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一塊石頭能當上故事主角嗎?
在這個什麼都能變成網紅的時代,
一塊石頭說:「等等,我一點也不無聊。」
這樣的自我推銷,真讓人好奇。

🪨按照慣例,先看封面,
第一眼看到的是帶著慵懶微笑的圓石頭,
他身旁站著一隻恐龍,
正低頭打量著這位看起來不太尋常的朋友。
背景是溫柔的粉紫色調,
點綴著遠山與幾棵植物。
這畫面明明是個簡單的場景,
卻散發著獨特的親和感和魅力。

🐞看看內頁,
蜂鳥在半空中優雅地俯視,
一副「我整天都在環遊世界」的驕傲神情;
松樹隨風搖曳,炫耀著自己的舞姿;
小甲蟲在葉片上跳著踢踏舞。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
彷彿說著:「哎呀,石頭老弟,
整天就坐在這兒,不會無聊嗎?」
🪨面對這群活潑好動的鄰居,
石頭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
那表情像是看到年輕人曬旅遊照時,
老一輩突然冒出來說:
「聽聽我年輕時的故事」。
只不過,這位石頭前輩的故事,
比任何一個旅行家的經歷都要久遠、都要多。

🪨這位石頭老大哥的敘事風格很特別,
說起自己曾經「飛」過的經歷,
語氣像在講述第一次嘗試蹦極的刺激;
談到恐龍朋友時,
帶著「誰還沒見過幾個大明星」的隨意。
這種輕鬆幽默的口吻,
讓龐大的地質年代變得親切可感。
來看看顏色,這本書堪稱色彩的魔術師。
每個時代都有專屬的色調:
火山爆發時是張狂的橘紅,
彷彿整個世界都在沸騰;
恐龍時代是溫暖的褐色調,
生機勃勃得讓人想摸摸那些龐然大物;
冰河時期是冷冽的紫白,
光是看著就讓人想裹緊被子;
長毛象漫步的年代,畫面染上了一層暖黃。
這些顏色不是隨意塗抹,
而是精心設計的時光密碼,
帶著讀者穿越一個又一個地質年代。

🪨喔,不能錯過的是石頭的表情戲,
這位老前輩的臉部表情管理堪比奧斯卡影帝。
被火山噴發拋上天空時,
那驚恐中帶著一絲興奮的眼神;
偷偷幫小恐龍藏身時,露出狡黠得意的微笑;
被冰川推著走時,
一臉「我是誰我在哪我要去哪」的茫然。
每個表情都精準抓住情境的精髓,
讓人忍不住想截圖收藏。
翻著翻著,這本書處處都藏著驚喜。
某些頁面的角落會冒出意想不到的小生物,
像是捉迷藏;
背景的不起眼處,藏著調皮的小細節。
🪨這本書講述了地球幾億年的變遷,
卻完全不像在上地質課。
沒有密密麻麻的年代表,
沒有拗口的專業術語。
就像是聽一位閱歷豐富的老友聊天,
順便見證了幾場驚天動地的自然奇觀。
🪨不過,為什麼選擇一塊石頭當主角?
想想看,在這個世界上,
還有誰能比石頭更適合講述這個故事?
樹木能活幾百年,已經很了不起;
恐龍統治地球上億年,最後難逃滅絕的命運。
唯有石頭,默默看著一切的興衰更迭,
依然保持那份從容。
🪨這本書完全打破我們對石頭的刻板印象,
一塊看似「紋絲不動」的石頭,
經歷過驚心動魄的冒險,
與各種奇妙的生物成為朋友。
這種反差不只帶來趣味,更讓人思考:
我們是否太容易用表面印象定義一切?
🪨每一頁都像在石頭的記憶裡挖掘寶藏,
有驚心動魄的大場面,有溫暖搞笑的小插曲。
這些片段拼湊在一起,
既是一部地球演化的私密日記,
更是一場關於時間、生命與友誼的奇妙探險。
說真的,要不是這本書,
誰能想到一塊石頭的自傳會這麼精彩?
火山噴發當雲霄飛車,冰河紀當滑雪度假,
連恐龍都成了塑造人設的配角。
壯闊歷史就像是在他昨天剛玩過的冒險,
這種本事,大概只有活了幾億年的石頭才有。
🪨順帶一提,
如果哪天你在公園或後院,
發現一顆特別會講故事的石頭,
別太驚訝,搞不好那就是這位「億年網美」,
正在為下一部Vlog找取景地點呢。
《我和恐龍聊過天》
作者|戴布‧皮盧蒂(Deb Pilutti)
譯者|林大利
出版|字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