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北港溪峽谷步道位於南投縣惠蓀林場附近,是為配合北港溪能高大圳每五年一次的疏浚工程而鋪設的臨時便道,僅限旱季枯水期通行。步道入口位於惠蓀林場山林巷13K處,經過鐵柵門後,初始為較陡峭的水泥路段,至青翠橋後則轉入沿溪而行的便道。
沿途奇岩怪石錯落,峭壁上天然紋理斑斕多彩,彷彿大自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壯麗景致令人屏息。其中最精華的「一線天」峽谷,狹窄幽深,峭壁高聳入雲,置身其中令人倍感自身的渺小與大地的宏偉。步道途中還可見多道飛瀑自岩壁間奔流而下,美不勝收。終點來到能高大圳工作站,九仙溪與北港溪在此交會,附近即是北港溪溫泉(惠蓀溫泉),設有天然小池,可讓旅人泡湯放鬆,享受大自然帶來的寧靜與療癒。

一線天峽谷

峽谷兩岸的彩壁

北港溪Off Road
2025年最夯的戶外行程
今年年假9天,本想利用除夕前3天來趟舊路上雪山,不料前幾日南部的地牛翻身讓我卻步,安全考量斷然取消行程(果然25日又發生餘震)。替代方案選擇枯水期限定的北港峽谷Off Road,行前除了天氣考量,還得考慮不能在高速公路耽誤太多時間,最後選定年假第2天出發,怎料出發前一晚在臉書看到有人提醍"26日上午大型拖板車要進去載挖土機,所有人車禁止進入,中午12點會用水泥塊封路,汽機車無法進入,徒步或騎單車可行"看完令人倒抽一口氣,趕緊想好對策與隊友討論後,決定如期出發,還好最後一切順利,天氣也很給力,大伙渡過一個精彩難忘的年前小旅行。
一早6點由板橋出發9點來到惠蓀農場

由篏仔店停車場缷下登山車開騎

山林巷13K岔路口已有人管制四輪機動車進入

由岔路左上爬升一小段至鐵柵門

由鐵柵門進入開始切下北港溪

邱董在下切溪邊的陡下路段掉鏈明璋老大協助排除(還好有專業教練隨行)


一連串之字陡下後來到青翠橋

離開青翠橋不久即來到北港溪畔
北港溪
北港溪發源於合歡山西北麓,流經瑞岩部落、惠蓀林場 , 在惠蓀林場後方與九仙溪匯集 ,自此取水至埔里名為‘’能高大圳" ,北港溪再往西流至烏溪,在國道六號草屯段利用伏流方式流至2025年年初完工的鳥嘴潭,剩下的水經過烏日改名為大肚溪,最後經過火力發電廠附近流入台灣海峽。

沿溪床便道騎行

此行唯一必須越溪的路段,力家老大果然是練家子,輕鬆過溪




長安大大首次Off Road就上手,輕鬆撩K


水深約到小腿肚,沒騎好就會落水,為了不要把鞋弄溼,還是脫鞋牽車過溪比較保險


色彩繽紛的岩壁,停下來拍張照

風景太美,就這樣騎騎停停,其實去程跟步行花的時間差不多。



部分路段會經過需要涉水而過的小水漥

壯觀的河谷風景
能高大圳
能高大圳是一條地底灌溉水道,源頭在北港溪上游的九仙溪,全長15530公尺,建造於民國 54 年2月,民國61年6月完工,耗時七年多,工程浩大。根據資料的記載,能高大圳建造的目的,主要是要引水來灌溉埔里大坪頂一帶的高海拔台地,其中穿越山脈的圳道,本來有一段是露天開鑿槽道,但921大地震後槽道損毀,全程就都改為開鑿在山脈裡頭,我們騎在北港溪峽谷中,騎過一片大石壁旁,回頭一望,可看見舊時槽道就開在半山腰上,隨後又穿進了山壁裡頭,這便是廢棄的引水槽道路段。

山壁上的能高大圳舊引水座槽(離地面約100公尺)

山壁上的能高大圳與峽谷裡的北港溪

明璋老大與力家老大,有二位老手陪騎,讓隊友心裡上起了安定作用。


神秘洞穴

突然發現力家老大居然穿夾腳拖騎乘
北港溪一線天峽谷
便道11.8公里處,進入峽谷最狹窄、最雄偉的路段,溪流加便道的寬度不到十公尺,但兩側巍然屹立的峭壁高達數百公尺,遮天蔽日,只留下一線的天光;兩岸巨石嶙峋,岩層紋理分明、清析可見;岩壁如刀削斧劈、奇岩如林。






準備進入一線天峽谷


在峽谷內抬頭看一線藍天


可以媲美太魯閣峽谷的雄偉峭壁





便道有無數個緩升坡,看起來還好,但實際騎起來還是挺費力的



步道上最大瀑布





在山壁上的北港溪溫泉,地方不太,派邱董及小妹下去體驗就好

攔沙壩

終點能高工作站


在能高工作站遠眺北港溪溪谷

北港溪疏浚工程



水往低處流,回程就是一路往下


沿溪谷返航,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清撤的溪流,不輸給砂卡礑步道


這樣美麗的溪谷,真的是一生一定要來一次

一路都有這樣的彩壁





像鯊魚頭的巨石


不同方向的一線天




再次越溪後,推車上惠蓀林場結束行程

回到登山口拉拉筋,舒緩一下(雖說是溪床便道,但起伏坡度不小,來回並不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