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為何好人沒好報?破解因果的迷思 ——善有樂報、惡有苦報的真實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因果的道理,不管是不是學佛的人也都能理解,種西瓜絶對不會生出蘋果,即使大家都知道這是自然的因果法則,但是當我們看到一些學佛認真的人生病,甚至遭遇困難時,常會疑惑:「他這麼精進念佛,為什麼還會得癌症呢?佛祖為什麼沒保佑他?」甚至有人會對生病的出家法師說:「師父!您也會生病嗎?」

raw-image



舉個例子來說明:

🩺賭博的例子

有個人非常愛賭博。有一次,他以五百元賭贏了一千萬,運氣好到他連睡覺都在笑。然而,隔天他的妻子去叫他起床時,發現他已經沒有氣息了。為什麼他會贏了一筆大錢又短命呢?因為財富源於布施,但短命則可能來自過去或現世的殺生等業報。因果並非單一原因造成,而是多因多緣的交織結果。(AI生成圖片,示意圖)

raw-image

因此,我們不能因某人學佛或行善卻遭遇不幸,就質疑因果不實,而是要正確認識「因」與「果」,避免「非因計因」,錯將一件事套用在另一個結果上。

🌟 善有樂報,惡有苦報

我們經常聽到的因果報應的說法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但就佛法來說,更精確的說法是:「善有樂報,惡有苦報。」


🩺給孤獨長者的故事

佛陀時代有位「給孤獨長者」,他樂善好施,經常幫助窮苦無依的人,並護持三寶。他與祇陀太子共同建造了「祗樹給孤獨園」,成為佛陀弘法的重要道場。

🪙 變窮依然布施

某年,給孤獨長者的商船遭遇海難,一夜之間失去所有財富。但是他並未因此生退轉心,而是依然每天修供養,即使沒錢,也以泥土供佛,後來因善業成熟,財富再次累積。

🩺 受病苦不退信

晚年,給孤獨長者生病,弟子問他是否因病苦對三寶失去信心。他回答:「不會。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與必然,我不會對佛法退心。」最終,他以正念走過病苦,往生至兜率天成為天子,並再度至人間面見佛陀。

🌄 對因果的正信,帶來不退轉的力量

由給孤獨長者的故事中能了解到,當他遇到貧窮、老病這些無常意外,他並沒有退轉對佛法的信心。為什麼他能生起不退轉的心?這來自於他對佛法及深信因果的力量,這也是每位學佛者應當學習的堅定信念。

