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在低頭刷手機
一段時間後,
「枕骨下兩側」、「胸椎第一節」
這兩個部位的緊繃與不適感最為明顯。
(見下圖表示)
—————
雙手手掌包覆【脖子皮膚與筋膜】,
向上提拉 整個皮膚
+
後腦勺向上延伸,
像在量身高一般。
這樣可以為
內部組織創造 「更大的活動空間」
____
左右調整頭部。
將頭擺至
『會產生拉伸感,且感到不適的位置。』
例如,若頭向左傾斜,右側脖子會緊繃,
停在這個位置即可。
__
我選擇下顎關節,帶動枕骨下頸椎。
打開、闔上下顎。反覆活動。
活動幅度越大越好。
不僅可以上下活動,還能左右移動。
此步驟旨在通過下顎骨的活動,
緩解枕骨下頸椎處,肌肉的緊繃感。
—————
—————
該部位在低頭或仰頭時,容易產生不適感。
可低頭、仰頭+旋轉,
找到緊繃、不適的位置。
__
您同樣將頸部
調整至感到不適的位置。
到最不適的位置,
回來一點點,
約停在80%緊繃處。
__
我選擇同側的手帶動。
用處於跟不適處、同一側的手,進行抬手動作。
手順著前後方向,往上往後擺,動作漸漸變大。
如此反復。
請務必保持脖子在緊繃位置,【借助手部動作帶動緊繃部位】
————
————
若你有時間,想獲得更深度的舒緩,
可讓身體拉伸得更緊繃一些。借助手部動作帶動緊繃部位。
手部除了原本的前後、可加上左右擺動,
或是旋轉。
你會發覺你的緊繃感下降至少一半。
———
———
• 提拉筋膜,為內部組織創造更大的活動空間。
• 將身體帶至緊繃、不適的位置
(完全緊繃,回調至約 80%緊繃的程度)
• 利用鄰近的關節,帶動不適處進行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