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洛克《酒店關門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所有預言家都信誓旦旦地指出在這個當下,世界要在西元二零二五年迎來一次毀天滅地的大災難,人類似乎無法幸免於難的今年裡,我只是擔心我這堆積如山的小說還沒看個夠,怎麼就這樣說毀滅就毀滅了,即便已經熟悉了活在當下的專注呼吸的伎倆,還是不免有些懊惱惆悵,特別是我在整年度斷捨離的去蕪存菁計畫之後,唯一留下的這五千本左右的小說還不能一一翻開來閱讀呀!

我記得那個在求學階段把時間拿去穿著打扮的雷達寫過一段對於惡魔呢喃而來的讀後感:雖然洋洋灑灑五百多頁,但是讀起來卻毫不費力!

我記得那個在求學階段把時間拿去穿著打扮的雷達寫過一段對於惡魔呢喃而來的讀後感:雖然洋洋灑灑五百多頁,但是讀起來卻毫不費力!

怎麼樣,當生活不能活得很實際的同時,連同無聊的煩惱也很浮誇,沒錯呀!這就是我這一生裡造成了忍耐荒謬婚姻的無明,連同只要靜下心來閱讀就可以解決的煩惱,也把他跟世界災難串在一起,像是大陸說的同一條繩子上的蚱蜢,還拿去烤,真的是有完沒完呀?!?!?

繼續我們的五本馬修史卡德吧!這本便是於一九八六年描述十年前的一段藍色回憶錄,小說取名為:《酒店關門之後》

raw-image

內容自然不用我在這裡大書特書了,我想多半的卜洛克迷不可能沒有讀過,就像倪匡的書迷如果不去翻一翻《透明光》《藍血人》或者《老貓》《換頭記》也實在不太像話了。也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在這裡面記錄故事內容說講解什麼細節,就沒有什麼必要了。

然而並不是說了這個故事跟上一本《八百萬種死法》有著同樣讓我失望或者覺得意興闌珊的同頻感,相反的,這個故事在結尾時刻意隱晦地表達開放性結局的故事描述法,實在讓我根本就想起立鼓掌了。雖然說這只能免強地說跟開放性結局稍微沾到了邊而已。好吧!在多年以後,我一定忘了我現在在講什麼東西,不過,現在這個當下,我還是對馬修史卡德不受道德觀驅使而做出聖人探案的行徑十分欣賞。除此之外,我相對應的聯想無可厚非的想到去年讀過蘿拉李普曼《湖底的女人》,那種戛然而止之後幾經歲月飄蕩後的回憶陳述,這種把惆悵用藍調的唱腔輕微低八度慘叫的過程,心有戚戚焉的讀者一定不只我一個吧?

raw-image

對於這本書能讓我起立鼓掌(只有這個衝動啦!兩個小鬼還在睡覺,未婚妻還在床上打呼睡到不省人事的清晨,我只能暗自握緊拳頭在心裡翩翩起舞而已。)的幾個讓我嘴角上揚的部分,我在這裡得認真地說明記錄一下,人物對話的真實性、譯者瀟灑到毫無道德的口語唾罵詞、勞倫斯對讀者吊足了胃口的拖泥帶水後又平淡如水地把答案公佈。公佈答案後,身為讀者的我們又只能捶胸頓足的讓兇手逍遙法外,在所有情緒交織成一件密不透風的面罩,當我們眼前一片只能任由他茫然的漆黑遮住雙眼、當我們鼻息被阻擋得難以呼吸的說時遲那時快,卜洛克的海底撈月又輕鬆瀟灑地告訴我們所有的渾球全都被交叉感染給領盒飯了。

