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情升溫!備孕期必讀:麻疹、德國麻疹差異、疫苗接種與防疫建議

麻疹疫情升溫!備孕期必讀:麻疹、德國麻疹差異、疫苗接種與防疫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麻疹 #醫師學堂 #備孕 #懷孕

最近在台灣麻疹疫情的議題沸沸揚揚,這週門診也遇到很多位病友諮詢相關問題,尤其是孕媽媽們,在這裡分享這陣子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1. 首先要說的是最近新聞提到流行的是 #麻疹(measles) 跟 #德國麻疹(German measles;Rubella)是不一樣的!

2. 另外就是在台灣懷孕第二次產檢(12週)是有施行B型肝炎、梅毒血清及德國麻疹抗體等檢驗。

3. 在孕期如果不幸感染德國麻疹會有垂直感染胎兒的風險,尤其在孕期10週內感染會有較高機率出現先天性缺陷。(致畸胎性)

4. 麻疹目前是沒有充分證據顯示致畸胎性但是會增加早產的風險。


在台灣一般是施打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混合疫苗 (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

但此疫苗為活性減毒疫苗,所以 #不建議孕婦施打。


建議 #備孕 時若檢驗確定沒有麻疹抗體可以考慮先施打疫苗,間隔28天以上再懷孕,或是產後再接種疫苗!


因麻疹傳染力強,除了勤洗手以及戴口罩外,只能盡量避免前往高風險區!


孕醫㊗️您心想事成!

#找到孕醫早懷孕

Line: https://lin.ee/3E6zsPY

預約專線:02-2100-6318

預約網站:https://bit.ly/3j54CFa

地址:台北市松江路318號2樓(捷運行天宮站4號出口)

#李易良 #子宮鏡檢查 #無痛子宮鏡 #達文西手術 #備孕檢查 #腹腔鏡 #產檢

avatar-img
孕醫生殖中心的沙龍
7會員
235內容數
孕醫生殖中心深切了解您在求子過程中的艱辛,所以提供溫馨、有隱私的個人化療程是我們的宗旨。希望治療中的夫婦能攜手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成就美滿家庭。 在過去的30年來,我們不斷的追求進步,全力投注在人員訓練、添購設備、精進技術和擴充團隊,使我們的療程更為安全、細緻和成功,讓我們全程陪伴妳完成生兒育女的心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分享Nadine夫婦在荷蘭接受不孕症治療後,前往孕醫生殖中心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經驗。文章描述了在孕醫生殖中心,黎惠波醫師及其團隊如何細心照料,成功解決Nadine罕見的荷爾蒙問題,並最終成功受孕的過程。並提及即使過程中經歷了流產以及子宮併發症,但團隊仍給予專業且溫暖的支持,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視
子宮內膜瘜肉和肌瘤是造成經血異常和不孕的重要原因,影響約20-30%的婦科患者。本文比較子宮鏡內膜瘜肉、肌瘤切除手術的三種主要方式:電燒切除(熱刀)、標準冷刀和速潔刀冷刀,並針對不同患者提供手術選擇建議,包含生育需求、經濟狀況以及病灶種類等因素。此外探討了手術後復發率、懷孕率以及子宮內膜保護的重要性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種慢性婦科疾病,造成骨盆腔慢性疼痛、不孕等問題。本文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五種常見類型:子宮肌腺症、卵巢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表淺型內膜異位、深部浸潤子宮內膜異位及手術疤痕內膜異位,並說明其各自的症狀、臨床表現及可能併發症。 文章強調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有生育計畫的女性
42歲的女性在40歲結婚後積極嘗試生育,但經歷兩次流產後子宮腔沾黏,AMH值也偏低。在「孕醫」接受子宮鏡手術處理沾黏後,進行試管嬰兒療程,PGT篩選出一顆正常胚胎植入,最終成功懷孕。整個過程雖然充滿挑戰,HCG上升和胎囊生長速度都較緩慢,但最終寶寶順利長出心跳,展現生命的韌性。
本文介紹七種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方式,包含單孔腹腔鏡、多孔腹腔鏡、開腹、經陰道自然腔道、子宮鏡、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以及超音波導引高強度聚焦超音波,並比較其優缺點及適用對象,強調需與專業婦產科醫師討論才能選擇客製化治療。
臺北市將在明年推出新的補助政策,涵蓋人工生殖、醫療性凍卵及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針對試管療程、凍卵及NIPT的相關補助金額也已明確列出,旨在減輕準父母及女性面對生育挑戰的經濟負擔。詳情請參考孕醫整理的資訊,讓所有人都能把握這個「生」大事的機會。
分享Nadine夫婦在荷蘭接受不孕症治療後,前往孕醫生殖中心進行試管嬰兒療程的經驗。文章描述了在孕醫生殖中心,黎惠波醫師及其團隊如何細心照料,成功解決Nadine罕見的荷爾蒙問題,並最終成功受孕的過程。並提及即使過程中經歷了流產以及子宮併發症,但團隊仍給予專業且溫暖的支持,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重視
子宮內膜瘜肉和肌瘤是造成經血異常和不孕的重要原因,影響約20-30%的婦科患者。本文比較子宮鏡內膜瘜肉、肌瘤切除手術的三種主要方式:電燒切除(熱刀)、標準冷刀和速潔刀冷刀,並針對不同患者提供手術選擇建議,包含生育需求、經濟狀況以及病灶種類等因素。此外探討了手術後復發率、懷孕率以及子宮內膜保護的重要性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種慢性婦科疾病,造成骨盆腔慢性疼痛、不孕等問題。本文探討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五種常見類型:子宮肌腺症、卵巢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表淺型內膜異位、深部浸潤子宮內膜異位及手術疤痕內膜異位,並說明其各自的症狀、臨床表現及可能併發症。 文章強調及早診斷與治療的重要性,尤其對於有生育計畫的女性
42歲的女性在40歲結婚後積極嘗試生育,但經歷兩次流產後子宮腔沾黏,AMH值也偏低。在「孕醫」接受子宮鏡手術處理沾黏後,進行試管嬰兒療程,PGT篩選出一顆正常胚胎植入,最終成功懷孕。整個過程雖然充滿挑戰,HCG上升和胎囊生長速度都較緩慢,但最終寶寶順利長出心跳,展現生命的韌性。
本文介紹七種子宮肌瘤切除手術方式,包含單孔腹腔鏡、多孔腹腔鏡、開腹、經陰道自然腔道、子宮鏡、達文西機器人輔助以及超音波導引高強度聚焦超音波,並比較其優缺點及適用對象,強調需與專業婦產科醫師討論才能選擇客製化治療。
臺北市將在明年推出新的補助政策,涵蓋人工生殖、醫療性凍卵及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檢測(NIPT),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針對試管療程、凍卵及NIPT的相關補助金額也已明確列出,旨在減輕準父母及女性面對生育挑戰的經濟負擔。詳情請參考孕醫整理的資訊,讓所有人都能把握這個「生」大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