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喜歡繪者莫妮卡的作品,當然不能錯過繪本《獵幸福的女巫》,況且書名及封面圖像就非常吸引人,半張不甚美麗的臉應該是女巫吧,用了「獵」這個字,更讓人感受到女巫的侵略性,問題是抽象的「幸福」如何獵取?獵取了別人的幸福自己就能感到幸福嗎?
故事說著在森林深處的一角,住著一位悶悶不樂的壞心女巫,她的存在,令所有動物避之不及,第一頁的圖像即以大小懸殊的比例畫出森林和小木屋,似乎也預告著再怎麼凶狠壞心的女巫也是脆弱渺小的。令人最害怕的是,女巫可以從遠處就聞到幸福的味道,一旦被她聞到,她便立刻用尖銳的指甲勾住幸福,牢牢纏上她的頭髮!好特別的寫作角度,一般多以視覺具體描繪出所謂幸福的景象,作者卻藉由氣味的特性,以嗅覺方式來保存幸福的輪廓,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忘記代表幸福的那個味道。
隨著書中每頁插圖,引領我們在充滿悲傷與恐懼的森林中,一步步看見光亮,即使過程中有那麼多的不安及算計,但總會有良善的一方,願意釋出善意、願意陪伴、願意等待……我們內心的恐懼害怕多來自於自我的想像之中,是我們把自己弄複雜了,總以自己是被害者的角度看待他人與這個世界,女巫及森林裡的動物皆如此,大家只好佯裝強大或是反過來成為迫害者。
我特別喜歡女巫梳理糾結骯髒頭髮的圖像,尤其是那把梳子,「仔仔細細、慢條斯理地梳開所有糾結。」糾結骯髒的頭髮是因為她一直在獵幸福,「等到幸福消逝後,她又再度陷入悲傷,沉浸在黑暗想法之中。」就繼續再獵取了別人的幸福,想好好整理自己的原因是她收到了一封邀請函,這一段的文字描寫充分表現出女巫內心的不安及渴望,真的要說繪本最棒之處便在於既能以文字描寫又能以圖像展現。
故事的轉折便從參加派對之後了,「這天夜晚結束時,大家已經不覺得女巫是壞人了。」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嗎?作者最後寫下耐人尋味的一句話「但即便如此,究竟真相是什麼,誰也說不準。」哇,這真的是當頭棒喝,因為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角度出發,都認為自己的言行是正確的,然後便開始一連串的爭執,然而如果有人願意釋出一點善意,換位思考一下,或許就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過程,這真的不是誰是誰非的問題了,然而我們總是健忘的,一直在這深淵中打轉。
在追尋幸福的道路上,是不是可以放更多的心力向內追尋探求呢?每個人都想獲得幸福,但靠搶奪別人的快樂是沒辦法獲得真正的幸福,對我而言幸福的感受該是每個當下的平靜與舒適,如果有餘力,我想要伸出援手帶給身邊的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