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衛一裂谷與潛在地下海洋的最新科學發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天衛一裂谷與潛在地下海洋的最新科學發現

研究背景與主要來源

天衛一(Ariel)是天王星的一顆大型冰衛星,過去僅有旅行者2號在1986年飛掠時拍攝過部分表面影像。多年來科學家一直懷疑,外太陽系許多冰衛星可能藏有冰下海洋,例如木星的木衛二(歐羅巴)和土星的土衛二(恩克拉多斯)都已確認存在地下液態水海洋。相較之下,天王星的衛星尚未有太空探測器近距離詳查,不過近期的天文觀測和科學研究正改變我們對天衛一的看法。特別是2024年7月,一項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WST)的新研究發表於《天體物理學期刊快報》,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APL)的天文學家Richard Cartwright領導。該研究透過紅外光譜觀測發現天衛一表面可能存在由內部湧出的碳氧化合物,暗示著衛星冰殼下可能藏有液態海洋。隨後在2025年2月,APL的行星地質學家Chloe Beddingfield等人在《行星科學期刊》發表了另一項相關研究,分析天衛一表面的裂谷結構,提出這些槽溝可能就是內部物質上湧的通道。這些研究主要由美國太空總署(NASA)支持,利用NASA的航太資源(如JWST及旅行者探測器資料)和學術機構合作完成,並由NASA/ESA的韋伯望遠鏡觀測、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發表成果。此外,NASA在2023年的行星科學十年規劃中已將對天王星系統的探測列為優先,顯示科學界對這些發現的重視。

研究方法

科學家運用了多種方法來調查天衛一可能的地下海洋與裂谷活動:

  • 太空望遠鏡光譜觀測: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的紅外線光譜功能,科學家對天衛一表面進行了化學成分分析。透過JWST高靈敏度的光譜資料,研究團隊偵測到該衛星表面的冰成分,特別是二氧化碳冰和一氧化碳的存在,並量化了其豐度。這種遙測觀測讓研究人員首次有機會在地球之外直接測量天衛一表面的化學組成。為了驗證光譜結果,團隊還將遙測數據與實驗室中的冰和化合物混合物光譜進行對比,以確認所觀測特徵對應的物質。
  • 航天器影像分析:研究人員重新分析了旅行者2號當年拍攝的天衛一表面影像。雖然旅行者2號僅拍攝了約35%的天衛一表面(許多區域尚無清晰影像),但已取得的照片顯示該衛星表面佈滿峽谷、裂縫和溝槽等構造。科學家針對影像中的「中央槽溝」展開詳細測繪,利用數位地形模型和地質對比分析,嘗試復原這些峽谷在裂開前的對接情形。透過將峽谷兩側數位“拉合”對比,他們發現左右岩壁邊緣可以嚙合吻合,如同拼圖般契合,顯示峽谷曾經是連在一起的地殼,後來被拉開並由新物質填充。同時,峽谷底部可見平行排列的脊狀結構,類似推土機軌跡,這被解讀為多次噴出物沉積後冷卻收縮形成的痕跡。這些特徵都透過高解析度影像測量和比對,支持一種「擴張中心」的成因模型。
  • 理論模型與計算機模擬:為解釋上述觀測,科學家構建了天衛一內部構造和熱演化的模型,包括模擬潮汐加熱週期、對流與地殼擴張等過程。研究團隊假設天衛一過去曾與天王星其他衛星進入軌道共振,導致強烈潮汐力反覆使內部加熱-融化-再凍結。透過熱演化計算,他們評估在特定參數下天衛一內部是否能維持一層液態海洋,以及該海洋可能的深度與壽命。另一方面,為了闡明地表裂谷的成因,科學家借鑒地球中洋脊擴張的機制,建立對流上湧導致地殼張裂的模型。這些模型與觀測證據進行比對,確認地殼擴張模型能良好解釋天衛一峽谷槽溝的形態和排列。此外,在光譜分析方面,團隊也使用了化學反應模型和實驗,模擬在冰殼下海洋與岩石互動時可能產生的化學產物,並將之與JWST觀測到的光譜特徵比較。透過以上觀測和模擬手段的結合,研究者得以從多角度驗證天衛一存在地下海洋及內部活動的可能性。
avatar-img
6會員
336內容數
無聊攪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auh Tom的啦滴賽 的其他內容
Part II: Four Horizons 第三章: First Horizon: Close to Home 以下是《Pillars of Creation - Richard Panek》中第三章《First Horizon: Close to Home》的重點摘錄: 第三章:第一地平
以下是《Pillars of Creation》Richard Panek 一書中 Part I: Vision and Mission 第一章: Vision 本章主要探索了天文學和科學發展中「視野(Vision)」的意義,以及從伽利略時代到現代的望遠鏡技術如何逐步拓展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1352 RELIGIOUS AUTOMATA 宗教自動裝置 《Clifford A. Pickover 的人工智慧:插圖歷史》書中 1352 年:宗教自動裝置(Religious Automata) 章節,描述了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與基督教教會相關的各種自動裝置,這些裝置包括機械基督像、機械魔鬼
《Pillars of Creation: How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s Transform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mos》 作者:Richard Panek 簡介 《Pillars of Creation
10.Astro-Archaeology(天文考古學) 第十章《天文考古學》主要探討了如何透過天文學研究尋找並解讀外星文明可能留下的痕跡與遺跡,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即“太空考古學”(Space Archaeology)。以下是本章核心內容的詳細說明: 天文考古學的願景 作者認為
5.The Lightsail Hypothesis(光帆假說) 光帆假說(The Lightsail Hypothesis)是 Avi Loeb 在其著作《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提
Part II: Four Horizons 第三章: First Horizon: Close to Home 以下是《Pillars of Creation - Richard Panek》中第三章《First Horizon: Close to Home》的重點摘錄: 第三章:第一地平
以下是《Pillars of Creation》Richard Panek 一書中 Part I: Vision and Mission 第一章: Vision 本章主要探索了天文學和科學發展中「視野(Vision)」的意義,以及從伽利略時代到現代的望遠鏡技術如何逐步拓展人類對宇宙的理解
1352 RELIGIOUS AUTOMATA 宗教自動裝置 《Clifford A. Pickover 的人工智慧:插圖歷史》書中 1352 年:宗教自動裝置(Religious Automata) 章節,描述了中世紀和早期現代歐洲與基督教教會相關的各種自動裝置,這些裝置包括機械基督像、機械魔鬼
《Pillars of Creation: How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is Transform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smos》 作者:Richard Panek 簡介 《Pillars of Creation
