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會需要夥伴嗎?有夥伴會更容易成功嗎?

林芯瑩-avatar-img
發佈於陪伴成癮家人不孤毒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毒癮者來說,吸毒的日子是孤獨而無助的,無法對抗毒癮的他,不斷對自己和家人許下無法實現的承諾(答應會戒毒),久而久之對自己也失去信心,覺得人生沒有希望。


這時毒癮者會從團體中退縮,離開職場、關在房間、拒絕社交,開始和毒品相伴,他也會相信自己只能這樣生活下去了,並且不願意面對生活做出改變。

 

這時候毒癮者最需要的,其實是幫助他往正確道路走去的夥伴,最初的夥伴會是家人,不願放棄的家人找尋各種辦法想幫助毒癮者,在找到那可拿戒毒機構後,毒癮者就會遇到戒毒之路的第二個夥伴。

 

在雲林戒毒中心會將學員兩兩配對,彼此互相幫助完成每個課程步驟。在這過程中,除了學員自己從課程中得到收穫,幫助別人也會讓他自己獲益良多,一個人人喊打的吸毒者被貼滿負面標籤,當他發現自己也能為別人帶來希望,他就能把標籤一張張撕下,獲得自信。

 

完成課程的馬哥說:「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直面自己內心最黑暗的部分,更了解自己了。我想起自己以前是很樂於助人的,但是不小心幫了倒忙,從此就退縮不願意再幫助別人,久而久之養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

 

馬哥用安非他命期間,無法直視任何人,心中隨時充滿罪惡感,眼神永遠都在逃避。但是上完課程的馬哥就像換了一個人,自信的臉龐散發不同的光彩,他說:有夥伴一起戒毒,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個人……我學會打開內心,接納自己和別人,這讓我收穫良多!

 

戒毒中心秘書長,陳勝吉表示,那可拿的課程各方面安排,都是在培養毒癮者擁有面對生活的基本能力。包含夥伴、課程、互相幫助的部分,皆有很大的幫助,畢竟學員畢業後仍是要回歸團體生活,與人合作、溝通都是很重要的,不只是把毒癮去除那麼簡單。

 

陳勝吉說,這也是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與其他戒毒所不同之處,若想了解更多,歡迎預約參觀:05-6625500 / 0921-506599。

 

