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職涯:用充電換取全新可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而平均每個人一生中會跳槽約 5.3 次。這意味著,在我們還能夠賺大錢、充滿活力的青壯年時期,總會迎來職涯轉換的時刻。

面對被迫轉換工作的低潮

當你遇到被迫性失業,而非自己選擇離職時,心情往往會跌入谷底,對未來失去方向與動力。這種情況下,不僅心理上會感到沉重,實際上也可能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 失業帶來焦慮與自我懷疑
  • 感覺自己能力不足,進而放棄進一步的成長
  • 最終選擇隨便找一份工作,讓職涯越來越難以有突破

台灣勞工的支持:職前訓練課程

其實,在台灣對於勞工的照顧已經做得相當不錯。如果你在失業或職涯低潮時仍願意再接再厲,而經濟狀況又不允許花費過多的學習金費,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提供的「台灣就業通」網站上就有許多職前訓練課程可供參考。透過這些課程,你可以:

  • 充電學習新技能
  • 調整心態,重新出發
  • 避免陷入「能力不足→再努力也沒用→隨便找工作」的惡性循環

雖然有些人可能會抱怨這些課程看似與賺錢無關、時間地點不便利,或內容不完全符合個人期望,但正是這段充電的時間,能讓你調整心境,打破低潮,開啟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重啟職涯的正向思考

我們每個人出生背景、求學歷程、職涯發展都有所不同,因此能獲得的收入與職業機會也會大相逕庭。然而,財富與職涯自由不僅僅是追逐更高薪資,更關乎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與機會,讓自己擁有更多選擇權與時間。

  • 學習與成長:持續進修、參加職前訓練,讓自己具備更多技能,增加職場競爭力。
  • 心態調整:轉換工作的時刻,其實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 長期規劃:即使當前失業,也可以藉由短期課程來為未來鋪路,避免陷入「隨便找一份工作」的循環。

結語

職場轉換與被迫性失業常常讓人感到挫敗,但別忘了,這也是重新審視與啟動職涯的新契機。透過勞動部提供的職前訓練課程,你可以找到充電的方向,避免陷入惡性循環。當你願意給自己一段充實的學習與成長時間,未來的職涯將更有可能迎來全新的局面。

希望大家都能抓住這個契機,重啟職涯,開啟屬於自己的全新可能!