10.Astro-Archaeology(天文考古學) 第十章《天文考古學》主要探討了如何透過天文學研究尋找並解讀外星文明可能留下的痕跡與遺跡,並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即“太空考古學”(Space Archaeology)。以下是本章核心內容的詳細說明: 天文考古學的願景 作者認為
5.The Lightsail Hypothesis(光帆假說) 光帆假說(The Lightsail Hypothesis)是 Avi Loeb 在其著作《Extraterrestrial: The First Sign of Intelligent Life Beyond Earth》中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撰文選圖/ 章魚 8月12日子時,潛行地底的太陽正逐漸接近正北方,所有地平線上方的行星都在逆行中。就在半輪上弦月落下西方地平線之後,天王星來到東方蓄勢待發,護持著天地四方的豐盛之門,推動豐沛的能量不斷周流遍布於天地之間,帶來仁慈的訊息:目前的擔憂或顧慮,多半反映著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低估。我們並不是沒
Thumbnail
為什麼金星算不上第一吉星?因為它美好的特質下還埋藏著經常被人忽視的“真面目”。
孟硯老師回饋:雖然這篇感覺原文是個很簡短的科普新聞,我自己從你的分析報告中,就有好多想提問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相對來說離地球近,但是比較晚才發現呢?這個命名稱為躲貓貓,是有什麼緣由嗎?這個星系是太陽系的規模,核心是一顆恆星的「行星系統」,還是是像銀河系,是充滿了很多顆的恆星呢?
Thumbnail
  自從瞭解到不能盡信「星際揭密」諸類陰謀論網站,兄弟便想另尋方法截取外星人動向,這是為何在早些日子,他倆把天文台潮汐資料影印帶回家。你看,倘若在撇除強烈季候風和地殼微變化等因素後,依然存在異常潮汐現象,有可能是飛碟到訪時駛進月球軌道內,其曲速引擎的負質量對重力區域造成影響。   然而最先提出這個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三王星是上百年公轉循環的外行星,300年前的人根本無從發現運用,21世紀後冥王星反倒被天文界被移除行星之名,變成矮行星。但是在占星上,因為人類科技進步之誇張,三王星的特徵反而越來越明顯,連冥王星的威力也被更多印證。這邊就來討論三王星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的三體特徵。
Thumbnail
      銀河帝國總司令愛上了一顆行星。那是星雲最深處一顆淡紫色的冥界飛星!因為位於遙遠的幽微暗處,加上運轉速度奇快,因此得名。       總司令將他的情感打包在指尖、眼間,用古老的方法一字一句打下對冥界飛星的貼切描述、親密私語、熱烈渴望。然後,將這些心血加密存檔在他的腕錶裡。     
Thumbnail
【冥王星日】 冥王星(Pluto),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Dwarf planets)。 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撰文選圖/ 章魚 8月12日子時,潛行地底的太陽正逐漸接近正北方,所有地平線上方的行星都在逆行中。就在半輪上弦月落下西方地平線之後,天王星來到東方蓄勢待發,護持著天地四方的豐盛之門,推動豐沛的能量不斷周流遍布於天地之間,帶來仁慈的訊息:目前的擔憂或顧慮,多半反映著內心深處對自己的低估。我們並不是沒
Thumbnail
為什麼金星算不上第一吉星?因為它美好的特質下還埋藏著經常被人忽視的“真面目”。
孟硯老師回饋:雖然這篇感覺原文是個很簡短的科普新聞,我自己從你的分析報告中,就有好多想提問的問題,例如:為什麼相對來說離地球近,但是比較晚才發現呢?這個命名稱為躲貓貓,是有什麼緣由嗎?這個星系是太陽系的規模,核心是一顆恆星的「行星系統」,還是是像銀河系,是充滿了很多顆的恆星呢?
Thumbnail
  自從瞭解到不能盡信「星際揭密」諸類陰謀論網站,兄弟便想另尋方法截取外星人動向,這是為何在早些日子,他倆把天文台潮汐資料影印帶回家。你看,倘若在撇除強烈季候風和地殼微變化等因素後,依然存在異常潮汐現象,有可能是飛碟到訪時駛進月球軌道內,其曲速引擎的負質量對重力區域造成影響。   然而最先提出這個
太陽系的第二顆行星是如何由適居轉變為嚴酷的環境?
三王星是上百年公轉循環的外行星,300年前的人根本無從發現運用,21世紀後冥王星反倒被天文界被移除行星之名,變成矮行星。但是在占星上,因為人類科技進步之誇張,三王星的特徵反而越來越明顯,連冥王星的威力也被更多印證。這邊就來討論三王星彼此之間的相位關係是如何形成,又是怎樣的三體特徵。
Thumbnail
      銀河帝國總司令愛上了一顆行星。那是星雲最深處一顆淡紫色的冥界飛星!因為位於遙遠的幽微暗處,加上運轉速度奇快,因此得名。       總司令將他的情感打包在指尖、眼間,用古老的方法一字一句打下對冥界飛星的貼切描述、親密私語、熱烈渴望。然後,將這些心血加密存檔在他的腕錶裡。     
Thumbnail
【冥王星日】 冥王星(Pluto),是太陽系內已知體積最大、質量第二大的矮行星(Dwarf planets)。 1930年2月18日美國天文學家克萊爾·威廉·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發現冥王星,並將其視為第九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