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行了兩日,忽聽山後喊殺聲震天,三人縱馬奔上高岡一望,見董卓的漢軍敗退如潮,漫山遍野盡是黃巾軍旗幟,上書「天公將軍」四字,正是張角親自率軍。劉備見狀,目光一厲:「是張角!咱們衝上去!」於是三人拍馬衝下陡坡,張飛風一般衝在最前,長矛疾刺,關羽隨後,一刀揮出冷光逼人,劉備壓陣指揮,三人突如猛虎下山,竟將張角軍攻勢打亂,對方措手不及,只能棄甲敗走,等逃出數十里外才停下。董卓因此得救,卻因三人乃「白身」,對他們頗為輕慢。三人退至營外,張飛怒火中燒,咬牙道:「咱們冒死相救,他卻不把我們當回事!我一刀宰了他,看他還敢小覷誰!」言語中殺機畢露,劉備和關羽面露難色,誠恐事情一發不可收拾。
董卓,字仲顈,出身隴西臨洮,官拜河東太守,向來行事飛揚跋扈。先前,他能在戰場上保住性命,多虧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奮不顧身,衝破黃巾軍重圍。誰知董卓不知感恩,對三兄弟竟頗為輕慢。
當日,張飛因董卓的冷漠態度怒火中燒,提著丈八蛇矛就要衝進帳中尋仇。他目光兇狠,臉上怒意幾乎要燃燒般爆發,咬牙道:「咱們冒死相救,他卻如此輕視?我一刀宰了他,看他還敢不敢小覷咱們!」矛尖閃著寒光,四周彷彿籠罩一層殺氣。劉備看張飛已到暴怒邊緣,心想此事若鬧大,後果不堪設想,便與關羽攔住他,急聲勸道:「董卓再怎樣,也是朝廷命官,不可胡亂下手。」關羽雖然神色冷峻,也知真若殺了董卓,定會惹來禍端,忙道:「三弟,你且先冷靜。」
張飛仍滿心不甘,一字一頓吼道:「殺不得,那咱們就得受他擺佈?我咽不下這口氣!若你們要留在此地忍氣吞聲,我張飛可另投明主!」說罷,他重重一跺腳,擺出說走就走的模樣。劉備立刻抓住他肩膀,低聲道:「三弟,我們結義時曾發誓同生共死,豈能分開?此處留不住,我們乾脆一起尋個能賞識咱們的地方,免得受人侮辱。」聽了這話,張飛才勉強壓住怒氣,悶聲說:「也罷,就聽大哥的。」
那一夜,三兄弟帶著部下默然撤離董卓營地,馬蹄聲在月夜下顯得格外急促。微弱星光中,張飛依舊怒容不減;劉備與關羽並馬前行,目中盡是對董卓的失望。經過數日跋涉,他們投奔了朱雋。朱雋對三兄弟的武勇早有耳聞,見他們投效,自然歡喜收留,立即將劉備等人編入麾下,率軍征討張寶。
此時,曹操正隨皇甫嵩在曲陽對戰張梁,朱雋則直撲張寶。張寶自恃手下有八九萬兵馬,駐紮在連綿群山後。朱雋令劉備為先鋒,率眾迎敵。戰鼓剛響,張寶副將高昇躍馬衝出,聲稱要取劉備首級。劉備神情鎮定,命張飛出陣。張飛如箭離弦,蛇矛閃閃,與高昇纏鬥數合便一矛將他刺落馬下,血染戰場。黃巾軍的陣勢頓時大亂。
不料張寶在馬上披散髮辮、猛然揚劍,施展怪異妖法。剎那間,烏雲翻湧,風雷交加,天色黯如黃昏,宛若漆黑雷雲籠罩全場。劉備見軍中陣腳漸亂,只好先撤回。朱雋與三兄弟商議:「張寶仗著妖法,我們可用豬羊狗血與穢物破之!」眾人拍手稱是,連夜準備血盆和糞桶,由關羽、張飛各率千人埋伏高地。
次日對陣,張寶驕傲難遏,風雷再次大作。劉備假裝不敵,策馬退至山頭,引得張寶軍追擊。待敵軍衝近,埋伏的關羽、張飛齊放號砲,將血水與穢物一股腦潑下。空中原本翻飛的紙人草馬紛紛墜地,風雷聲頓止。張寶驚愕不已,下令撤軍。關、張從左右夾擊,劉備和朱雋在後追殺,張寶大敗,只得帶傷退守陽城。朱雋隨即重兵圍困。恰在此時,朝廷傳來捷報:皇甫嵩已斬張梁,並挖張角棺木戮屍示眾,黃巾餘眾四散投降。朱雋士氣大振,猛攻陽城。城中賊將嚴政見勢不可為,反殺張寶投降,朱雋於是上表告捷,數郡一併平定。
