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ㄤ和我的旅行都是即興的,說走就走。在農曆新年前的兩個禮拜,溫ㄤ說他初一到初五都要去上班,不過初六到初九有放假,加上我在家上班又是淡季的紅利,我們討論看是要在家休息還是旅行,很快地我們就有共識,就決定利用這四天一起去旅行。
這幾個月在我嚴格的財務控管下,溫ㄤ和我都成功地存到一小筆錢,於是我們可以選一個費用較低的方案出國走走,於是我們選擇了香港和澳門,長榮飛機來回一個人大約是6000多元,也是因為溫ㄤ放假時間和大家不一樣,往往都是比較淡的時間放假,我想這算是當廚師的好處之一。
南漂至嘉義生活,就不一定要從桃園機場出去,這次我們選擇從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出去,但由於我們是早上8:45分的班機,所以我們在前一晚住在小港機場附近的旅館,我們選擇了橙屋商旅,因為他們有機場接駁服務,早上我們就可以比較從容地去小港國際機場搭飛機。
原本我們在想1.5小時的飛程沒有餐點,結果長榮還是有附餐點給我們吃。開心。
我們的安排是第一天在澳門,第二天、第三天和最後一天都在香港。
由於我有一位認識許久的朋友,她是澳門人不過在台灣長大,我們是在大學的時候認識的,當時我們都是社團的成員。剛好我們去港澳的那一天,也是她正好要從台灣飛回澳門的那一天,她很熱心地請了一天假,甚至還歡迎我們可以住她家,所以第一天的澳門之旅,我和溫ㄤ有一個超棒的嚮導。
她帶我們在澳門的小巷走來走去,也帶我們去吃好吃的。第一間是嘉年華酒樓,朋友說是這是她爸爸很喜歡吃的一間,價格比起其他間來說,較物美價廉。這間店賣的餐點主要是港式飲茶的樣子,店裡裝潢較為舊式,但有滿滿的中式典雅風格,我認為用餐環境蠻好的。在用餐之前,她會先送上熱水,讓我們再將餐桌上的餐具都過一次熱水,洗過一次。我們點了上海小籠包,就是長得有點像永澤的頭的那一籠;腸粉,澳門的腸粉會淋上特別的醬,有點像花生醬,特別好吃;蝦餃,只要我去茶餐廳必點的一個;令我感到最特別的是煎瓤青椒,也就是青椒包肉,口感特別搭,好吃!
在澳門我們主要是到處走走,對我們倆個從來沒到過澳門的夫妻來說,光只是走在街上都令我們感到相當的新鮮,澳門也是像香港一樣有許多的高樓大廈,很多30層樓以上的建築物,不過我們在澳門算是比較在舊城區,所以我們看到的高樓都比較老舊,有點像是在萬華的感覺,但是周遭的樓層都是三倍起算。
澳門由於以前有被葡萄牙執政過,所以在街上也都會看到不少的葡式建築,路牌也幾乎都會用兩種語言呈現,分別是繁體中文和葡萄牙語,看上去蠻特別的。在澳門可以同時看到兩種文化兼容並蓄。還有一個街景我也覺得很有趣,那就是澳門的店和家裡,大部分的人都會在牆外留一小處是給土地公的,所以我們在路上走走的時候,都會看到每個店面會有一處是留給拜土地公的。在澳門常見的公共運輸只有公車,對我們大包小包很不方便,所以我們蠻常使用計程車,在澳門則稱為的士,台灣的計程車從文字上就可以望文生義;然而澳門是直接音譯taxi,的士念起來就很像taxi。
在澳門的街頭小巷遊走就費盡了我們很大的力氣,不過我們還是去過水一下澳門的熱門景點,大三巴牌坊算是順路,所以我們是走著走著就到了,不過那一段路有大坡,所以走到大三巴那邊還蠻累的,加上人也超級多的,我們原以為初六是個已經開工的時間,人照理來說應該是會少很多,但殊不知中國還在放假,所以我們就在滿滿的中國遊客中穿梭,人真的是多到很驚人,尤其是大三巴牌坊前的人流真的是讓我們不敢輕易前往,所以我們就遠遠地看大三巴牌坊。
由於人太多,所以我們就持續往大砲台公園的頂前往,相較於大三巴牌坊而言,遊客較不會走到大砲台公園的頂,所以人就減少很多,選擇這條路走對我們真的是一個好選擇,我們就在砲台那邊眺望景色,河的對岸就是中國了。
