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生命的困境中找到力量:《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的溫暖啟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如果要我在看過的書裡,挑選一本影響我極深的書,《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The Choice: Embrace the Possible)絕對可以排行在前 10 名。

(延伸閱讀:最愛的 10 本書單推薦)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年近百歲的女心理治療師,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 Eger),她原本是被選入國家奧運體操隊的芭蕾舞者,但因為她的猶太人身份,她在比賽前夕遭到除名,後來還與家人一起被送往納粹的奧斯威辛集中營。

書裡不只有作者在集中營內艱難生存的經歷,也詳細描寫了她們倖存之後,所面臨的困境,一點也不輸在集中營內的日子。

透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作者在一個個極端的苦難裡,始終以「希望」為依據,看待自己的困境,做出自己的「抉擇」,努力重建人生,並完成最後的自我療癒!

如果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部傳記,更是一段成就「個體化歷程」的女英雄之旅啊!


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從奧斯威辛到自由

奧斯威辛集中營,是德國納粹在二戰期間最惡名昭彰的集中營之一。

(延伸閱讀:BBC NEWS奧斯威辛如何成為納粹大屠殺的中心

而伊蒂特的母親在她們抵達集中營不久,便被送往毒氣室。

伊蒂特和姐姐憑藉著彼此的扶持,熬過地獄般的經歷,包括在死亡天使約瑟夫·門格勒(Josef Mengele)面前跳舞。

讓人驚異的是,這些慘烈的經歷,在她筆下卻流露出不可思議的韌性與溫暖。

這種敘述方式與 義大利電影《美麗人生》(Life is Beautiful)有異曲同工之妙:

電影裡的父親,用輕鬆的態度去巧妙的誤導兒子,他們正在「玩」一個大型遊戲,最大的贏家可以獲得一台坦克車!

在電影的最後,兒子看到援軍開進集中營的坦克車時,還開心地以為自己贏得了最後的大獎!

這都是那位父親,為了避免兒子受到集中營殘酷現實影響,所做出的努力呀!

不管是《抉擇》或《美麗人生》,都在提醒我們,無論外在環境多麼惡劣,我們的內心仍有權利去「抉擇」應該要如何面對,以及「抉擇」眼前的困境對我們的意義!

書裡還有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有一天,獄警將所有人分成兩縱隊,作者伊蒂特與姊姊被分在不同的隊伍裡。

伊蒂特突然驚覺她和姊姊之間,可能會有一人跟她們的媽媽一樣,被送往毒氣室,再也出不來了!

她為了不與姊姊分開,就冒著被獄警暴怒槍殺的危險,突然從排隊的人群中衝出,用體操員高超技巧,表演了一連串的單手翻滾,一路翻到姊姊身邊,與姊姊排在同個隊伍裡。

想不到現場的獄警,反而被她突如其來的表演驚嚇到,竟然放過了她們姊妹,沒有追究她的脫隊。

這一刻,伊蒂特用行動證明了,即使在最殘酷的環境裡,人們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抉擇,奪回生命的掌控權。


戰後的抉擇:創傷與療癒的漫長旅程

戰爭結束後,伊蒂特面臨一個重大抉擇:

是與她倖存的親朋好友共同參與以色列建國?還是前往美國重新開始?

後來,她選擇去美國。

然而,她的夢魘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沒有因為地理環境的改變而消失。

在重新尋找自己生命意義,與生存方式後,她成為心理治療師。

伊蒂特用自己的經歷,幫助他人走出心靈的陰霾——她不僅拯救了自己,還通過療癒他人,療癒了自己。

更令人動容的是,晚年的伊蒂特還重返集中營,甚至前往德國的研討會,面對著德國人演講,幫助更多人理解創傷與療癒。

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和力量,才能重新面對曾經的傷痛,並將其轉化為改變世界的動力?!

當我讀到書籍的最後,看到作者在美國開枝散葉的龐大族譜時,對她展現的強韌生命力,真的非常欽佩與感動!


比爾·蓋茲的推薦——這本書為何值得一讀?

