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於苦情文字中打轉,實在太折磨人。
讀完《鬼地方》後,我深深慶幸自己沒有錯過這本好書!
作者以彰化永靖這個充滿特色的小鎮為背景,他將在地文化描寫得生動鮮活,還把人物間的愛恨情仇、家庭中的大小衝突,以及在地文化交織在一起,讓整個故事既貼近生活,又讓人感同身受!
閱讀《鬼地方》的過程,彷彿置身於一場台灣夏季的雷陣雨。
故事開篇氛圍悶熱沉鬱,猶如無風的夏日,讓人感到壓抑,甚至有種衝動想把書丟開,心裡忍不住嘀咕:「這些到底是什麼鬼啊?」
但書既已翻開,我實在不甘心就此放棄,迫切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接著,隨著主角陳天宏回到台灣,故事情節無預警地變天,電閃雷鳴乍響,故事節奏從前期的沉鬱轉為慌亂、不安的焦躁旋律。
每個人物隨著各自的故事線展開,逐漸變得鮮活立體,甚至爆出讀者始料未及的發展,讓人驚訝連連。
然後,雨開始淅淅瀝瀝落下,故事節奏加快,情感流動得更加順暢。
最後,如預料般迎來一場磅礴驟雨。
除了書中大半本鋪陳已知的劇情外,還衍生出意想不到的轉折,不僅帶來出乎意料的愛情樣貌,更伴隨著驚嚇與驚喜。
大雨將所有情緒一掃而空,讓人感到酣暢淋漓。大雨過後,天是否放晴似乎已不重要,關鍵在於:雨過了,別再哭了……
開篇的沉鬱氛圍雖一度讓人想放下書,但正是這樣的鋪陳,使得後續情感的釋放與轉折顯得格外震撼。
作者運用細膩的文字,讓人感受到角色間的掙扎與成長,令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並在情節推進中不斷帶來驚喜與反思。
作者很擅長用文字讓讀者身歷其境似的與書裡的角色在不同的場景內移動。
例如,個性最壓抑的三姐回憶她去柏林探望弟弟的那段,作者就用簡單的文字勾勒出柏林的風、空氣、味道、溫度與觸感,讓人彷彿是跟著三姐的腳步,一起走在柏林街頭,踩著滿地落葉,嗅著空氣中蜂蜜的甜香,尋找弟弟住處附近的糖果工廠。
對於《鬼地方》的故事背景的是彰化永靖這個小鎮,也是作者自己的故鄉,他更是花許多篇幅在敘述當地的人文歷史與環境。
讓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與永靖的兩段緣分。
第一段緣分是來自於,我在過去幾年裡常在彰化參加馬拉松有關。
雖然我沒有真正踏足過永靖,但《鬼地方》書中描寫的景象,我在彰化田中、二水跑馬拉松時,都有親身跑過類似的場景,包括沒什麼人的火車站,我也聽過田野旁邊的水圳流水聲,或是穿過路邊隨風搖曳的檳榔樹。
第二段緣分則是來自我的大學學姊,她也是永靖人!
她是我大二進入研究室當助理時的指導學姐,而她的個性就像《鬼地方》書中大姐到四姐的綜合體(笑)。
我是透過她才知道「永靖」這個地方,甚至連《鬼地方》書裡那個沒什麼人的永靖車站,也常在她的日常碎念中出現。
學姐家的經濟狀況比較拮据,她每天是靠區間車通勤往返永靖與台中。
由於她上下車的火車站點都是小站,站口沒人管理,出入方便,所以她常年鑽漏洞,沒支付車錢就直接上車,只有被查票查到時,才會付錢補票。
研究所畢業後,學姊考上正式教師職,她覺得身為人師表應該對自己作過的事情負責,於是在結婚那天,她包了一個大紅包,連同一封道歉信寄給台鐵,坦白自己這些年的不當行為,並用紅包補償從大一到研二的通勤車資。
印象中,這件事還登上了報紙。
作者的寫作功力毋庸置疑,從開篇到結尾都能不斷帶來驚喜,實在令人佩服!