raw-image



🌱記憶小幫手

  1. 種善因,得樂果;種惡因,受苦果。
  2. 因果無偏頗,善惡自承擔。
avatar-img
2會員
75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月光下的許願池 的其他內容
人生在世會遭遇什麼,有時是身不由己,但是如何「解讀」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雖然無法掌控人生的所有劇情,但是可以選擇如何詮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經歷。這是改變命運的方法,讓困難化為機會,讓障礙成為智慧的養分,學會掌握這項能力,將能讓自己在無常的人生中找到平靜的力量。
善心是人類美好的天性,但若忽略對方需求,可能讓好意變成壓力。文中以小故事和實際生活案例,揭示「好心辦壞事」的常見原因,並提出「三不原則」,幫助我們在助人時,真正提供對方需要的幫助。學會傾聽、尊重與理解,讓每一份善都能發揮最大價值!
Perplexity AI是一款功能強大,又使用簡單的AI搜索引擎,使用者能快速找到需要的資訊。此款AI很大的優勢是它能避免過時的信息,並允許使用者提出後續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在同一上下文中,獲得更多的解釋及說明。
介紹一款視頻總結的AI神器:BibiGPT 只要一個連結,就可以用AI進行內容總結。 提供文案、心智圖、帶時間戳記的文字檔、縮圖筆記 任何影片皆可使用:如YouTube、小紅書、抖音、播客等。
現代有一個新興的語詞「情緒租房」。 傳統孝道強調子女對父母的服從、奉養和無條件的接受。這個語詞出現後,由中可了解現代年輕人如何重新詮釋孝道的意義。 他們強調情感交流、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並認為孝道應該是一種雙向的、平衡的關係。
這幾年《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這本書在社群平台掀起熱潮,吸引了無數讀者一試究竟。我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開始嘗試,一做就是一年多,如今已經寫到第八輪了,與您分享我的感觸與心得。
0/5顯化法則 = 心想事成?!
人生在世會遭遇什麼,有時是身不由己,但是如何「解讀」是自己可以選擇的。雖然無法掌控人生的所有劇情,但是可以選擇如何詮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經歷。這是改變命運的方法,讓困難化為機會,讓障礙成為智慧的養分,學會掌握這項能力,將能讓自己在無常的人生中找到平靜的力量。
善心是人類美好的天性,但若忽略對方需求,可能讓好意變成壓力。文中以小故事和實際生活案例,揭示「好心辦壞事」的常見原因,並提出「三不原則」,幫助我們在助人時,真正提供對方需要的幫助。學會傾聽、尊重與理解,讓每一份善都能發揮最大價值!
Perplexity AI是一款功能強大,又使用簡單的AI搜索引擎,使用者能快速找到需要的資訊。此款AI很大的優勢是它能避免過時的信息,並允許使用者提出後續的問題,這些問題能在同一上下文中,獲得更多的解釋及說明。
介紹一款視頻總結的AI神器:BibiGPT 只要一個連結,就可以用AI進行內容總結。 提供文案、心智圖、帶時間戳記的文字檔、縮圖筆記 任何影片皆可使用:如YouTube、小紅書、抖音、播客等。
現代有一個新興的語詞「情緒租房」。 傳統孝道強調子女對父母的服從、奉養和無條件的接受。這個語詞出現後,由中可了解現代年輕人如何重新詮釋孝道的意義。 他們強調情感交流、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並認為孝道應該是一種雙向的、平衡的關係。
這幾年《3分鐘未來日記:寫下的願望真的都實現了!》這本書在社群平台掀起熱潮,吸引了無數讀者一試究竟。我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態開始嘗試,一做就是一年多,如今已經寫到第八輪了,與您分享我的感觸與心得。
0/5顯化法則 = 心想事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是經過對內由「仁」產生的「道」,以及對外由「目的地」產生的「路」,具體形成引導。 所以會形成凝聚,所有因為立場衝突、角色不同、環境迥異、方向對立,所形成的故事,都只是在說明世界上擁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各種「善」所帶來的良性循環,而不會陷入「你一旦不跟隨指引,就是惡。」的善惡二元論。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原文:不依過患,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無量苦。   釋義舉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可以幫助他人的事卻不願幫助他人,甚至有落井下石及毀謗他人的心態,此心態在來生必墮惡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有老人家過馬路,或是走路比較慢的人,都會說:走快一點好嗎。沒有
Thumbnail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善」是經過對內由「仁」產生的「道」,以及對外由「目的地」產生的「路」,具體形成引導。 所以會形成凝聚,所有因為立場衝突、角色不同、環境迥異、方向對立,所形成的故事,都只是在說明世界上擁有「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各種「善」所帶來的良性循環,而不會陷入「你一旦不跟隨指引,就是惡。」的善惡二元論。
Thumbnail
日前於社交媒體頻頻看到一段話,「只要你發現這個人心性不對,就不要跟他對話,一個字都不要說,放生即可,交給因果。因為,無論你的修為有多高,都會有你渡不了的人,這樣的人會拉低你的能量,讓你好久都緩不過來,人生各有渡口,各有各舟,渡人不如渡己,他渡不如自渡。」據說出自弘一法師。 乍見交給因果,我心頭一
Thumbnail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慈悲的 龍德上師曾經開示過:「什麼是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就是與我們有仇怨之對象。」佛家語講:「無緣不聚,無債不來。」例如:專門找你麻煩的同事,總是給你難堪的主管,這些人會跟你惡臉相向,那一定也是有前因後果。 在佛法的因果律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並非是突然的偶發事件。 人的一生中會歷經許多磨難和
Thumbnail
原文:不依過患,請為知識若不善依,於現世中,遭諸疾疫非人損惱,於未來世,當墮惡趣,無量苦。   釋義舉例: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可以幫助他人的事卻不願幫助他人,甚至有落井下石及毀謗他人的心態,此心態在來生必墮惡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看見有老人家過馬路,或是走路比較慢的人,都會說:走快一點好嗎。沒有
Thumbnail
印光大師及[ 太上老君 ]強調了做好人和明白因果報應的重要,以及給出了許多證例證明這些道理。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Thumbnail
就算排名世界首富的人,也會有愛情親情的煩惱,也會生病痛苦死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