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策略思考|價投好難〈1〉:分清投資、投機與無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圖片來源:Midjourney

圖片來源:Midjourney

「邏輯投資」專欄(專欄介紹)每月分享至少 2 篇「潛力股」研究心得分享(無任何買賣建議),非訂閱戶可以閱讀公司與其產品的基本介紹,訂閱戶則可閱讀作者深入分析的價值內容。訂閱費用每月僅99元,能夠幫助作者持續發掘有潛力的投資機會,歡迎訂閱支持。另外,為避免錯過最新文章,請按下「追蹤」按鈕,並加入邏輯投資臉書按讚,作者將不定期分享市場觀點與個股看法。


許多讀者一直敲碗想要多知道關於價值投資與股票分析的知識,其實坊間已經有非常多相關書籍可以參考,我也鼓勵讀者可以多看書自學,畢竟知識不會憑空跑到腦袋裡面,而讀書是最經濟、高效率的自我投資。

但轉念一想,或許我的個人經驗與技巧也可以帶給讀者一些想法刺激,或是幫助大家少繞一點遠路,所以「邏輯投資」接下來會開始不定期針對這個主題寫作並整理資料,也算是回饋訂閱讀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那本篇我想先回到基礎中的基礎,跟讀者一同探討「投資」、「投機」與「無知」的差異,因為根據我的觀察,市場上每個投資人都覺得自己在做投資,但往往更像是投機甚至無知,而要踏入「價值投資」的大門,建立自我覺察是有必要的。

我們不能被「自己在投資」的幻覺牽著走,然後一直在獲利與虧損載浮載沉,因為我們要追求的目標是「資產累積」,而非只是沉浸在「我像是在投資」的幻覺而不自知。


十道投資與投機的是非題

請讀者先回答下面10道是非題,你可以先拿一張白紙或打開電腦的記事本記錄下你的答案,不要跳到後面看解答,先試著自己做做看。

  1.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看重公司價值,而投機者側重於股票價格。
  2.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通常進行現股買賣,而投機者往往進行融資槓桿交易。
  3.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注重股票的財報分析,而投機者注重技術分析。
  4.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承擔風險較小,而投機者承擔風險較大。
  5.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透過股利獲利,而投機者透過股價價差獲取報酬。
  6.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通常持有時間較長,而投機者通常持有時間較短。
  7.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前者透過公司與法人獲取資訊,而後者只依賴媒體跟網路得到資訊。
  8.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專注於企業發展帶來的收益,而投機可以利用市場情緒跟股價波動獲利。
  9. ()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在於投資者對公司與財務進行分析,投機者只對股價與籌碼做分析。
  10. ()投資與投機沒有孰優孰劣,它們都是通過買入和賣出來獲取收益,善用者都能打敗大盤長期平均報酬。


這些問題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但我的答案是「全都是『X』」,是否有感到意外呢?


投資與投機的差異

葛拉漢的觀點

坊間有許多對於「投資」與「投機」不同的定義,有的會將二者以「長期投資」、「短期獲利」作區分,有的則以「分析」與「賭博」兩種不同屬性來劃分,就像上述是非題的分類一樣,但其實我並不認同這些分類方式。

這裡我們先引用「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Benjamin Graham)的觀點,他強調:

投機者的主要興趣在於預測市場波動並從中獲利。
投資者的主要興趣在於以合適的價格獲取和持有合適的證券。

The speculator’s primary interest lies in anticip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market fluctuations.
The investor’s primary interest lies in acquiring and holding suitable securities at suitable prices.
投資者根據它(公司)的商業價值計算股票的價值。
投機者賭股票價格會上漲,因為其他人會為此付出更多。
An investor calculates what a stock is worth, based on the value of its businesses.
A speculator gambles that a stock will go up in price because somebody else will pay even more for it.