就連書中的配角「狗」——從阿嬤鄉下的大黑狗,到 T 的德國大黑狗——都讓人牽掛不已。不只是三姊會掛念,我也一路擔心著 T 的大黑狗該怎麼辦。
更別提故事裡每個角色的境遇,都緊緊揪住我的注意力,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直到讀到最後一頁。
整本書雖有眾多故事線,卻絲毫不顯紛亂;即使篇幅有限,也不會讓人覺得倉促。作者在每條線的收放之間拿捏得恰到好處,讓人讀來不禁感嘆:「這就是人生啊!」
例如,T 的母親在柏林觀看了陳天宏的話劇演出後,搭地鐵回程時,意外發現 T 留在車廂上的貼紙。透過這短暫的生活痕跡,她終於接納了眼前的一切——包括這個從小帶著暴力傾向、逐漸失控,又是同性戀的兒子 T。
過去她試圖逃避的現實,此刻不得不面對並接受。讀到這裡,讓人既不捨又感動,好想給這位老太太一個擁抱……
我的文字貧瘠,難以表達更多,只能說,這本書裡流淌著許多深刻的情感!
就連那位頻頻讓人傻眼的陳天宏母親,書中不少細節卻也暗示了她對小兒子的真摯疼愛。雖然她嘴上說一套,行為又是另一套,但她對小兒子的愛絕對不容置疑!
除此之外,必須大力讚美作者對美食與烹飪的描寫功力!那活色生香的文字,光是回想就足以讓人口水直流。
例如,全書中最令我垂涎的,就是那道熊蔥青醬!
陳天宏與 T 去採熊蔥時有多浪漫我不清楚,但那揉搓後散發淡淡韭菜氣息的熊蔥,實在讓人念念不忘。
「熊蔥洗後放入布巾裡,隨意綁個結,透過甩布巾的離心力來去除熊蔥內的水分。再把熊蔥放進果汁機,加入大蒜、橄欖油、炒過的松子、鹽巴胡椒,全部攪拌之後,就是新鮮的熊蔥青醬。青醬可塗麵包、入麵、當沙拉醬。」
看完書已過一週,回想起這段文字,我還是忍不住吞口水——吃不到的遺憾,真是最深的痛!
書中彰化的美食特色層出不窮,而作者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能將原本難以忍受的情節,用美食烹飪來形容得如此生動。例如:
吵架的陳家三姐妹就像放在冰箱裡的培根安靜疲軟,靜靜等著遇到熱油的那一刻。培根一碰觸到熱鍋立刻發出吵雜聲響,油脂熱烈瀟灑。我熟知妳的瘡疤,妳知曉我的痛處,揭露、踩踏、拘禁多年的話語破籠,體溫火山,嘴噴岩漿,口沫灼人。三姐妹繼續幫彼此加熱,肉香飄散。
是的,我知道你們在吵架,也心疼每個女人的辛酸,但半夜讀到這段的我,竟看得餓了!(忍不住抓頭髮糾結)
美食在書中不僅是點綴,更成為情感的載體。作者以細膩的筆觸,透過食物描寫展現角色的內心世界,讓讀者不僅能從文字中感受到味覺的享受,更能體會故事中深刻的情感流動。
聊了這麼多,我有刻意不去破梗,以免破壞還未閱讀這本書的人的興致。
無論你是想了解彰化鄉鎮的文化風情,感受某個時期的台灣氛圍,還是想搭配雞排和啤酒,享受一場文學盛宴,這本書都絕對是個完美的選擇!真心推薦!
另外,這本書也有有聲書了喔!蔡柏璋的好聲音把這個故事詮釋得更圓滿了!
https://www.mirrorvoice.com.tw/audiobooks/4
【補充在最後】
作者是個很活躍於社群平台,也很常海巡跟讀者互動。
我這篇心得的初稿一發在 FB 上,就馬上獲得作者親身按愛心,還不忘補充了熊蔥有多好吃這樣XD。
許多年過去了,《鬼地方》不只拿下臺灣文學獎金典年度大獎,英文版《鬼地方》(Ghost Town)更獲 2022 年紐約時報秋季書單推薦、紐約時報網站書評推薦,並入選美國《圖書館雜誌》2022 年世界文學年度十大好書(Library Journal Best Books 2022)等諸多榮譽,並於 2023 年 9 月登上法國大報《世界報》(Le Monde)文學評論專刊,使各國讀者得以透過國際重要文學宣傳平臺認識臺灣文學。迄今《鬼地方》一書已售出英文、希臘文、波蘭文、泰文、韓文等共計 12 種語言版權。(原始報導網頁在此)
每次在作者陳思宏的社群媒體(FB 或是 Threads)上看到他分享的好消息,都很替他感到高興!透過他的文字讓更多人看見台灣,體會台灣味,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吧!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