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新選組」八番隊組長藤堂平助(とうどう へいすけ、1844-1867),許多人對他的印象,主要來自2004年NHK大河劇《新選組!》。該劇由歌舞伎名角中村勘九郎(當時藝名為中村勘太郎)飾演藤堂平助。劇中,藤堂即使在「試衛館」成員中也並非特別突出,只是個平凡的少年。由於年紀最輕,他有些不諳世事,帶著孩子氣,個性略顯冒失和軟弱。然而,他內心也充滿煩惱,自小便不知生父是誰,母親也早逝,倍感孤獨。後來,他結識了開朗的沖田總司(由藤原龍也飾演),暫別恩師伊東甲子太郎(由谷原章介飾演),加入了試衛館道場。劇中總是與同齡的沖田互相比較,產生自卑感,更因身處伊東老師(勤皇派)與局長近藤勇(佐幕派)(由香取慎吾飾演)之間僵局而苦惱,最後導致悲劇性的結局。
藤堂平助短暫的真實人生,可能會比戲劇精彩許多。根據『新撰組顛末記』紀載,藤堂為北辰一刀流高手,入隊於新選組草創期,並擔任八番隊組長。與沖田總司、永倉新八、齋藤一並稱為新選組四天王。藤堂加入新選組時是隊中最年輕的成員之一。而薩摩藩島津家家臣撰寫的《京師騷動見聞雜記錄》還特別記載藤堂的身世且是個美男子。在幕末動亂時期,在向本國的公務通信中,特地報告一介浪士的出身、容貌、性格等,可以說是極其罕見。
根據當時新選組隊士阿部十郎所記錄的《史談會速記錄》,藤堂被評價為「雖然身材矮小,但劍術相當高明,且頗有學識」,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
此外,《京師騷動見聞雜記錄》中也記載著「藤堂平助是位格外血氣方剛的壯士」,可見其相當勇猛。事實上,藤堂平助在執行守護京都治安的任務時,一旦發生需要出動的狀況,總是第一個衝鋒陷陣。正因藤堂凡事「一馬當先、充滿幹勁」的行事作風,使他在新選組中贏得了「魁先生」的稱號。
(文久四年/元治元年)1864年6月,發生使新撰組聲名大噪的池田屋事件,藤堂當然也在最前線奮勇作戰。據紀載,當時他與近藤勇、永倉新八、沖田總司等人一同搜索池田屋,並衝進勤王志士們聚會房間,隨後又以一樓的中庭為戰場,進行近身白刃惡鬥。
不知道是否因為天氣太熱?他竟因取下頭上的護額鉢鐵,而被敵人砍傷。在永倉新八的幫助下,千鈞一髮才勉強脫離戰線(此後大河劇中藤堂額頭上總帶有傷疤)。據說事後他的愛刀「上總介兼重」嚴重受損,近藤局長後來在書信中寫道「藤堂的刀刃缺損得像『茶筅(抹茶刷,形容激鬥後刀刃慘狀)』一樣」。雖然愛刀受損,由於在池田屋事件中立下的功勞,藤堂獲得了會津藩金20兩的獎賞(其中10兩金為購買新刀費用)。
藤堂由於認同伊東甲子太郎「尊皇攘夷」的理念,選擇離開新選組,加入了由伊東所組成的御陵衛士。離開新選組的這段期間,仿佛解鎖了藤堂的人生技能般。他致力於英語學習以及鑽研火炮製造方法等研究。並在江川塾及韮山塾(江川家的砲術指南私塾)取得了砲術的免許。
隻身前往美濃,與美濃首屈一指的豪俠水野彌太郎結盟,計畫將水野部下數百民兵,訓練組織如同奇兵隊般軍事組織,並且談妥了金錢援助的承諾。慶應3年11月15日(1867年),伊東還帶著藤堂,至近江屋拜訪過坂本龍馬,討論時局。並且忠告坂本,見廻組等人正策劃暗殺他,要他盡快移往土佐藩邸,但坂本懷疑他們的動機,完全沒有聽從。