請放心,您的來電內容將全程保密。

我們是一個全程住宿式的毒品藥物和酒精戒除重建計畫,能有效地協助成癮者身心癮的問題。 由舍監與職員24小時輪班管理,完全阻絕毒品與酒精。並為每位學員量身打造排汗計畫,配合飲食、運動與桑拿,協助身體恢復健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毒癮者的家屬,看著一個好端端的人,碰了毒之後性格大變,偷拐搶騙樣樣來,脾氣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家屬都會想知道:吸毒的人壞成這樣,是不是沒救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接獲張媽媽來電時,她壓低聲音,深怕被兒子聽見。
曾有母親打電話至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求助,哭著說:「不管我怎麼努力管教,他都在吸毒,我痛苦到想死,但想到其他家人要處理這個負擔,我真的做不到。」天下父母心,家有毒癮者的爸媽,想盡辦法要幫孩子戒毒。但是處理毒癮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家長的好心好意也常被孩子充滿敵意的拒絕,讓父母心碎。
為什麼成癮者就算很痛苦,還是會不斷的吸毒或酗酒呢?家有毒酒癮者的家屬,一定很熟悉這樣的畫面,成癮的家人哭著道歉、懺悔,說自己真的很想戒毒,過幾天又被你抓到他再犯!
發現孩子脾氣變得暴躁、開始晚出早歸,錢花得特別凶!房間常有奇怪的臭味、化學味,開始會鎖門,講電話時遮遮掩掩,家人多半會開始懷疑,孩子這是怎麼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撰寫過許多文章教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吸毒。
許多人對毒癮者的印象,是自私、暴力、沒用、不可理喻、愛說謊等等,尤其是朝夕相處的家人,需要幫忙收拾各種爛攤子,基本上吸毒到後期,毒癮者本人與周遭的關係會變得四分五裂,父母朋友不再信任自己、對自己冷眼以待,學校生活、工作也受到影響,不得不從群體中退出。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秘書長,陳勝吉本身是戒毒過來人,30年前吸食海洛因和安非他命,家人好說歹說都沒用,老父親更是曾以死相逼!最後仍是親情的聲聲呼喚,讓陳勝吉進入那可拿戒毒中心,成功戒除毒癮至今已17年。
毒癮者的家屬,看著一個好端端的人,碰了毒之後性格大變,偷拐搶騙樣樣來,脾氣暴躁甚至有暴力傾向。家屬都會想知道:吸毒的人壞成這樣,是不是沒救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接獲張媽媽來電時,她壓低聲音,深怕被兒子聽見。
曾有母親打電話至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求助,哭著說:「不管我怎麼努力管教,他都在吸毒,我痛苦到想死,但想到其他家人要處理這個負擔,我真的做不到。」天下父母心,家有毒癮者的爸媽,想盡辦法要幫孩子戒毒。但是處理毒癮者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家長的好心好意也常被孩子充滿敵意的拒絕,讓父母心碎。
為什麼成癮者就算很痛苦,還是會不斷的吸毒或酗酒呢?家有毒酒癮者的家屬,一定很熟悉這樣的畫面,成癮的家人哭著道歉、懺悔,說自己真的很想戒毒,過幾天又被你抓到他再犯!
發現孩子脾氣變得暴躁、開始晚出早歸,錢花得特別凶!房間常有奇怪的臭味、化學味,開始會鎖門,講電話時遮遮掩掩,家人多半會開始懷疑,孩子這是怎麼了?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撰寫過許多文章教家長,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吸毒。
許多人對毒癮者的印象,是自私、暴力、沒用、不可理喻、愛說謊等等,尤其是朝夕相處的家人,需要幫忙收拾各種爛攤子,基本上吸毒到後期,毒癮者本人與周遭的關係會變得四分五裂,父母朋友不再信任自己、對自己冷眼以待,學校生活、工作也受到影響,不得不從群體中退出。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的秘書長,陳勝吉本身是戒毒過來人,30年前吸食海洛因和安非他命,家人好說歹說都沒用,老父親更是曾以死相逼!最後仍是親情的聲聲呼喚,讓陳勝吉進入那可拿戒毒中心,成功戒除毒癮至今已17年。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昨天和兩個網友碰面,一個約吃午餐,一個約操場散步,因為想要有人陪,所以我找人陪我,可是我發現這樣做只會更孤單,我好像是因為失去父親的陪伴,所以一直在網友中找尋可以發展成另一半的對象,我想要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關係,可是我好像用錯方法了。
我總是在想 若與團體不相容 該試著融入還是做自己……
你並不需要成為受害者,也毋須孤立自己, 你只需要真實而完整地表達自己, 在施與受之間找到適合的平衡點, 你就能夠在關係裡建立新的互動模式, 一種新的平衡、新的和諧。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我開啟這一系列的書寫,因為我想要很忠實的、透明記錄下心情的轉換,我答應對自己誠實,也答應自己,重拾荒廢已久的書寫,無論有沒有公共性,都可能是某種療癒之道。 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有一種很孤單的感覺。我想,若我願意寫出來我的經歷,也許哪天有個遇到相似經驗的人,也會從中得到安慰,知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Thumbnail
孤單寂寞不是病,沒有藥醫。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粉絲或財富名氣,儘管你有再絞好的面容,有多少愛慕者,你還是無法逃離孤單寂寞的折磨。 如果那麼多的財富名氣和皮相,家人朋友和愛慕者,都無法讓你免於孤單寂寞的苦,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從這孤單寂寞的牢籠中解脫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覺醒,認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我想要交朋友,但沒辦法接受常常跟朋友聚會,這樣行得通嗎? 」帶著困惑問身邊較年長的研究所同學。忘記當年同學回答的內容,印象中聽完他的想法,還是難有結論。不想放棄在交友和保有自我間的平衡,這些年我持續探索友誼的各種可能,在失敗中,越來越看清楚內向者交友之路。
Thumbnail
昨天和兩個網友碰面,一個約吃午餐,一個約操場散步,因為想要有人陪,所以我找人陪我,可是我發現這樣做只會更孤單,我好像是因為失去父親的陪伴,所以一直在網友中找尋可以發展成另一半的對象,我想要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的關係,可是我好像用錯方法了。
我總是在想 若與團體不相容 該試著融入還是做自己……
你並不需要成為受害者,也毋須孤立自己, 你只需要真實而完整地表達自己, 在施與受之間找到適合的平衡點, 你就能夠在關係裡建立新的互動模式, 一種新的平衡、新的和諧。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Thumbnail
我開啟這一系列的書寫,因為我想要很忠實的、透明記錄下心情的轉換,我答應對自己誠實,也答應自己,重拾荒廢已久的書寫,無論有沒有公共性,都可能是某種療癒之道。 在這個過程中,我經常有一種很孤單的感覺。我想,若我願意寫出來我的經歷,也許哪天有個遇到相似經驗的人,也會從中得到安慰,知道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Thumbnail
孤單寂寞不是病,沒有藥醫。 不管你有多少朋友,多少粉絲或財富名氣,儘管你有再絞好的面容,有多少愛慕者,你還是無法逃離孤單寂寞的折磨。 如果那麼多的財富名氣和皮相,家人朋友和愛慕者,都無法讓你免於孤單寂寞的苦,那麼,你該如何做,才能從這孤單寂寞的牢籠中解脫呢? 答案很簡單,就是讓自己覺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