沒過多久,黃巾餘黨趙弘、韓忠、孫仲又聚集數萬之眾,揚言替張角復仇。朝廷再度下詔,命朱雋前去剿除。這些賊軍盤踞在宛城,先由韓忠率軍出城迎敵。朱雋命劉備、關羽、張飛分兵攻城西南角,韓忠集中精銳守在此處;朱雋卻暗中繞到城東北,一鼓作氣奪下城頭。叛軍見城門告急,急忙回防,反被劉備、關羽、張飛從背後殺得暈頭轉向,狼狽逃入城內。朱雋令四面圍城,斷其糧道。韓忠山窮水盡,只得乞降,卻遭朱雋斷然拒絕。
劉備擔心城中人數眾多,若被逼入絕境,勢必同心死戰,後果不堪設想,遂向朱雋獻策:「我們可撤去東南兩面,只佯攻西北。賊兵見有退路,定會棄城而逃,屆時追擊即可。」朱雋當即採納。韓忠果真率軍棄城而走,結果在逃亡路上被伏兵亂箭射殺,殘黨潰不成軍。正欲趁勝追擊時,趙弘、孫仲大軍又殺回宛城,朱雋暫退十里。就在此刻,一支人馬自東方疾馳而至,為首者廣額闊面、虎體熊腰,正是吳郡富春的孫堅,字文臺,傳說是兵聖孫武後代。十七歲時就於錢塘海岸殺賊揚名,後又屢立戰功,今率淮泗精兵千餘前來增援。
朱雋大喜,立刻布署:孫堅攻南門,劉備攻北門,自率主力攻西門,故意留東門給賊兵逃跑。孫堅首登城垣,一口氣斬殺二十餘賊兵,迫使趙弘縱馬揮槊迎擊。豈料孫堅臂力驚人,竟奪槊反殺趙弘,還騎著他的馬來回沖陣。孫仲帶兵想由北門突圍,卻被劉備一箭射下馬,士氣全無。朱雋大軍隨後湧入,斬首無數,降者不計其數。南陽一路十餘郡皆告平定。朱雋班師回朝,朝廷封他為車騎對軍、河南尹,並因功奏請表揚孫堅、劉備等。孫堅憑私人關係調任他郡司馬,劉備卻久久未得官職,心中頗為鬱悶。
某日,三兄弟上街閒逛,碰巧在酒肆前遇到郎中張鈞的車馬。劉備上前傾訴自己的戰功和困境。張鈞乃忠義之士,驚聞三兄弟功勞卓著卻被冷落,當即入宮面見皇帝,上疏陳明:黃巾之亂根由是十常侍賣官鬻爵、任人唯親,以致天下大亂,應該立斬以謝天下。十常侍豈肯坐以待斃?反誣張鈞欺君,皇帝不察,竟趕走張鈞。十常侍又擔心戰功之人難以壓制,乾脆先賜個小官聊作安撫,日後再慢慢對付。於是劉備被委任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限期赴任。他遣散原先部隊,只帶二十多個親隨與關、張同行。到任後仍保持平易近人,每日與關、張同桌共食,同寢而眠,毫無官威。當地百姓大受感化,民風為之淳厚。
又過四月,朝廷忽下詔要重新審核憑軍功上任的縣令、縣尉。劉備知道自己多半要被裁。果然,朝廷派來的督郵在驛館中一副倨傲模樣,先責問劉備「冒充皇親、虛報功績」,然後揚言要辦他。縣吏提醒劉備:「想保住官職,還得行賄。」劉備苦笑:「我安民愛民,何曾搜刮財物?」隔日,督郵強逼縣吏誣告劉備。張飛偶然路過驛館,發現老人們跪地痛哭,才得知劉備陷入危機。他一怒之下衝入後堂,一把將督郵拽到縣前馬樁,用柳條抽得血跡斑斑。
劉備聞訊趕到,見督郵皮開肉綻,連聲叫饒,心中不忍酿出大禍,連忙喝止張飛。關羽也勸道:「兄長勞苦功高,卻受此羞辱,何苦留在這枳棘叢裡?不如殺了這惡吏,棄官回鄉,另謀遠大。」劉備最終不忍枉殺,只把縣尉印綬掛在督郵脖子上,厲聲道:「你害民該死,然我不願違朝廷之法。此官我不做了,你要拿去便拿去!」說罷帶著關、張大步離去。
督郵滿身鞭痕地回定州告狀,太守立刻向省府申文,派人通緝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只得輾轉投奔代州劉恢。劉恢看在劉備是漢室宗親,暗中庇護未作聲報。自此,三兄弟處境愈發坎坷,行蹤亦暫時成謎——他們在未來風雲詭譎的亂世中,還將掀起怎樣的波瀾,一切尚待後文分曉。
文:ChatGPT-o1-pro
圖:Leonardo Lighting Anime General / ChatGPT-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