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何蝙蝠身上那麼多病毒卻都不生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感謝Joel Sartore提供)

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感謝Joel Sartore提供)


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獨特的一類,不僅是分類之下唯一能夠持續飛行的類群,還發展出回聲定位能力尋找方向。牠們長期被視為多種人畜共通病毒的宿主,不管是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還是各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都與蝙蝠有關。特別的是,這些病毒在蝙蝠體內往往不會引起蝙蝠明顯的病理反應,反而能夠持續複製與演化,最終產生能感染其他物種的病毒後代。蝙蝠可說是病毒的天然溫床。除此之外,研究亦顯示蝙蝠罹患癌症的機率遠低於人類,意味著蝙蝠有某種對抗這些疾病的機制,引發人不少好奇心。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演化之聲 The Sound of Evolution的沙龍
225會員
357內容數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2025/03/03
社會性昆蟲如螞蟻、白蟻、蜂類,所建造的巢穴往往提供安穩的棲息環境與食物資源的屯積。如此穩定良好的環境很容易吸引許多其他物種的不速之客趁虛而入,躲在巢穴內部某個角落吃飽睡好。不同的外來者有著不同進入巢穴的方式,可能是寄居(inquiline)、互利共生、寄生,甚至直接闖入獵食。如果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
Thumbnail
2025/03/03
社會性昆蟲如螞蟻、白蟻、蜂類,所建造的巢穴往往提供安穩的棲息環境與食物資源的屯積。如此穩定良好的環境很容易吸引許多其他物種的不速之客趁虛而入,躲在巢穴內部某個角落吃飽睡好。不同的外來者有著不同進入巢穴的方式,可能是寄居(inquiline)、互利共生、寄生,甚至直接闖入獵食。如果是神不知鬼不覺地進來
Thumbnail
2025/01/29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主要分為兩座主島,分別是南島和北島,這兩座島嶼由於與其他陸地已經有5200萬年沒有接壤,所以在紐西蘭上有著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 其中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在紐西蘭上的大型脊椎動物幾乎都是由鳥類組成。除去人類與其引入的外來種,紐西蘭上的原生哺乳類就僅有短尾蝠科這一群獨特的蝙蝠存在,因此在紐
Thumbnail
2025/01/29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主要分為兩座主島,分別是南島和北島,這兩座島嶼由於與其他陸地已經有5200萬年沒有接壤,所以在紐西蘭上有著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 其中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在紐西蘭上的大型脊椎動物幾乎都是由鳥類組成。除去人類與其引入的外來種,紐西蘭上的原生哺乳類就僅有短尾蝠科這一群獨特的蝙蝠存在,因此在紐
Thumbnail
2024/12/30
在生物學中根據物種繁殖的次數可分為單次繁殖(semelparity)與多次繁殖(iteroparity)兩種繁衍策略。單次繁殖指物種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繁殖則代表物種一生中可以交配許多次。從小我們就認識到鮭魚洄游至出生河流進行繁衍產卵後便會死亡,這種一次性交配後個體馬上死亡的現象也許常被大家認為是較
Thumbnail
2024/12/30
在生物學中根據物種繁殖的次數可分為單次繁殖(semelparity)與多次繁殖(iteroparity)兩種繁衍策略。單次繁殖指物種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繁殖則代表物種一生中可以交配許多次。從小我們就認識到鮭魚洄游至出生河流進行繁衍產卵後便會死亡,這種一次性交配後個體馬上死亡的現象也許常被大家認為是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獨特的一類,不僅是分類之下唯一能夠持續飛行的類群,還發展出回聲定位能力尋找方向。牠們長期被視為多種人畜共通病毒的宿主,不管是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還是各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
Thumbnail
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獨特的一類,不僅是分類之下唯一能夠持續飛行的類群,還發展出回聲定位能力尋找方向。牠們長期被視為多種人畜共通病毒的宿主,不管是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還是各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最近這十年來,對於人類來說,「冠狀病毒」可以說是在傳染病學上寫下了一頁又一頁的可貴記錄。 《冠狀病毒的發現》 冠狀病毒早在1920年代就被發現,當時是在被傳染急性支氣管炎的雞隻中發現的,當時被感染的小雞約有40-90%的高死亡率,也就是民間常說的雞瘟之一。1940年代晚期,發現在老鼠身上發現也有一
Thumbnail
什麽叫『疫苗逃脫』(vaccine escape) ?  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脫」 有可能嗎?我們先看一下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突變,是COVID19 病毒🦠日常生活 。COVID19 病毒🦠有那麽多的
Thumbnail
什麽叫『疫苗逃脫』(vaccine escape) ?  當病毒變異到能避開疫苗的全部作用,並繼續傳染人時,就是「疫苗逃脫」 有可能嗎?我們先看一下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COVID19 病毒🦠的突變歷史 突變,是COVID19 病毒🦠日常生活 。COVID19 病毒🦠有那麽多的
Thumbnail
毒控制腸道細菌數量,也控管細菌種類。所以病毒功能在於調節。通常不會引起疾病。但當它們跳躍到另個物種,該物種沒有能力去適當調節這種病毒。現今世上出現新病毒,也就是冠狀病毒。
Thumbnail
毒控制腸道細菌數量,也控管細菌種類。所以病毒功能在於調節。通常不會引起疾病。但當它們跳躍到另個物種,該物種沒有能力去適當調節這種病毒。現今世上出現新病毒,也就是冠狀病毒。
Thumbnail
佔哺乳類的種類將近20%:蝙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蹤跡遍佈全世界。
Thumbnail
佔哺乳類的種類將近20%:蝙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蹤跡遍佈全世界。
Thumbnail
 因為病毒的構造太簡單了,所以一旦它們進入到我們人體,侵入細胞再進入細胞核,開始複製繁殖它自己,這一條路上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殺它,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抗病毒藥,頂多也只是抑制它複製的速度,沒有辦法殺死,真正要讓病毒失去活性的,只有透過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雖然人會感染的致病原不只是病毒,還包括了細菌、真菌
Thumbnail
 因為病毒的構造太簡單了,所以一旦它們進入到我們人體,侵入細胞再進入細胞核,開始複製繁殖它自己,這一條路上是沒有藥物可以阻殺它,現在市面上所謂的抗病毒藥,頂多也只是抑制它複製的速度,沒有辦法殺死,真正要讓病毒失去活性的,只有透過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 雖然人會感染的致病原不只是病毒,還包括了細菌、真菌
Thumbnail
網上傳言武漢肺炎是由帶菌的蝙蝠傳染至人類。中國人喜歡吃野味,加上專家都初步相信是經由動物傳播,令大眾都普遍接受武漢肺炎是因為吃蝙蝠這個說法。但是事情的真相卻不是那麼簡單。
Thumbnail
網上傳言武漢肺炎是由帶菌的蝙蝠傳染至人類。中國人喜歡吃野味,加上專家都初步相信是經由動物傳播,令大眾都普遍接受武漢肺炎是因為吃蝙蝠這個說法。但是事情的真相卻不是那麼簡單。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