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談談:什麼是 SDG 6?
當我們打開水龍頭、輕鬆取用乾淨的飲用水時,或許很少有人會意識到,這份便利在全球許多地區並非理所當然。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第六項目標——「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及衛生設施,並進行永續管理」,正是希望改變這樣的不平等現象。
SDG 6 不僅僅關乎水資源的可得性,更強調水質的安全、衛生設施的普及,以及水資源的永續管理。這些看似簡單的目標,其實對於全球數十億人的健康、生活品質,甚至經濟發展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全球仍有超過20億人無法獲得安全的飲用水,超過40億人缺乏基本的衛生設施。根據聯合國的數據,缺乏乾淨水源和適當衛生設施每年導致超過80萬名兒童因可預防的疾病死亡,這些數字提醒我們,水資源問題不僅是一個環境議題,更是人道和社會正義的挑戰。
資料來源 :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r3271
在台灣,我們或許很少會擔心水源短缺,然而,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乾旱現象日益嚴重,水資源管理的挑戰逐漸浮現。尤其是南部地區,時常面臨缺水問題,提醒我們即便是在看似水資源充足的地區,永續管理仍是不可忽視的議題。
另一方面,台灣在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方面也有顯著進展。例如台中和台南的再生水廠,透過科技提升廢水回收再利用率,不僅減少了對自然水源的依賴,也成為工業用水的重要來源。
提到水資源管理,讓我想到以色列。以色列位處乾旱地帶,卻成功透過創新的技術和政策實現水資源的永續管理,在整個國家中約80%的污水經過處理後被再利用,成為農業灌溉的主要來源。此外,他們的滴灌技術不僅有效節水,還提升了農作物產量,成為全球水資源管理的典範。
企業如何貢獻? 企業在水資源管理上扮演著關鍵角色。無論是製造業減少廢水排放、科技業投資再生水設施,或是農業提升灌溉效率,這些都是實現SDG 6的重要行動。
例如,台積電(TSMC)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水資源,但同時也投入巨資改善水循環系統,在2012年度已經達到85%的水回收率,展現出企業在永續發展上的承諾。但台積電ESG報告中持續揭露用水狀態中,雖然2023年晶圓單位產品用水量相對基準年(2010年)上升 25.2%,未達年度目標,但依然持續進型水資源利用的投入,像是JASM 涵養水工程,復育地下水 200 萬立方公尺,具體持續地投入,讓所有投資人也張大眼睛持續關心台積電發揮的社會影響力。
個人可以怎麼做? 其實每個人都能從日常生活中為水資源永續盡一份力。簡單如減少沖洗次數、修復漏水的水龍頭、使用節水設備,甚至支持使用再生水的產品,都是具體的行動。在家庭中,提醒孩子隨時關上水龍頭,就是一項最好的家庭SDG6活動了!
在非洲的肯亞,長期缺乏乾淨的飲用水。許多居民必須步行數公里到河邊取水,而這些水源常常受到污染,導致村裡的孩子經常生病。然而,聰明的科伊吉,一家民間企業「大氣製水機」負責人,她研發透過收集空氣中的水蒸氣,轉化為可飲用的水源。這項技術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新的解渴之道,改善了他們的生活品質。。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乾淨的水不只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通往教育、健康和經濟發展的關鍵。
SDG 6 強調的不僅是提供水和衛生設施,更是呼籲我們所有人一起參與水資源的永續管理。從政府、企業到個人,每一個行動都能為全球的水資源問題帶來改變。畢竟,每一滴水,都是生命的延續。
下次,我們來討論SDG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