非常瀟灑,非常俐落的一個硬漢偵探故事,這是我以後絕對會再重讀一次的經典大作。嗯,絕對是。


avatar-img
4會員
143內容數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四季藍調 的其他內容
每次讀吉田修一寫出來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我本來以為的,某種像是隱藏的妥妥的興致、有些無法止痛等待著隨我死去而消失的生活經驗,都被他清清楚楚地像是丟了銅板,點唱機就得乖乖地播放,否則一定會被客人狠狠踢上幾腳的下場,我不得不懷疑,吉田呀!你到底是怎麼活下來?又是經歷過怎麼樣百轉千折的磨難ㄧ 從很久以
不知不覺,本來打算今年把這套〈馬丁貝克探案〉全集給看完的願望,就因為抓一尾蟲子在屁股癢的這種惡習給活生生地耽誤了。今年就這樣慘澹匆忙又毫無意義地過了大半,而這套小說,在今天也僅僅停留在第四本的階段,對於我這謎一般個性的存在,我自己也常常都摸不到腦袋。 這是發行在一九六八年的北歐冷硬派偵探小說,具體
時間來到了分居的幾天之後,我如自己預期地在今天把〈馬丁貝克探案〉的第三本《陽台上的男子》給啃個精光,如果你以為這本書精彩到我是狼吞虎嚥地不惜睡眠成本玩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也跟一個多星期前在百無聊賴的選擇下,繼續跟著馬丁貝克走著,從預期的冷硬派偵探的微反轉卻底蘊強韌的既定印象裡,找到了一本失敗的冷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
怎麼這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系列主角的《羅絲安娜》曾經在冷硬派偵探小說的讀者裡受過青睞嗎? 在我看來,除了馬丁貝克在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那種沈默無奈給我一些感觸之外,其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不可或缺的幽默對白以及繁複奔走探案的制式套路已經難以點燃我的閱讀熱情,即便是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與應付式的親情安排以外,
我曾經跟一個暗地裡對我有怨懟猜忌甚至溢於言表的瑜亮情結,卻在表面上裝作大方自若、坦承以待的豬朋狗友的對話裡提到:我最近心情很不好,不想再跟推理的這些原地打轉,自以為是土耳其舞者似的,充滿自信驕傲地旋轉著身體尋求在哈欠連連的觀眾座位上,可能存在卻是誤會連連的欽羨眼光的草包為伍了。這種虛榮做作,這幾年來
每次讀吉田修一寫出來的東西,都會有一些我本來以為的,某種像是隱藏的妥妥的興致、有些無法止痛等待著隨我死去而消失的生活經驗,都被他清清楚楚地像是丟了銅板,點唱機就得乖乖地播放,否則一定會被客人狠狠踢上幾腳的下場,我不得不懷疑,吉田呀!你到底是怎麼活下來?又是經歷過怎麼樣百轉千折的磨難ㄧ 從很久以
不知不覺,本來打算今年把這套〈馬丁貝克探案〉全集給看完的願望,就因為抓一尾蟲子在屁股癢的這種惡習給活生生地耽誤了。今年就這樣慘澹匆忙又毫無意義地過了大半,而這套小說,在今天也僅僅停留在第四本的階段,對於我這謎一般個性的存在,我自己也常常都摸不到腦袋。 這是發行在一九六八年的北歐冷硬派偵探小說,具體
時間來到了分居的幾天之後,我如自己預期地在今天把〈馬丁貝克探案〉的第三本《陽台上的男子》給啃個精光,如果你以為這本書精彩到我是狼吞虎嚥地不惜睡眠成本玩命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也跟一個多星期前在百無聊賴的選擇下,繼續跟著馬丁貝克走著,從預期的冷硬派偵探的微反轉卻底蘊強韌的既定印象裡,找到了一本失敗的冷
這是兩位瑞典的聯合寫手創作的馬丁貝克探長第二本作品,時序來到第一本《羅絲安娜》事件後的第二年,尋找一個與外交部關係良好的雜誌社社長委託尋址的失蹤記者的案件,這最先與我有共鳴的,莫過是來自每個忙碌的男人背後那個埋怨孤單寂寞覺得冷的另一半的哀怨低迴。 嗯,當時我正在焦頭爛額地摸索著事業與生活的複雜關係
怎麼這本以馬丁貝克探長為系列主角的《羅絲安娜》曾經在冷硬派偵探小說的讀者裡受過青睞嗎? 在我看來,除了馬丁貝克在家庭生活與工作之間那種沈默無奈給我一些感觸之外,其他的冷硬派偵探小說不可或缺的幽默對白以及繁複奔走探案的制式套路已經難以點燃我的閱讀熱情,即便是除了必要的工作社交與應付式的親情安排以外,
我曾經跟一個暗地裡對我有怨懟猜忌甚至溢於言表的瑜亮情結,卻在表面上裝作大方自若、坦承以待的豬朋狗友的對話裡提到:我最近心情很不好,不想再跟推理的這些原地打轉,自以為是土耳其舞者似的,充滿自信驕傲地旋轉著身體尋求在哈欠連連的觀眾座位上,可能存在卻是誤會連連的欽羨眼光的草包為伍了。這種虛榮做作,這幾年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