由於御陵衛士內部計畫暗殺近藤勇,導致藤堂最後於油小路被昔日同袍斬殺的悲劇。(墓所位於泉涌寺的塔頭「戒光寺」,與一同戰死的同志伊東甲子太郎、毛內有之助、服部武雄等人,一同在該寺院內的「後月輪東山陵」守護著孝明天皇之靈)。
藤堂雖然身材矮小約153公分高,佩刀「上總介兼重」則是刀身長達二尺四寸五分(約73公分)的長尺寸打刀,原本是適合身高約180公分左右的男性使用的長度。令人驚訝的是,藤堂竟然能像手腳一樣靈活地揮舞著幾乎是他身高一半長度的刀,並在池田屋生死關頭中倖存下來。相較於其他隊士多半使用新新刀(當時的現代刀),一介津藩浪人的藤堂,為何能以新刀期名刀「上總介兼重」作為佩刀,而且還毫不吝惜地使用它直到毀刀。
根據宮內公文書館收藏的《維新階梯雜誌》第14卷「新撰組名字」名簿記載,就列有「藤堂平助」,證實他出身於大身旗本五千石的藤堂家的說法。根據永倉新八的《同志連名記》以及當時在京都的傳聞記錄,藤堂平助出身於津藩藩士名張的藤堂家(藤堂宮內家)。名張藤堂家領有數千石俸祿的大身旗本,以藤堂高虎的養子、丹羽長秀的三子藤堂高吉為祖先,世代為伊勢津藩藤堂家一門的家臣,藤堂平助就是在江戶的津藩下屋敷出生。另外,也有傳聞說他正是藤堂高猷(藤堂家宗家11代。)的私生子,或是家老藤堂八座的兒子。
就講究階級身分的江戶時期來看,出身大名家又為國奔走的劍客,佩刀為上總介兼重,真是名士佩名刀。
上總介兼重的鍛刀生涯始於萬治年間(1658年至1661年),活躍於寬文、延寶年間,並可能在貞享年間(1684年至1688年)結束。根據「刀工大鑑」記載:「上總介兼重的俗名辻助右衛門,初代和泉守兼重之子,亦於勢州阿濃津製作刀劍。曾與三代康繼(やすつぐ)、法城寺正照(ほうじょうじまさてる)有合作作品。兼重的作品風格與同期知名刀工虎徹非常相似,據說曾有些兼重的刀根之銘刻被竄改成虎徹的作品來販售」。「刀劍要覽」一書則記錄其長刀作品價值為1000萬日幣。
據《寬政重修諸家譜》記載,大名藤堂家的領地為勢州阿濃津,藩祖是戰國名將藤堂高虎。歷代當主中,直到第三代的藤堂高久才於承應三年(1654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被敘任從四位下,並獲任命為「和泉守」,後又加官為「侍從」。
兼重刀匠的銘文曾從「上總守」變更為「上總介」。關於此變更的原因,以及「兼重」究竟是單一代刀匠,還是父子相傳的兩代刀匠,學界存在不同說法,而這些爭論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源於史料記載的模糊性與不足。
據山田淺右衛門所著的《古今鍛冶備考》中記載,初代兼重的出身為「本國越前,以製作箭鏃為業,名為辻助右衛門。寬永年間來到江戶,成為藤堂家的刀匠」。然而,並未明確區分「兼重」的世代。更令人困惑的是,《刀工大鑑》記載父子倆的俗名都是辻助右衛門。這使得後世對於「兼重」的身份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即「父子同一人說」與「父子不同人說」。
一、「父子同一人說」:
兼重於寬永初期(約1624年左右)從越前移居江戶,寬永三年(1626年)受領和泉大掾,之後轉為和泉守。此說認為,初代和泉守兼重長達三十年的鍛刀生涯中,是在晚年才成為藤堂家的御用刀工,並因此將銘文從「和泉守」改為「上總介」。這個變更的原因,是為了避免與藤堂高久的官名「和泉守」重複,這在古代日本是一種常見的避諱做法,以示對上位者的尊重。