差不多到傍晚期間,我們有點遲疑是否要去威尼斯人,因為走了個兩個多小時的路,加上人也超級多,我們的身體和精神都急速下降不少,所以我們先去Jollibee休息一下聊聊天,最後討論一下,我們還是勇往直前,選擇搭公車去威尼斯人,搭公車也是很驚人,人實在很多,往威尼斯人的路上需要過橋,澳門這邊也蓋了應該有三座橋,而且其中一座橋是專門給計程車司機和公車司機開的。差不多20多分鐘的行駛,我們順利地來到威尼斯人,威尼斯人雖然是個商場,但確實是一個很特別的商場,內部就像威尼斯的場景,有著威尼斯河似的,還可以坐船。威尼斯人那附近都是商場和賭場,真的是超級無敵金碧輝煌,跟我們白天的巷弄差距很大。
最後我們實在不行了,果斷地叫了的士(taxi)回家。
在澳門大部分的人都是說粵語,尤其是在非觀光的住宅區。隔天早上,我的朋友要去上班,但我們仍是一起出門去早茶店,我和溫ㄤ內用,我朋友則是外帶,我朋友有用粵語幫我們點餐了,這一切都還順利。
在櫃檯的時候,我朋友本想用1000元澳幣結帳,然後將找開的澳門幣約莫500元借我,以讓我們從家到搭船的路途上有澳門幣可以使用。他們用粵語說了很多話,我聽得一臉茫然,我朋友跟我說阿姨說他們不收1000元(相當於台幣4000元),因為太大張了。我就跟我朋友說,沒關係,不然我就跟妳借澳門幣1000元,我再轉台幣給到妳的台幣帳戶。由於我朋友擔心太多錢,我會花不完,我說我會在香港換成港幣,別擔心。
就這樣我朋友付了她的外帶早餐後,借我1000元澳門幣後,她就趕去上班,而我回去座位上來享用我的早茶。結果我剛坐去,想著不對,等等吃完付1000元澳門幣,還是會遇到一樣的找錢問題啊!
果不其然,吃完後,阿姨用粵語而且很急地說了一堆話,讓我們感覺她很生氣的樣子,但並沒有,這只是她說話的方式。我和溫ㄤ迅速地討論了一下,我留在店裡當人質,溫ㄤ去附近的7-11買東西把錢找開。
我用普通話和文字跟阿姨表示我們先去換錢的意思,但她還是很急地用粵語回我。最後,有個會說普通話的店員來協助我們溝通,原來阿姨在問我的是:「妳的帳單在哪裡呢?我想知道妳們吃了多少錢。」我說:「我剛剛有給妳了,總共是54元澳門幣。」會普通話的店員就幫我口譯。阿姨才驚覺她剛剛在一邊說電話的時候有拿到我的單子。而溫ㄤ這時候也換好錢回來了,這才終結這個小插曲。
經過這件事,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在一個異地,過去旅行的地方,用普通話和英語往往都可以暢行無阻,但當深入一個地方,他們保留最當地的文化時,普通話和英語這時候就變得相當不管用。當下更能理解我的外師在很台灣的地方生活時為什麼需要有我的幫忙。
雖然不便,但很幸運可以體會到異地的感覺。不過,早茶店好吃,它叫做盛記白粥(總店)也不會太貴,我也推一個。
盛記白粥:粥、撈麵和蘿蔔糕
可以住在朋友家真的是萬分感謝,不單單是使我們旅費少了些,也可以讓我們看到澳門的家,我朋友住在30幾樓,所以我們可以從窗外可以看到很澳門的夜景,高樓大廈和一v些矮樓。我們沒有將行程排到很滿,沒有達成也沒關係,累了就回去休息,可能是各自休息或是一起聊聊天,使整個旅程有喘息的空間,和許久不見的朋友說話,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我想那就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感覺。我真的很感謝這位朋友花了時間陪我們和供住,所以最後我在還她錢的時候,我就多匯了一些錢給她,不是很多錢,小小心意感謝她。
朋友家看出去的夜景
最後,我想以朋友家多才多藝但又厭世的阿鵝結束澳門之旅的篇章。溫ㄤ強調一定要放阿鵝,因為阿鵝是本次澳門之旅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