從葛拉漢的角度,他認為「投資者」關注的是「公司價值」,並熱衷於以「合適價格」持有股票;反觀「投機者」是「猜測者」,只是在不斷預測股價與市場波動。

圖片來源:Wiki

圖片來源:Wiki


但我認為真實世界的投資人並非純粹的「賭徒」,你真的看過有投資人只會「看漲喊漲、看跌喊跌」嗎?每個散戶都像是書中描述的傻蛋?

如果我們把真實世界的其他市場參與者都想像成「毫無學習能力的機器笨蛋」,那實在是過於一廂情願,又或者自己才是鄉愿的傻子。


「邏輯投資」的觀點

請注意,這裡我並不是要表達說葛拉漢的觀點錯誤,這純粹是定義不同罷了。

葛拉漢的投資策略是發掘公司真實價值與股價的差異,因此他將投機者視為無視公司價值,只是一味追高殺低的參與者,但我個人則是認為二者真正差異是在「邏輯性」、「再現性」、「執行力」的不同。


我對「投資」與「投機」的定義是:

  • 投資:指根據自身的知識、經驗及對產業、市場或公司變化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基於自身投資策略提出計畫,訂定目標,清楚知道報酬來源,並選擇合適時機將資金投入,藉以反覆並持續獲得報酬的方法稱之。
  • 投機:根據產業、市場或公司的消息面、股價或籌碼變化、財報等資訊,進行投資決策,雖然追求報酬,但無法確知報酬來源,也無法反覆有效獲得報酬的方法稱之。


不要把其他人當笨蛋

到底二者的具體差別是什麼呢?

其實大家都聽過一句話:「股價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體重計』」,也就是說短期的股價變化,其實是市場參與者對公司價值「投票」作決定的結果,當大家都看好(看漲),就願意用更高的價格投下贊成票,而當大家都看壞(看跌),就會用更低的價格投下反對票。

既然有「投票」,那就代表參與者有在做「判斷」,所以我認為投資跟投機的差別,並不在於「投機者」只會猜測,而不會做資料蒐集、分析與推理,且莫小覷天下人啊!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圖片來源:梗圖產生器

實際上你必須理解到,在投資圈裡面,人人都是敵人,而每個人都想進場賺錢,所以事實是你身邊的市場參與者並非都是韭菜、都是散戶,多數人都是跟你一樣,甚至遠比你想像得更認真、更聰明、更努力的人。

但如果大家真的都差不多,那超額報酬該從何而來呢?

真正的差別並不在於資料蒐集、分析、推理與判斷的能力,實際上這些能力我相信15歲以上的人早就都具備了。

真正的差異在於「知道報酬來源」(邏輯性)、「掌握投資有效的策略方法」(再現性),以及擬定並貫徹計畫的能力(執行力)。


投資的基礎

邏輯性-掌握報酬的來源

我們接下來再舉四個例子,你思考一下,這些是投資還是投機?

  1. 媒體跟業界人士都說AI技術是未來潮流,基於這個趨勢,因為AI運算需要晶片,而且每年AI運算晶片需求都將雙位數成長,因此應該買進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的股票。
  2. 某種技術線型經過反覆驗證,被發現到如果在同一個產業族群裡的個股接連出現這種技術線型,大漲的機率很高,因為這代表市場資金已經布局到整個產業上,將有一波行情可期。
  3. 根據對某家公司某幾個進出分點的長期研究,發現到只要這些分點開始買入股票一段時間,公司股價之後就會有一波大行情出現,因此在捕捉到這些分點買股票的訊息後,也跟著參與買進。
  4. 某家公司每年都會將盈餘80%分給股東,且公司過去股利配發情形穩定,殖利率也穩定,因此買進這家公司作投資。


我的答案是:2、3(O) 1、4(X)。

差別在於2、3這兩個例子,前者是技術分析,後者是籌碼分析,但運用分析技術的投資者都有去驗證其方法的有效性與再現性,他們知道「自己要賺什麼錢」,也知道「該從哪裡賺錢」,對我來說,雖然他們的投資方法跟我不同,但我認為他們在做「投資」。