二、「父子不同人說」:
過去人們總認為和泉守兼重與上總介兼重是同一人,且因為他們同為藤堂家御用刀工,為了避諱主君與自己的受領銘相同,才改名為上總介。初代和泉守兼重現存最早的刀作的紀年為「寬永二年八月日」(1625年)的薙刀,大約在萬治年間(1658年)初期去世。根據以下兩把刀的銘文:
「(葵紋)辻上總介藤原兼重四十三歲於江戶作之 康繼下坂市之丞丗八歲於武州江戶作之」的脇差
「(葵紋)康繼以南蠻鐵於武州江戶作之(背面)下坂市之丞丗十七歲造之 寬文六年二月吉日」的刀
三代康繼寬文六年時年37歲,可以反推上總介兼重大概是出生於寬永三年(1626年),不可能在寬永二年打造作品,故和泉守兼重與上總介兼重顯然是不同人,此說亦為當今大部分刀劍研究者所接受。據說劍豪宮本武藏的愛刀也是和泉守(一說為上總介)兼重,父子成為藤堂家御用刀工也是由宮本武藏介紹來的。然而,和泉守兼重與上總介兼重並非同一人。這部分說法可能存在爭議,需要進一步考證。
此外,由於自古以來「上總」、「上野」等地屬於日本皇室親王的領地,按理「守」此官位不應於此地使用。此現象或可反映江戶時期皇室家族的特殊地位,導致二代兼重一度疑似誤用「守」為銘,後又改回「介」。
萬治年間使用的是「上總介藤原兼重」銘,但自寬文元年起,在一段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銘刻則改為「上總守」。然而,在部分銘刻「上總守兼重」的作品中,會附上註明打造地點的添銘「於勢州阿濃津作之」。添銘是指在刀銘之外,額外刻上的銘文,通常用來註明刀的製作地點、時間、或所有者等資訊。上總介兼重雖有前述遷居伊勢(勢州)時期所打造的刀劍作品,但或許因其在當地停留時間短暫,故傳世作品極少;相較之下,銘文帶有「武州住」、「江戶住」者則較為常見。
曾用過的刀匠銘分別有「上総介兼重」、「上総介藤原兼重」、「辻上総介藤原兼重」、「上総守兼重」及「上総守藤原兼重」,初期多以細鏨刻製,字體近似初代和泉守銘晚年的隸書體,間或可見篆書風格。至寬文年間,則轉為楷書風格,銘文字體趨於粗壯,筆力遒勁。
作品風格方面,刀身平地常見地肌紋路細密、地沸明顯的板目鍛;刃紋則呈互之目亂,間帶粗壯且清晰可見的足,匂口深邃,帶有細小沸點且明亮。相較於虎徹之作,上總介兼重的作品中,刃紋所帶的砂流(砂流し)略為明顯,此乃其作品特徵之一。
《虎徹研究》一書中曾提出虎徹師事上總介兼重之說。該書提及:「上總介兼重之作品與明曆年間(1655年-1658年)至寬文三年(1663年)左右之虎徹作品,無論鍛造技法、刀莖形狀,乃至刀莖之製作、刀棟、刀刃、刀莖末端之肉置、刃側鑢目、平地鑢目、數珠刃紋及刀尖燒刃等,皆極為相似,甚有數作幾可令人誤以為出自同一人之手。」故該書推論,虎徹或許曾於某時期師事過二代兼重。
雖有部分研究指出初代或二代兼重或為虎徹之師,然考量兩者作品風格及刀工位列之差異,筆者仍傾向認為二代兼重乃數珠刃紋之先行者,並間接影響虎徹之作風。以下二代兼重之早期作品中可見端倪。
脇指 刀銘「上総介藤原兼重」
(金象嵌)「於武州江戸万治四辛丑年」
「片手手討三ッ胴落又ニッ胴剪落(單手連斬三胴及二胴)」
「山野加右衛門尉永久」(花押)
