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重點整理由AI整理,上放來只是方便大家閱讀,智慧財產權歸作者
📌 美股市場回顧
- 美股主要指數昨日收盤表現:
- 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0.8%
- 標普500指數:上漲 1%
-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5%
- 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 1.3%
- 羅素2000指數:上漲 1.2%
- 市場走勢回顧:
- 昨日美股開盤時市場氣氛較為低迷,但盤中逐漸回升。
- 市場擔心川普可能宣布「互惠關稅」,導致大規模的關稅衝擊。
- 最終,川普並未發布具體細節,使市場情緒回歸樂觀,帶動股市上漲。
- 標普500指數距離歷史新高:
- 目前僅一步之遙,未來若有利多消息,極可能創歷史新高。
📌 川普「互惠關稅」政策
- 政策背景:
- 川普簽署「互惠關稅計畫」的備忘錄,但並未馬上生效。
- 美國商務部表示,該政策需要數週或數月的籌備期,最快可能於2025年4月實施。
- 影響層面:
- 影響較小國家:墨西哥、加拿大、韓國(已簽自由貿易協定)。
- 影響較大國家:印度、巴西、土耳其(貿易壁壘較高,可能受關稅波及)。
- 美股市場影響:
- 目前市場反應較冷靜,因川普並未立即採取行動,投資人觀望未來發展。
📌 美國經濟數據與聯準會政策
- 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
- 月增率:0.4%(低於2024年12月的0.5%)
- 年增率:3.5%(仍處於高檔)
- PPI 代表企業的生產成本,通常會領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企業成本是否轉嫁到消費端。
- 聯準會(Fed)政策影響
- 由於通膨仍維持在高檔,聯準會短期內不太可能降息。
- 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日前強調,將繼續關注通膨數據,評估是否適合降息。
📌 AI 產業最新發展
- 科技股昨日表現:
- Meta:連續 19日 上漲,昨日漲幅 0.4%
- 特斯拉(Tesla):上漲 6%
- 輝達(Nvidia):上漲 3%
- 蘋果(Apple):上漲 2%
- 微軟(Microsoft)與 Google 亦呈上漲趨勢
- 特斯拉股價反彈的原因:
- 市場傳出馬斯克(Elon Musk)可能放棄對 OpenAI 的控股計畫,減少市場對於馬斯克的額外風險憂慮。
- 許多分析師開始上調特斯拉評級:
-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 430 美元
- Wedbush: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 550 美元
- 許多投資人關注 AI 在電動車(EV)領域的進展,並期待特斯拉的長期發展。
📌 台積電與 Intel 合作的可能性
- 市場傳言:
- 台積電(TSMC)可能與 Intel 合作,幫助 Intel 提升 AI 晶片製造能力。
- Intel 股價近期連續 4 天上漲 27%,創下自 1987 年以來的最佳 4 日漲幅。
- 可能合作方式:
- 方案 1:台積電派遣工程師進駐 Intel 工廠,提供技術支援。
- 方案 2:台積電與 Intel 共同成立「合資企業」,由雙方共同持股與管理。
- 影響與風險:
- 對 Intel 有利:
- 技術提升,縮小與輝達等公司的差距。
- 減輕 Intel 的資本支出壓力,改善財務狀況。
- 對台積電的風險:
- 技術外流:可能降低台積電的全球競爭力。
- 獲利影響:若 Intel 受惠更多,台積電的毛利率可能下滑。
- 成本上升:在美國設廠成本高,影響台積電的財務表現。
- 目前進展:
- 台積電尚未證實該計畫,但市場高度關注美國政府是否強力推動。
- 若政策壓力增強,合作可能性將進一步提升。
📌 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財報
- 財報數據:
- **營收:**71.7 億美元(年增 7%)
- **每股盈餘(EPS):**2.38 美元(優於市場預期)
- **營運現金流:**9.3 億美元
- **股票回購與股息發放:**16.4 億美元
- 市場反應:
- 雖然數據優於預期,但公司對未來展望較為保守,股價下跌 5%。
- 中國市場營收佔比下降:從 45% 降至 31%。
- 主要原因:美國對中國的出口管制影響,導致公司下調未來成長預測。
- 未來展望:
- 應用材料計畫在 AI 領域尋找更多機會,以彌補中國市場的下滑。
📌 台積電全球擴產計畫
- 台積電在全球的擴產進度:
- 美國(亞利桑那州廠):
- 第一座工廠將於 2025 年量產。
- 第二座工廠預計 2027 年投產。
- 日本熊本廠:
- 進展最快,已完成建設並開始生產。
- 德國廠:
- 仍在規劃階段,未來可能進一步推進。
- 美國市場挑戰:
- 人力成本高,員工不願加班,導致運營效率受限。
- 政府補助進展緩慢,影響資金回收速度。
- 技術外流風險,可能影響台積電的長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