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為何蝙蝠身上那麼多病毒卻都不生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感謝Joel Sartore提供)

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感謝Joel Sartore提供)


蝙蝠作為哺乳動物中獨特的一類,不僅是分類之下唯一能夠持續飛行的類群,還發展出回聲定位能力尋找方向。牠們長期被視為多種人畜共通病毒的宿主,不管是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立百病毒(Nipah Virus)還是各種冠狀病毒(Coronaviruses)都與蝙蝠有關。特別的是,這些病毒在蝙蝠體內往往不會引起蝙蝠明顯的病理反應,反而能夠持續複製與演化,最終產生能感染其他物種的病毒後代。蝙蝠可說是病毒的天然溫床。除此之外,研究亦顯示蝙蝠罹患癌症的機率遠低於人類,意味著蝙蝠有某種對抗這些疾病的機制,引發人不少好奇心。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7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生物學-綜合(付費)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對古生物了解多少呢?在進入這個領域之前這裡提供古生物學的基本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主要分為兩座主島,分別是南島和北島,這兩座島嶼由於與其他陸地已經有5200萬年沒有接壤,所以在紐西蘭上有著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 其中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在紐西蘭上的大型脊椎動物幾乎都是由鳥類組成。除去人類與其引入的外來種,紐西蘭上的原生哺乳類就僅有短尾蝠科這一群獨特的蝙蝠存在,因此在紐
在生物學中根據物種繁殖的次數可分為單次繁殖(semelparity)與多次繁殖(iteroparity)兩種繁衍策略。單次繁殖指物種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繁殖則代表物種一生中可以交配許多次。從小我們就認識到鮭魚洄游至出生河流進行繁衍產卵後便會死亡,這種一次性交配後個體馬上死亡的現象也許常被大家認為是較
老化是一個複雜的生物變化,涉及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最常談及的老化機制是體細胞的DNA每複製一次,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結構)就會縮短一次,最終因端粒過短而停止細胞分裂,使細胞走向老化階段。此外DNA的損傷、氧化壓力增加、慢性發炎等現象同樣在老化中扮演著重要的因素。我們今天要提及的老化因素之一是氧化壓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複雜且精妙的交互關係數不勝數,而寄生蜂與多去氧核糖核酸病毒(polydnavirus,後面簡稱PDV病毒)之間的共生關係便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例子。PDV病毒是一類專門感染昆蟲的病毒,至今已發現超過五十種,主要感染宿主包括小腹繭蜂亞科(Microgastrinae)、縫姬蜂亞
動物在彼此社交互動中,發出聲音是與對方溝通最常見的方式,不管是吸引伴侶、領土宣示、協調群體、警告防禦等都離不開聲音的傳遞。然而我們對於動物聲音的發生學研究還十分稀缺,目前文獻只對於某些雀形目鳴禽的聲音發育描述較為詳細,牠們除了在雛鳥發育過程中學習基本的鳴叫以外,在繁殖季節的開始階段再次發展歌唱能
在1976年非洲薩伊(現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附近村落曾經爆發過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受到感染的人會引發全身出血、發燒、心肌梗塞、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狀。首位個案紀錄為一位名叫Mabalo Lokela的教師,起初誤以為是瘧疾感染,並使用奎寧注射治療,然而之後病情急轉直下,全身開始滲血,感染後在短
紐西蘭是一個島國,主要分為兩座主島,分別是南島和北島,這兩座島嶼由於與其他陸地已經有5200萬年沒有接壤,所以在紐西蘭上有著非常獨特的生態系統。 其中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在紐西蘭上的大型脊椎動物幾乎都是由鳥類組成。除去人類與其引入的外來種,紐西蘭上的原生哺乳類就僅有短尾蝠科這一群獨特的蝙蝠存在,因此在紐
在生物學中根據物種繁殖的次數可分為單次繁殖(semelparity)與多次繁殖(iteroparity)兩種繁衍策略。單次繁殖指物種一生只交配一次,多次繁殖則代表物種一生中可以交配許多次。從小我們就認識到鮭魚洄游至出生河流進行繁衍產卵後便會死亡,這種一次性交配後個體馬上死亡的現象也許常被大家認為是較
老化是一個複雜的生物變化,涉及多重因素的綜合作用。最常談及的老化機制是體細胞的DNA每複製一次,端粒(位於染色體末端的結構)就會縮短一次,最終因端粒過短而停止細胞分裂,使細胞走向老化階段。此外DNA的損傷、氧化壓力增加、慢性發炎等現象同樣在老化中扮演著重要的因素。我們今天要提及的老化因素之一是氧化壓