此件萬治四年(1661年)所作之長脇差,刃長約一尺八寸九分(約57.3公分),其刃文展現完整之數珠刃紋,地刃積層尤顯細密明亮。然於虎徹之作品中,萬治四年以前,未見如此完整成熟之數珠刃。此刀對於理解江戶鍛冶共通之數珠刃紋風格而言,實為不可忽視之存在。
虎徹鍛造風格相近之作,約於寬文三年(1663年)前後始見。此刀亦可視為旁證虎徹作品風格之重要線索。此後,上總介兼重之作風雖亦趨向數珠刃,然地刃之積層細密明亮度仍遜於虎徹。然此僅是個人技藝上的差異,與誰是前輩並無關聯。
曾有一把極為珍貴之上總介兼重與三代康繼(幕府御用刀工,作刀風格見拙作"花大錢購買的名刀竟然是偽物作")之合作銘作品(指由數位刀匠共同製作並署名的刀劍作品,通常由不同的刀匠負責不同的工序,例如上鍛及下鍛等)。兩者皆為新刀時期江戶最傑出刀匠之一,而這把合作刀銘中,兼重將自己的銘刻於其他刀工的上位來看,也能大致推測出上總介兼重在當時刀界地位之重要性。
再論及此刀之刀根,其樣式與和泉守兼重共通,呈刀莖末端收細之刃上栗尻。然其刀莖之鑢目則施以成熟之化妝鑢,此亦為虎徹初期作品可見之鑢目,足證兩者間之關聯性。復觀此種化妝鑢與大坂鍛冶之真改、助廣同期出現,更可顯見當時流行作法之樣貌。
回顧藤堂平助短暫而傳奇的一生,他以新選組先鋒「魁先生」之名展現武勇,後又因思想轉變而另闢道路。然而,貫穿他生命始終、並與他一同寫下歷史的,正是其佩刀——「上總介兼重」。這把「上總介兼重」不僅伴隨藤堂平助親歷池田屋事件的浴血奮戰,刀刃甚至在激戰中缺損,足見當時戰況之激烈,更體現了他在動盪時代中的武士身份與地位。
透過對「上總介兼重」的深入考證,我們得以更清晰地認識這把名刀背後的刀匠及其精湛的技藝。從刀匠的生平與風格、銘文的變遷與爭議,乃至其與名刀工虎徹的關聯,都展現了「上總介兼重」在刀劍史上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是一把鋒利的武器,更是江戶時代精湛工藝的結晶,以及武士精神的象徵。這把刀與藤堂平助的故事相互輝映,共同構築了一段令人難忘的傳奇,至今仍訴說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在此特別銘謝臺北美術刀劍俱樂部「三月堂(刀剣会)」會員提供藏品影像(請點擊觀看),讓更多愛刀家能一睹名刀風範。
本作為上總介兼重受雇於藤堂家時期打造的長刀傑作之一,鎬造刀身、刀背造形為庵棟,鎬地略寬,刀姿為典型寛文新刀之體配。刃紋以直刃調為主,間以小互目狀刃紋,數處並交織著條狀食違刃,匂口細密,刀刃附有細沸點,帽子的燒刃呈直狀小丸。
地鐵為精緻細密的小板目肌,平地附著些細沸點,地與刃等部分皆鍛打的明亮銳利。
刀裝具為半太刀拵金具、時代朱鞘,刀柄則為黑塗鮫皮腹合卷、金茶色正絹摘卷,整體而言相當華麗,亦能推斷曾為身分頗高的武士或豪商的配刀而代代流傳下來。
時代 : 江戸中期(Mid. Edo 17c)
國 : 武蔵國(Musashi)
刀裝 : 拵付、白鞘
刃長 : 2尺3寸5分半(71.3cm)
反り : 5分2厘(1.6cm)
目釘穴 : 1個
元幅・元重 : 31.4mm・7.3mm
先幅・先重 : 21.9mm・4.9mm
鑑定書 : 財團法人日本美術刀劍保存協會、特別保存刀劍鑑定書(NBTHK Tokubetsu Hozon Paper)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