富的方法(不愧是課本,在繞口令)。

本節亦提到「投資」、「投機」與「賭博」的差別,認為雖然可以用行為的動機去區別,但實際上因為動機是會變的。書裡舉了台積電60元漲到70元為例,投資人就會從長期投資,轉為短期投機賣出,但現在是1070欸!60元的漲跌一天就能達到了(誤)。

不過,「投資」、「投機」與「賭博」的差別,用下面的圖就很能說明了




1.2 投資決策的形成

書中認為,報酬與風險間具有一種抵換關係。不過高風險帶來高報酬,已經老生常談了吧!但後面倒是帶出,因為報酬與風險間的抵換關係,使得金融工具的分析投資組合的管理,是投資的是重要課題。

金融工具的分析部分,作者提到要選擇適當標的,就要評價哪些資產的價格被高估或低估,比如:

固定收益產品的評價較為容易,但不意味在債券分析中所有問題都能榮第的解決,因為利率雖然是影響債券報酬的最主要因素,但卻沒有人能夠正確的預測利率走勢

所以雖然經濟學課本上說FED降息,債券就會噴出存續期間x降息幅度,有很多資本利得,簡直是送分題,比如下圖:

raw-image

但實際上卻是:

raw-image

能辨識金融的真實價值與市價間的差距,是作者認為在金融工具的分析部分最重要的事。

投資組合的管理,是要檢視投資者原先設定的投資目標有沒有達到,除了報酬率之外,還要衡量投資的風險,所以認為投資人要具備衡量報酬率跟風險的能力。

1.3 投資理財的哲學觀

本節主要講述實力的培養(包含自我評估、努力耕耘、善用財務槓桿、建立分散風險的觀念)與機會的掌握(培養投資敏感度、保持投資機動性)。看小標就知道內容,想必我們這些過度自信的台灣散戶都內容興趣缺缺,故略過。讀到此處,作者設計有一個例題,大概能知道在這本課本的時空背景下,會想引導學生有什麼答案:

小林平常從事股票投資的時間並不多,最近常聽到有人在股價指數從7300點附近飆漲到9800點期間大賺一票,使他心動不已,於是開始將所有的資金投入股市,希望也能分一杯羹。請問他會遇到什麼問題?

這題非以現在普遍財商教育環境的薰陶,就後照鏡開車的股民都知道,9800點至今漲幅超過130%,所以「會賺太多,很不方便!」

這也要感謝各路大神科普與《持續買進》、《長期買進》等經典書籍出版,讓投資知識能普及於大眾,免於被割韭菜。

不過也正好借鑑於此,這本書在金融海嘯爆發前出版,但撰寫背景應該是2006-2007年間,能藉此思考不同時空背景下的財商教育,會有什麼差異?做出來的投資決策、績效,又會有什麼不同。

avatar-img
小兒辨日
2會員
17內容數
撇除知識,更喜歡滋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作為一個老派投資人,其實對於給投資建議這件事,一直感到戒慎恐懼,甚至能不做就不做 我知道要是我在那叫進台G店甚至長榮,粉絲可以漲得更快,但一來我就不靠這個吃飯齁,二來更讓我顧慮的是高喊叫進一檔股票,對我來說是有責任的 坦白說人性就是這樣,喊對理所當然....
作為一個老派投資人,其實對於給投資建議這件事,一直感到戒慎恐懼,甚至能不做就不做 我知道要是我在那叫進台G店甚至長榮,粉絲可以漲得更快,但一來我就不靠這個吃飯齁,二來更讓我顧慮的是高喊叫進一檔股票,對我來說是有責任的 坦白說人性就是這樣,喊對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