這本書所記錄下來的歷史片段,人性的抉擇,還有對心理創傷的探討,不僅深受讀者喜愛,也被比爾·蓋茲列入 2020 年的推薦書單中。

儘管這本實體書在 2025 年已經絕版,但如果你想了解,如何在逆境與絕望中找到力量,重新站起來,真的很推薦你可以從圖書館借閱這本書,或是直接購買電子書來閱讀。


另一部關於集中營的書:《雙生夢魘》

如果你對集中營的故事感興趣,那麼《雙生夢魘》也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

與《抉擇》的真實傳記性質不同,《雙生夢魘》不是倖存者的親筆記述,而是作者基於大量文獻研究,以奧斯威辛集中營為背景所創作的小說。

這本書作者通過一對雙胞胎女孩的視角,帶領讀者進入「死亡天使」門格勒的實驗世界。

他以細膩的筆觸,成功呈現了集中營可能的樣貌,並成為一扇適合青少年窺探這段歷史的窗口。


門格勒的雙胞胎實驗:殘酷背後的偏執

門格勒對雙胞胎有一種病態的執著,歷史上有許多門格勒為了創造出「完美人種」,以無數雙胞胎作為實驗對象的殘忍紀錄。

例如,他曾將雙胞胎縫合在一起,試圖創造連體人;將化學染劑注入眼球,企圖改變虹膜顏色;甚至將病毒和細菌注入人體,測試藥劑效果與人類在極端環境下的生存極限。

這些實驗大多以雙胞胎為對象,因為他們基因的相似性,為門格勒提供了「完美」的對照組。

據傳,他逃亡巴西後仍繼續相關研究,甚至促成了當地「雙胞胎鎮」的誕生,雖然真偽難辨,但這一傳說足以讓人毛骨悚然。

(延伸閱讀:地球圖輯隊--水?納粹?基因? 巴西「雙胞胎鎮」之謎)

《雙生夢魘》以此為背景,通過雙胞胎姊妹的視角,交錯講述她們各自在集中營的經歷與感受。

這種敘事方式不僅讓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同一事件的衝擊,還巧妙地展現了雙胞胎之間的情感連結與個體差異。


從集中營到戰後:生存的另一層挑戰

故事並未停止在集中營獲救的那一刻。

姊妹倆脫離門格勒的魔爪,又遭遇共產黨軍隊和戰敗德國人的混亂局勢,她們已經分不清楚哪方是好人,哪方是壞人了。

回到故鄉後,她們發現自己熟悉的家園,早已被其他倖存者佔據,原本熟悉的一切蕩然無存。

讀到這裡,我不禁再次想到:

生存下來的人,如果沒有接受專業心理輔導,要如何憑自己的力量走出創傷後症候群?

這裡的艱辛與挑戰,可能遠超於我們所能想像的。

此時,再回頭看看《抉擇》作者伊蒂特的真實經歷,更覺得她很了不起!


為何適合青少年閱讀?

對比「世界少年文學經典」的《安妮的日記》,《雙生夢魘》的作者對於殘忍恐怖、血腥的細節,描述的很克制。

作者流暢的敘事手法,和適度的情感渲染,提升了閱讀體驗,不大會讓人害怕的想中途棄書。

我曾經很困惑,《安妮的日記》為什麼會被列為中小學生的推薦讀物?

我自己小時候閱讀《安妮的日記》體驗很不好,我被書裡許多情節嚇到,從此不敢觸碰相關議題的書籍。

我私心認為,《雙生夢魘》降低了閱讀門檻,讓青少年也能理解這段歷史的複雜性,可能比《安妮的日記》更適合作為歷史啟蒙讀物的作品。

而且《雙生夢魘》對於戰後的無助與心靈創傷,有許多的描寫,這也可彌補《安妮的日記》沒有觸及的面向。

等青少年的心智更強韌成熟了,再往紀實版本的文史作品進行閱讀,這樣閱讀壓力會比較小。


兩本書的對比與推薦:從心靈療癒到歷史啟蒙

若要給《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打分,我會毫不猶豫地給予 5 星滿分。

它不僅是一本傳記,更是一部關於人性、抉擇與療癒的生命之書。

而《雙生夢魘》則是 3.5 星,雖然不如前者深刻,但作為了解這段人類浩劫歷史的入門之作,還是可以的。

無論《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還是《雙生夢魘》,都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歷史,也讓我們清楚:

當人生陷入困境時,我們是有能力為自己做出抉擇的!


書籍資訊

抉擇:放下,擁抱生命無限可能》《雙生夢魘

raw-image

【作者介紹】漫閱讀

若不想錯過我最新的文章,歡迎直接訂閱我的網站或電子報

網站|電子報 | 方格子 | Threads

若你喜歡我的文章請按下愛心,這可以讓更多人能看到這篇文章也歡迎直接

小額打賞 本文將同步刊載於 漫閱讀筆記

若你對文章有任何疑問,或是想討論的,歡迎直接寫信給我:

manread.chen@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想作者他的內在一定對於陽光面有著永遠不放棄的堅持。他本人的意志力也是非常的令人驚嘆。 在人生中如果有經歷過像這樣難以忍受的可是你又抬頭挺胸走過那一段時間,這個是一般平常人很難理解和做到的。 看著你寫的分享,我覺得年輕時那些坎坷都已經微不足道了。謝謝你的分享。
漫閱讀-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7
Athena 閣樓裡的月光 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要經歷過那些低潮與打擊,才能讓我們更完整。 所以,我們都靈魂也會很樂於讓我們去經歷這些喔! 放寬心,就當那些都是生命送我們的禮物吧!
雅米-avatar-img
2025/03/23
雅米來了,緣來我們有追蹤呀,哈哈,在入沙龍了,😃😃
漫閱讀-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27
雅米 謝謝雅米❤️
avatar-img
漫閱讀-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職場經驗
34會員
46內容數
✨漫閱讀✨ENFP型人 希望透過寫作達到身、心、靈富足 我熱愛閱讀📚也熱愛運動🧘🏃🏊🚴 我在這漫談人生,自媒體經營與職場經驗。
2025/03/27
幾個月前,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日更,更沒想到自己可以堅持寫作超過 120 天,追蹤數破千。 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曾經「完全寫不出字」的我來說,這是靠著一段段文字,所累積起來的信念啊!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曾在寫作路上迷惘、自我懷疑,或者感到卡關的人一些幫助! 為什麼開始日更?
Thumbnail
2025/03/27
幾個月前,我根本沒想過自己能日更,更沒想到自己可以堅持寫作超過 120 天,追蹤數破千。 這對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曾經「完全寫不出字」的我來說,這是靠著一段段文字,所累積起來的信念啊!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曾在寫作路上迷惘、自我懷疑,或者感到卡關的人一些幫助! 為什麼開始日更?
Thumbnail
2025/02/20
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
Thumbnail
2025/02/20
作者陳思宏在 2021 年 2 月擔任讀墨店長時,分享了一篇令我印象深刻的推薦書單長文。於是,我從他的書單中首先挑選了《鬼地方》來閱讀。 在那之前,我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碰台灣文學作品了。因為在我印象裡,許多台灣文學作品總是充斥著過多的苦情。現實生活已經夠辛苦了,若還要在有限的閱讀時光裡,讓自己沉浸
Thumbnail
2025/02/15
黃金圈(Golden Circle)是由 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提出的。他在 2009 年的TED演講《如何激勵偉大的行動》中首次公開闡述這個概念。 黃金圈由三層圓圈組成,核心三個問題分別是 Why How What
Thumbnail
2025/02/15
黃金圈(Golden Circle)是由 西蒙·斯涅克(Simon Sinek)提出的。他在 2009 年的TED演講《如何激勵偉大的行動》中首次公開闡述這個概念。 黃金圈由三層圓圈組成,核心三個問題分別是 Why How Wha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透過故事的方式,探討人生面臨各種疑難雜症的問題......
Thumbnail
透過故事的方式,探討人生面臨各種疑難雜症的問題......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艾爾文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瞭如何為自己做出更好選擇、過好每一天生活以及接納自己的建議。文章充滿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艾爾文在生命中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並提出瞭如何為自己做出更好選擇、過好每一天生活以及接納自己的建議。文章充滿正能量,鼓舞人心,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當你在迷惘的人生階段時,你確實該拿起書店暢銷排行榜上的推薦書籍。
Thumbnail
當你在迷惘的人生階段時,你確實該拿起書店暢銷排行榜上的推薦書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對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書的閱讀心得,簡單描述了書中主題及內容,並分享了一些引人深思的佳句,與您一同分享讀完後的悸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對於《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書的閱讀心得,簡單描述了書中主題及內容,並分享了一些引人深思的佳句,與您一同分享讀完後的悸動。
Thumbnail
《作者:尼克.哈特》《譯者:李伊婷》 〔推薦理由〕 自我提問的力量,你準備好接受作者的靈魂拷問嗎?七大關鍵問句,每一句都代表人生的不同領域,值得我們按下暫停鍵,仔細思索。 如果你能輕易說出解答,恭喜你,請繼續保持;若回答總是帶著遲疑,或許是時候讓這本書,引領你開啟自我覺察的第一步。 〔適合誰
Thumbnail
《作者:尼克.哈特》《譯者:李伊婷》 〔推薦理由〕 自我提問的力量,你準備好接受作者的靈魂拷問嗎?七大關鍵問句,每一句都代表人生的不同領域,值得我們按下暫停鍵,仔細思索。 如果你能輕易說出解答,恭喜你,請繼續保持;若回答總是帶著遲疑,或許是時候讓這本書,引領你開啟自我覺察的第一步。 〔適合誰
Thumbnail
這本書是春節期間為了參加閱讀馬拉鬆活動,特別挑選出來的書。 本書討論了選擇和人生,並提供幾個有趣的觀點,我從中節錄三個個人特別有感的,包含如何選擇、改寫是非問題,以及如何拆解障礙等,也在文末分享了作者對於選擇十大原則的看法。此外,本文也提及了一些有關稻盛和夫的思想和影片的內容,是其中最有感的內容。
Thumbnail
這本書是春節期間為了參加閱讀馬拉鬆活動,特別挑選出來的書。 本書討論了選擇和人生,並提供幾個有趣的觀點,我從中節錄三個個人特別有感的,包含如何選擇、改寫是非問題,以及如何拆解障礙等,也在文末分享了作者對於選擇十大原則的看法。此外,本文也提及了一些有關稻盛和夫的思想和影片的內容,是其中最有感的內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