至於1、4這兩個例子,前者基於消息面作判斷,並因看好AI技術而投資台積電,當然台積電絕對是一家強大且具成長性的公司,但投資者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台積電能夠因AI技術而受惠,推論缺乏邏輯;而後者雖然是基於穩定的股息配發作投資,但又有什麼理由能確信公司未來一定能夠保證穩定獲利呢?只是根據單一資訊作投資,對我來說,這是「投機」。


所以我認為投資跟投機的差別,其中一個關鍵是你能清楚掌握自己「報酬的來源」,就像你如果是老師,你是依靠教書賺錢,你是油漆工人,你知道你可以靠塗漆來維生,而在投資市場,你知道自己「靠什麼賺錢」嗎?你知道自己是從哪邊賺錢?或從誰身上賺錢嗎?

「掌握報酬的來源」這是許多人投資多年卻還搞不懂的問題,也是一般投資人與資深投資人報酬越拉越開的主因之一。


再現性-可再現的投資方法

  • 我今年從台積電賺了50%,代表我很會投資嗎?
  • 我過去五年從玉山金平均每年獲取10%的穩定報酬,這代表很會投資嗎?
  • 我在2022年台股一路下跌的過程,不只沒有賠錢,還靠放空賺了一大筆,這代表很會投資嗎?

其實上面三件事情都無法證明參與者很會投資,因為這些案例或績效,未必具有再現性,簡單說,更重要的是投資人運用的投資策略或方法,是否在多數時刻或將來都能持續並穩定發揮作用,如果能滿足這項條件,那就可以視為投資行為。例如:

  • 我透過持續購買美國公債,穩定領取公債利息,並在公債到期後拿回本金。
  • 我基於研究與了解,確知蘋果($AAPL)具有強大的品牌形象與產品競爭力,並可透過新產品與新應用場景擴大市占率及實現營收增長,因此我持續投資蘋果股票。
  • 我把錢放銀行定存領取利息。

這裡舉的三個例子,參與者都認為他們的投資策略具有可再現性,可以反覆使用,且確實有發揮預期功效,那他們就是在做投資(但要注意,這不等於績效可以打敗大盤),因此投資與投機並非是用短期或長期績效作衡量。


執行力-擬定並貫徹計畫的能力

相信不少人都聽過,散戶的通病在於「買進有漲就賣出」、「買進套牢就當長期投資」,其實這就是缺乏擬定並貫徹計畫的能力。

以「價值投資」策略的角度來說,買進一檔股票,應該是基於研究分析,判斷其股價低於應有價值,但若是買進後,只憑漲跌5%、10%就停利(損)出場,那就非常奇怪,因為操作行動與買進當時的策略與理由產生嚴重落差。

同樣的,若買進後股價下跌,同時又因為擔心經濟衰退,或是看大盤不斷下跌,台積電股價不斷破底而選擇停損賣出,這也很奇怪,因為參與者並沒有貫徹當時買進的理由與計畫。

換言之,不論你是採取什麼立場或投資策略,你應該要建立自己的投資計劃,並根據計畫貫徹執行,若輕言改弦易轍,只因為股價波動,就改變計畫,這實在算不上投資。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更可怕的是「無知」

最後想談談市場除了投資者、投機者之外,確實還存在「無知」的參與者,這類參與者不會是你的主要競爭對手,相反的,他會帶給你更多投資機會與超額報酬的可能性。

這裡列舉20項市場上「無知」參與者的特質:

