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應該投資嗎? 投資股票不如先投資自己

學生應該投資嗎? 投資股票不如先投資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投資理財幾乎成為了現代社會人人的必修課,良好的理財習慣能讓生活過的更有餘裕。投資者的平均年齡也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許多年輕上班族、學生都紛紛把錢投入在金融市場中,期望能享受到成長的紅利。提早開始投資理財看似是好的發展,但卻讓我思考,在缺乏資金、投資經驗的時期投資是好的選擇嗎?

我的經驗

高中時身邊有個同學已經開始投資了,那時很佩服他,在同儕把錢花在玩樂時他卻早早就開始為將來做打算。大學讀的是財金系,身邊同學自然很多同學都有在投資,我也開始讀了一些投資書籍,開了證券戶。我的零用錢大概就是每個月一萬,我於是省吃儉用,每個月投個幾千塊到ETF,以投資來說算是非常少的,但當時的我依然欣喜的以為自己離財富自由又近了一步。

定期定額持續了大約兩年,打開證券帳戶,資金的成長可以說微乎其微,我清楚投資是件長期的事,不可能一下就賺很多,但主要原因還是投入的本金實在太少了,在每年3~5%的成長率下資金成長幅度當然有限。這讓我開始懷疑自己決定投資的選擇。

學生投資的陷阱

對投資有了認識後,我才發現原來當初那位同學玩的是當沖(每天買賣股票,風險很高,獲利通常很差),大學班上也常聽到同學興奮的討論哪隻股票的漲跌、昨天賺/賠了多少。這是學生投資的一個陷阱,對金融市場了解甚少、對自己過度自信,以為自己能打贏大盤、快速致富,最後卻賠掉本來就寥寥無幾的零用錢。在缺乏知識和技術的情況下貿然投資大多不會有好下場,還不如先學些投資的基本知識,等未來有收入再投資。

出社會後很快就賺回來了

假設學生A從18歲開始省吃儉用,每月投資5000元,年化報酬率8%(台股長期平均約9.8%),投資四年後他可以存29萬。另一個上班族B , 22歲開始工作,每月投資1萬元,只要三年就有42萬,遠遠超過了學生A 大學4年存的錢,這還沒有考慮到薪資的成長。可以看出,因為學生時期資金少,所以投資的效果很有限,出社會後有了收入,投入的錢多,很快就賺回大學四年存的錢了。

raw-image

投資股票不如先投資自己

忘了在哪裡讀過,「老的時候最不需要錢,卻是錢最多的時候;年輕時最需要錢,卻是最缺錢的時候」 。確實,學生時期正處於快速成長的階段,我們像海綿一樣吸收各種知識和經驗,還有健康的身體、充裕的時間去學習、體驗生活,但卻常常因為缺乏金錢而沒辦法盡情的去學習與玩樂。

很多人都把投資想的太狹隘了,覺得投資就是錢滾錢,但卻常常忽略了,學習某項技能、培養興趣也是一種投資,這些同樣能在未來帶來很多好處。你想想,你在學生時期就學了很多技能,以後在出社會你就是有更多優勢、你就是有資格領更高的薪水你就是可以開更高的價錢,那些因此而增加的收入不用多久就能補上你大學四年沒有投資股票的損失了。培養興趣能讓你更認識自己、探索不同領域、認識相同興趣的朋友,搞不好還能在過程中發現未來的志向、甚至玩出什麼名堂也說不定。

因此我覺得在學生時期與其把錢全部拿去投資股票,還不如多去報名課程,學一些在將來有幫助的技能,例如學語言、考證照。或是投入在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甚至是去吃喝玩樂、認識朋友(人脈),好好享受青春,我都認為比投入金融市場來的有價值多了。

那就完全不該投資嗎?

不過我不認為學生就完全不該投資,我還是很鼓勵把閒錢投入風險較低的標的(例如市值型ETF),如果你目前沒有什麼想做的事,也很確定這筆錢拿在手中沒有任何用處,那不如就投資吧,積沙成塔,未來也會是一筆可觀的資產。

avatar-img
牧的沙龍
4會員
10內容數
哈囉我是牧 我會在這分享我的閱讀筆記,希望能幫助到你☺️ 可能也會發一些隨筆、觀影心得、觀點分享 請多多指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閱讀這本書時,內心總是感到非常平靜。作者沒有用艱深的詞語盤點他得到的智慧,而是像個和藹的長輩一樣,平靜的訴說著他的經歷和體悟。而隨著繼續閱讀和沉澱,我也逐漸能體會到那些藏在簡單文字後的智慧。書中的很多道理都不知不覺的在生命的某些時刻為我帶來幫助,所以我希望和你分享我在這本書帶給我最多啟發的智慧。
4/5我可能錯了
這本書透過大量資料與研究,向我們闡述重新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作者不僅整理了豐富的研究結果,還將其整合、總結,形成許多具啟發性的觀點。這些內容不只是理論,更能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在面對決策、溝通或學習時,培養更靈活的思維。
4/5逆思維
我是個在社交上很被動的人,過去也有嚴重的社交焦慮,基本上很少與人主動交談,各種社交場合能避則避。但或許因為隨和,在求學各個階段都自然而然有一群不錯的朋友,在學校到哪都膩在一起,所以高中前我幾乎不曾感到孤獨過,習慣了處在一個團體中安逸的感覺、習慣每天走進教室能坐到朋友旁聊天,而不用獨自一人面對他人目光
每次閱讀這本書時,內心總是感到非常平靜。作者沒有用艱深的詞語盤點他得到的智慧,而是像個和藹的長輩一樣,平靜的訴說著他的經歷和體悟。而隨著繼續閱讀和沉澱,我也逐漸能體會到那些藏在簡單文字後的智慧。書中的很多道理都不知不覺的在生命的某些時刻為我帶來幫助,所以我希望和你分享我在這本書帶給我最多啟發的智慧。
4/5我可能錯了
這本書透過大量資料與研究,向我們闡述重新思考的重要性,以及它在不同領域的應用。 作者不僅整理了豐富的研究結果,還將其整合、總結,形成許多具啟發性的觀點。這些內容不只是理論,更能實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幫助我們在面對決策、溝通或學習時,培養更靈活的思維。
4/5逆思維
我是個在社交上很被動的人,過去也有嚴重的社交焦慮,基本上很少與人主動交談,各種社交場合能避則避。但或許因為隨和,在求學各個階段都自然而然有一群不錯的朋友,在學校到哪都膩在一起,所以高中前我幾乎不曾感到孤獨過,習慣了處在一個團體中安逸的感覺、習慣每天走進教室能坐到朋友旁聊天,而不用獨自一人面對他人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