avatar-img
0會員
7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oeyw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者很愛籃球,常在籃球場上和人三打三。雖然我並非那種能夠大開火力的得分手,但我卻深信自己的防守實力,這也讓我在比賽中常常能夠掌握勝局。那麼,這種「防守取勝」的心態,也正好可以映射到追求財富自由的過程中。
新聞常常播放到台灣人的薪資,尤其是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數字——2023年每人每月平均薪資高達 5 萬 8545 元。這個數字一出來,許多人就會質疑:「我們怎麼可能拿到這麼多?」但其實,問題在於我們對數據的理解上出了偏差。
在前編文章中,筆者曾提到自己已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但實際上,我並沒有存下大量的財富。市面上常聽有人說,必須擁有 5000 萬或 1 億以上的資產才能稱得上財富自由;但我認為,真正的關鍵在於客觀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可能性。
最近,越來越多朋友問我:「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有辦法達成嗎?」老實說,當初我也曾對這個概念抱持懷疑,但在不斷摸索與實踐之後,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今天,我想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和數據,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的案例——僅透過部分數字與七年的記帳統計,也能清楚估算出達成財務自由的可行性。 1. 記帳
本文探討臺灣人實現財務自由的難度,分析臺灣薪資增長緩慢、消費成本上升,以及儲蓄率偏低的現狀。數據顯示,僅依靠薪資儲蓄,即使工作24年,也難以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文章建議提升收入、精簡開支及穩健投資,並以臺灣的數據作為參考,讓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與財務自由的差距。
筆者很愛籃球,常在籃球場上和人三打三。雖然我並非那種能夠大開火力的得分手,但我卻深信自己的防守實力,這也讓我在比賽中常常能夠掌握勝局。那麼,這種「防守取勝」的心態,也正好可以映射到追求財富自由的過程中。
新聞常常播放到台灣人的薪資,尤其是行政院主計處公布的數字——2023年每人每月平均薪資高達 5 萬 8545 元。這個數字一出來,許多人就會質疑:「我們怎麼可能拿到這麼多?」但其實,問題在於我們對數據的理解上出了偏差。
在前編文章中,筆者曾提到自己已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但實際上,我並沒有存下大量的財富。市面上常聽有人說,必須擁有 5000 萬或 1 億以上的資產才能稱得上財富自由;但我認為,真正的關鍵在於客觀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可能性。
最近,越來越多朋友問我:「財務自由到底是什麼樣子?真的有辦法達成嗎?」老實說,當初我也曾對這個概念抱持懷疑,但在不斷摸索與實踐之後,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法。今天,我想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和數據,讓大家看到一個真實的案例——僅透過部分數字與七年的記帳統計,也能清楚估算出達成財務自由的可行性。 1. 記帳
本文探討臺灣人實現財務自由的難度,分析臺灣薪資增長緩慢、消費成本上升,以及儲蓄率偏低的現狀。數據顯示,僅依靠薪資儲蓄,即使工作24年,也難以達到財務自由的門檻。文章建議提升收入、精簡開支及穩健投資,並以臺灣的數據作為參考,讓讀者評估自身財務狀況與財務自由的差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人生轉變時,我們常常會面臨暫停期,重新尋找新的工作和生活目標。這段時間我們可能會面臨朋友變遷,生活模式的改變,但同時也是回顧過往和尋找新方向的時刻。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對於像我這樣在職涯過程中沒花太多時間找工作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受益。 你將學到如何在每個職涯轉折點上, 利用正確的心態, 實現順利過渡和成功。 以下是我在職涯中不斷重生的3個關鍵心態。 ▋心態1 - 接受挑戰並勇於歸零 回顧我的學習和工作經歷,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大家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限時動態問了一個問題嗎?「轉職後還有可能再轉職」結果百分之百的人都回答會再換。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再次換工作呢? 1.夢幻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總是看到工作的美好一面,畢竟現在社會上很少有人願意坦承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傾向展現最亮眼的一面。比如,有人可能會說開店賺很多錢、當老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在人生轉變時,我們常常會面臨暫停期,重新尋找新的工作和生活目標。這段時間我們可能會面臨朋友變遷,生活模式的改變,但同時也是回顧過往和尋找新方向的時刻。
Thumbnail
人生總是不斷地在「取」跟「捨」。選擇轉職時,需要考慮不同的風險和承擔能力,並設定停損機制。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才能夠「歡喜做,甘願受」。
對於像我這樣在職涯過程中沒花太多時間找工作的人來說, 這篇文章可能會讓你受益。 你將學到如何在每個職涯轉折點上, 利用正確的心態, 實現順利過渡和成功。 以下是我在職涯中不斷重生的3個關鍵心態。 ▋心態1 - 接受挑戰並勇於歸零 回顧我的學習和工作經歷,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Thumbnail
2024/2/29-告別了人生第一份正職工作
Thumbnail
人生或工作遭遇亂流時要穩定心情,切勿胡亂抓取浮木,需盡早準備轉換的備案。 轉換領域可以由斜槓開始,考量與自身其他技能的關聯性,尋找MVP避免窮忙。
Thumbnail
年過完了 很多人開始思考我到底要不要換工作 換工作只有去104上找找看有什麼能做的嗎? 我想我們可以好好談談看 你其實有四種選擇 以及各自的理由 幫助你好好思考 究竟哪一條職涯道路最適合現在的你   第一條路:不轉職 很多人在考慮轉職的同時 其實往往忘了不轉職可以是一種
Thumbnail
大家還記得幾天前我在限時動態問了一個問題嗎?「轉職後還有可能再轉職」結果百分之百的人都回答會再換。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人想再次換工作呢? 1.夢幻與現實的差距 我們總是看到工作的美好一面,畢竟現在社會上很少有人願意坦承自己的工作有多辛苦,都傾向展現最亮眼的一面。比如,有人可能會說開店賺很多錢、當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