  1. 懶得自己做判斷。
  2. 喜歡追熱門股。
  3. 不想研究、找資料,只想聽人報牌。
  4. 看漲很開心,看跌很不爽。
  5. 容易因股價波動而產生情緒跟焦慮。
  6. 買進與賣出的理由完全不同(看好長期成長卻漲一點點就賣出)
  7. 對市場的判斷容易受消息面影響
  8. 聽別人分析覺得有道理就買(賣)了
  9. 盲目相信某個投資大師的所有話
  10. 盲目相信投資大師很會靠投資賺錢
  11. 不知道股價漲跌的背後原因
  12. 同一支標的,別人操作成功,但自己操作失敗卻不清楚原因
  13. 重複犯下相同的操作錯誤
  14. 不喜歡看書
  15. 投資多年績效無法打敗大盤卻相當自豪
  16. 喜歡吹捧某一檔股票的豐功偉業卻刻意忽視虧損的操作紀錄
  17. 對於虧損視而不見
  18. 無視風險
  19. 喜歡抄底或追逐成長動能,但沒有操作上的分析與思考
  20. 喜歡嘲諷或看輕其它市場參與者

這裡是要提醒讀者,如果你發現上面的特質與你自己某些行為有重疊,那你特別當心,千萬不要陷入「自己在投資」的幻覺當中。

這些「無知」特質我認為都是具風險的,特別是盲目、盲信、盲從,這是作為獨立的市場投資人絕對不該有的特質。


小結

要從「無知者」轉變為「投機者」是容易的,通常投資一段時間後,你就會建立自己的投資觀念與習慣,不至於人云亦云、盲目追隨。

但要從「投機者」進階成為「投資者」,難度就高上不少,甚至有人終其一生,仍不斷重複無效的策略而不自知,最終投資只是買了個寂寞,還不如一開始就選擇指數投資,或許報酬率會更好,付出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也會更低。


如果你決心想成為「投資者」,並參與「價值投資」的困難道路,那之後「邏輯投資」會持續分享自己對於「價值投資」的個人體悟與經驗,如果對這個系列的文章有任何想法或不同意見,也歡迎跟我分享。