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複雜且精妙的交互關係數不勝數,而寄生蜂與多去氧核糖核酸病毒(polydnavirus,後面簡稱PDV病毒)之間的共生關係便是一個引人入勝的例子。PDV病毒是一類專門感染昆蟲的病毒,至今已發現超過五十種,主要感染宿主包括小腹繭蜂亞科(Microgastrinae)、縫姬蜂亞
動物在彼此社交互動中,發出聲音是與對方溝通最常見的方式,不管是吸引伴侶、領土宣示、協調群體、警告防禦等都離不開聲音的傳遞。然而我們對於動物聲音的發生學研究還十分稀缺,目前文獻只對於某些雀形目鳴禽的聲音發育描述較為詳細,牠們除了在雛鳥發育過程中學習基本的鳴叫以外,在繁殖季節的開始階段再次發展歌唱能
在1976年非洲薩伊(現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伊波拉河附近村落曾經爆發過一種可怕的傳染病,受到感染的人會引發全身出血、發燒、心肌梗塞、多重器官衰竭等症狀。首位個案紀錄為一位名叫Mabalo Lokela的教師,起初誤以為是瘧疾感染,並使用奎寧注射治療,然而之後病情急轉直下,全身開始滲血,感染後在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先生大叫一聲,我看見一隻蝙蝠飛近他的臉,苦主連忙衝出書房,逃至小客廳。我尾隨安慰先生,幸好蝙蝠雖然飛的近,並未撲上他的臉,否則即使把皮膚洗爛,恐怕也很消除先生心中的陰影。熱帶蝙蝠多,偶爾飛進書房不奇怪,我早已見怪不怪,就算頭頂飛著兩隻蝙蝠亦無妨,反正牠們飛一飛就會離開。 隔天書房又飛入一隻蝙蝠,
Thumbnail
PBFD是一種可能影響寵物和野生鸚鵡的病毒性疾病,瞭解其影響的鳥類種類和症狀對早期發現和治療非常重要。透過鳥寶的專業獸醫檢查以及定期檢測,可以幫助減少這種疾病的盛行率。
Thumbnail
麴菌症是一種常見於鸚鵡類寵物的真菌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煙麴菌這類真菌引起。這些真菌在自然環境中隨處可見,甚至健康的野生和寵物鳥類的呼吸系統中也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野馬效應: 是講述吸血蝙蝠吸食野馬的血液,無論野馬如何的發狂狂奔,吸血蝙蝠都無動於衷,總是能夠從容地吃飽喝足後再離開,即便蝙蝠吸食的血液對野馬來說不算什麼,但野馬最後卻因發狂、暴怒、恐懼等等情緒擾亂自己,拼命狂奔而力竭身亡。 我們試想,若野馬看待蝙蝠,就像人類看到蚊子一樣見怪不怪,揮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佔哺乳類的種類將近20%:蝙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蹤跡遍佈全世界。
Thumbnail
這次武漢肺炎(正式學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中間宿主雖然沒確定,但是推測最終的儲存宿主是蝙蝠,跟2003年的SARS一樣,中間宿主已經確認是果子貍,但是儲存宿主是來自於菊頭蝠。為什麼總是蝙蝠?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先生大叫一聲,我看見一隻蝙蝠飛近他的臉,苦主連忙衝出書房,逃至小客廳。我尾隨安慰先生,幸好蝙蝠雖然飛的近,並未撲上他的臉,否則即使把皮膚洗爛,恐怕也很消除先生心中的陰影。熱帶蝙蝠多,偶爾飛進書房不奇怪,我早已見怪不怪,就算頭頂飛著兩隻蝙蝠亦無妨,反正牠們飛一飛就會離開。 隔天書房又飛入一隻蝙蝠,
Thumbnail
PBFD是一種可能影響寵物和野生鸚鵡的病毒性疾病,瞭解其影響的鳥類種類和症狀對早期發現和治療非常重要。透過鳥寶的專業獸醫檢查以及定期檢測,可以幫助減少這種疾病的盛行率。
Thumbnail
麴菌症是一種常見於鸚鵡類寵物的真菌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煙麴菌這類真菌引起。這些真菌在自然環境中隨處可見,甚至健康的野生和寵物鳥類的呼吸系統中也能找到它們的蹤影。
Thumbnail
世界上存在著許多會讓人生病的病毒與細菌。而2020年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屬於病毒的一種,究竟病毒是甚麼?與細菌又有甚麼不同?今天一次告訴你!
Thumbnail
《貓追耗子,笨豬追貓》Delta,Alpha,Omicron,B.1.617.2(印度變種病毒株),B.1.1.7(英國變種病毒株),B.1.1.529,BA.2.75,BQ.1,BA5,X.BB,…..病毒在前面不斷變種,藥廠在後面追,研製新疫苗,(約需半年)。病人又在後面,接受新疫苗施打(需3個
Thumbnail
野馬效應: 是講述吸血蝙蝠吸食野馬的血液,無論野馬如何的發狂狂奔,吸血蝙蝠都無動於衷,總是能夠從容地吃飽喝足後再離開,即便蝙蝠吸食的血液對野馬來說不算什麼,但野馬最後卻因發狂、暴怒、恐懼等等情緒擾亂自己,拼命狂奔而力竭身亡。 我們試想,若野馬看待蝙蝠,就像人類看到蚊子一樣見怪不怪,揮
Thumbnail
辦展地點在科教館所以順道參觀館內,其中展櫃擺出蝙蝠的骨頭支架 蝙蝠不屬於鳥類,它的翅膀是半透明 內文提及蝙蝠專家們發動了倡議活動: 「Don't Blame Bats」(不要怪罪蝙蝠),為的是人們沒有根據而對蝙蝠詆毀與誤解
Thumbnail
佔哺乳類的種類將近20%:蝙蝠 蝙蝠是哺乳動物中僅次於齧齒目動物的第二大類群,是唯一會飛的哺乳類。現生種共有19科185屬962種,除極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島嶼外,蹤跡遍佈全世界。
Thumbnail
這次武漢肺炎(正式學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病毒中間宿主雖然沒確定,但是推測最終的儲存宿主是蝙蝠,跟2003年的SARS一樣,中間宿主已經確認是果子貍,但是儲存宿主是來自於菊頭蝠。為什麼總是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