「邏輯投資」文章內容係運用來自公開網路、新聞、財報及聯繫公司所獲資訊歸納之個人心得,目的是分享投資觀念,內容僅供讀者參考,無任何股票投資勸誘之意圖。投資有風險,文章內容不建議作為投資行為之最終依據,投資前請審慎評估並自負盈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小新讀book-avatar-img
2023/04/24
很謝謝邏輯大無私地分享這篇投資策略思考的精闢心法與感悟,這是一篇含金量很高的文章。我重複看了兩次,收穫頗多,文章中多數觀點我也是相當認同,但對於葛拉漢這位前輩的描述部分,我想做一些補充。在他的著作《證券分析》和《智慧型股票投資人》的開頭,對「投資」下了一個定義:經過透徹的分析,確保本金不滅,並獲取滿意的報酬。如果不符合這個定義,就被稱為「投機」。我認為這個定義與邏輯大對投資的定義大致相似。也就是說,投資者應該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深入的行業、市場和公司研究分析,然後制定投資計劃和目標,明確知道報酬來源,並在合適的時間投入資金,持續獲得回報。然而據我的認知,葛拉漢對於投資的「分析」更加偏向量化分析,不是因為他不重視質化分析,而是他更相信「已知的現實」,不想預測未來,而是想建立一套基於現實數據的投資策略,能夠穩定獲得回報。據蒙格側面對他的描述,他想發明一套多數人都能用的理論,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行質化分析並得出正確的結論,有時候甚至會被誤導,像我就拙於質化方面的分析。此外,葛拉漢也非常強調市場參與者的性格,包括個性和情緒管理,認為這比股票專業知識更重要。他也提到了兩種市場參與者的策略,分別是「市場策略」和「價格策略」。市場策略是指參與者試圖掌握市場時機,預測股市的走勢並做出買賣決策。價格策略則是著重於公司價值,只在股價低於公司合理價值時買進,高於公司合理價值時賣出。他強調投資人可以採用價格策略獲得滿意的回報,但並不表示投機者不會做資料蒐集、分析和推理,而只是把市場策略當成一種風險較高的投資方法。根據上述內容,我認為葛拉漢確實覺得投機者的預測與賭博成分偏高,但並不代表他認為所有投機者都是笨蛋或因此小看了他們。從他的書中來看,他應該只是希望投資者能夠以理性和冷靜的態度看待市場波動,並且建立一套可靠的投資策略。當然,上述內容中可能存在著某些個人的認知和偏見,但我的初心是想多增加一些看法,讓這篇文章更加地豐富。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24
小新讀book 謝謝小新的補充,非常感謝,完全認同你對葛拉漢的說明。應該說我並不是質疑葛拉漢對市場投資人的描述是錯的,其實他將投資人作分類,是希望傳達他的理念,鼓勵投資人理性思考合理價值,我只是想提醒我們自己要去思考市場的真實面貌,我們常常都說其他人很韭菜,但這種人未必是多數,而正因為各種競爭者的參與,才讓這個市場更複雜,要獲得超額報酬的難度也更高,但葛拉漢的分類我是完全認同的。
phoebe Chen-avatar-img
2023/04/06
深刻反省自己的操作, 我就是那個無知的笨蛋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9
phoebe Chen 不會啦!其實投資就是不斷反思跟檢視自己的過程,我自己也還在調整學習當中。
Jefflin-avatar-img
2023/04/05
這篇的含金量真高阿,謝謝邏輯大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6
Jefflin 不用客氣!
jacky1688-avatar-img
2023/04/05
謝謝邏輯大的文章 值得一再回味 自己做的是非題還蠻多是錯的, 正好再整理思維。希望能慢慢變成真正投資者。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6
jacky1688 其實沒有標準答案,我只是提出一個可以思考的立場跟觀點,但我覺得不斷思考自己的投資架構是有必要的
Owen Lin-avatar-img
2023/04/05
感謝邏輯大的分享,投資的道路上,紀律+方法+時間(耐心持有)是邁向成功之道的三個主要元素,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 心態的養成,沒有對的心態、心理素質,就算你有過人分析能力在基本面、技術面和籌碼面,終究無法獲得豐碩的果實。學會自律與自我情緒控制真的知易行難,往往都需要經過大賠的洗禮之後,才會有可能靜下心來強迫自己接受自己錯誤的信念與認知,被迫用不同的新方式看待自己。再者,嘗試錯誤所帶來的心理創傷看似是邁向成功的必經之路,但往往大多數的人創傷繼續,選擇遺忘過去所犯的錯誤,無法找到可以重複獲利的方程式。資本少的人,可能在嘗試錯誤過程中就破產,有足夠資金的人,也許能夠承受繼續犯錯的勇氣,認為市場終究會向他靠攏,迎來的只是個人的一廂情願。
邏輯投資-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4/06
Owen Lin 同意!其實很多人都是反覆在賠錢的難過與賺錢的快樂之間徘迴,找不到穩定獲利的策略或配置,但又不願意加入指數投資的行列,結果賠錢就無視,或是轉為長期投資,賺錢就覺得自己很厲害,繼續加碼投入,但若能客觀看待自己,讓自己從這個迴圈走出來,其實就有機會成為長期獲利的敲門磚。
avatar-img
邏輯投資-發掘投資機會
18.8K會員
852內容數
「邏輯投資」發掘潛力股、營建股、定存股與冷門股,分享投資觀念、市場觀察與潛在風險,歡迎訂閱作者的投資專欄,每個月只要一個便當錢(168元)就能支持作者持續發掘投資機會,降低「韭菜率」,跨越投資痛點!📈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5/04/17
本文探討霍華·馬克思在金融海嘯、Covid-19疫情和川普貿易戰期間發表的「無人知曉」備忘錄,以及其投資哲學,並提供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中的投資策略。
Thumbnail
2024/12/29
本文分享如何在飆股身上運用「五日線」策略進行第一批的停利,並舉順達(3211)與迅得(6438)作為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藉此策略在飆股行情中,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文中強調此策略並非完美,旨在協助投資者守成,避免在主升段過早離場,並探討其他倉位處分策略。
Thumbnail
2024/12/29
本文分享如何在飆股身上運用「五日線」策略進行第一批的停利,並舉順達(3211)與迅得(6438)作為實際案例,說明如何藉此策略在飆股行情中,兼顧獲利與風險控管。文中強調此策略並非完美,旨在協助投資者守成,避免在主升段過早離場,並探討其他倉位處分策略。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將探討股市當中的「定錨效應」與其負面影響,並輔以「邏輯投資」自己遭遇的親身案例現身說法,文末還有小彩蛋,分享自己練習對抗「定錨效應」買入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2024/06/29
本文將探討股市當中的「定錨效應」與其負面影響,並輔以「邏輯投資」自己遭遇的親身案例現身說法,文末還有小彩蛋,分享自己練習對抗「定錨效應」買入的投資標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投資與投機(交易)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差距,理解定義並瞭解自己需求後才能對症下藥!
Thumbnail
投資與投機(交易)之間存在本質上的差距,理解定義並瞭解自己需求後才能對症下藥!
Thumbnail
「價投好難」系列是「邏輯投資」專欄的「價值投資」系列教學文章,本文主題為:分清投資、投機與無知的差別
Thumbnail
「價投好難」系列是「邏輯投資」專欄的「價值投資」系列教學文章,本文主題為:分清投資、投機與無知的差別
Thumbnail
4.1.2 投資與投機 投資,有很多種標的,投資別人,投資自己,投資金錢…其實都算是一種投資,不過我大致把錢滾錢的方式,分為2大類:「投資與投機」。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希望在市場得到的,究竟是公司的利益分配還是資本利得呢?也就是你在乎的是公司的獲利,還是公司的股價呢? 對,也不對。
Thumbnail
4.1.2 投資與投機 投資,有很多種標的,投資別人,投資自己,投資金錢…其實都算是一種投資,不過我大致把錢滾錢的方式,分為2大類:「投資與投機」。 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希望在市場得到的,究竟是公司的利益分配還是資本利得呢?也就是你在乎的是公司的獲利,還是公司的股價呢? 對,也不對。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雖說以現在的教育普及度,應不至於連「投資」、「投機」以及「賭博」這麼簡單的字詞都分不出來,但事實上卻是只要下單軟體開起來腦子進水的就紛紛跑出來,本書僮都懷疑下單軟體是不是有什麼魔法陣,讓人打開就會智商瞬間降到剩10%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台股小書僮啦。 雖說以現在的教育普及度,應不至於連「投資」、「投機」以及「賭博」這麼簡單的字詞都分不出來,但事實上卻是只要下單軟體開起來腦子進水的就紛紛跑出來,本書僮都懷疑下單軟體是不是有什麼魔法陣,讓人打開就會智商瞬間降到剩10%呢。
Thumbnail
你知道你適合哪一種投資策略嗎? 投資和投機的分別是什麼? 今天我會把常見的投資策略用簡單的方式跟大家做說明,相信你一定能從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什麼是交易策略? 所謂的交易策略,是你根據股票的特性,收益與風險,還有自己的喜好原則,去制定的一系列買進賣出的策略。 一個沒有交易策略的投資人,在
Thumbnail
你知道你適合哪一種投資策略嗎? 投資和投機的分別是什麼? 今天我會把常見的投資策略用簡單的方式跟大家做說明,相信你一定能從其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什麼是交易策略? 所謂的交易策略,是你根據股票的特性,收益與風險,還有自己的喜好原則,去制定的一系列買進賣出的策略。 一個沒有交易策略的投資人,在
Thumbnail
由於投資、投機、賭博這些成分或多或少都會被包覆在廣義的投資之內無法切割乾淨,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去辨識自己的決策和行為中各項依據是由何者而來。與其堅持自己各項行為是本格的投資,不如思考投機和賭博這些元素是否能為自己的績效錦上添花。
Thumbnail
由於投資、投機、賭博這些成分或多或少都會被包覆在廣義的投資之內無法切割乾淨,因此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去辨識自己的決策和行為中各項依據是由何者而來。與其堅持自己各項行為是本格的投資,不如思考投機和賭博這些元素是否能為自己的績效錦上添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