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的關稅政策對美股意味著什麼?動態推演市場反應
前言
美股近期受到美國新政府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影響,市場波動加劇。傳統的關稅影響分析多半聚焦於受影響產業、出口依存度及貿易赤字變化,但這些靜態分析忽略了關稅戰的談判過程與博弈策略。
本篇文章將以美國(大國)與加拿大(小國)的關稅戰作為主要案例,運用賽局理論與納許均衡來動態推演關稅政策的發展,從而分析美股在不同談判階段的波動特性。
川普2.0政府的核心施政目標聚焦於降低赤字、控制通膨與刺激經濟,但這三者之間存在天然矛盾,導致施政方向難以兩全。在面臨赤字惡化與通膨壓力的情況下,關稅政策成為一種同時「找錢」與「施壓」的工具。然而,這類政策往往會引發貿易夥伴的報復,甚至影響美股投資人的市場信心。透過『賽局理論』的分析,我們將解構美加關稅戰的潛在路徑,判斷談判過程中的噪音與最終可能的均衡結果。
本篇的重點在於結合理論與市場現實,拆解美國關稅政策的推進邏輯,並探討其對美股短線與長線走勢的影響。我們將從美國新政府的施政重點出發,分析美國當前經濟困境,進一步透過賽局理論與納許均衡推導關稅的變化趨勢,最後評估關稅談判對美股的具體影響。希望透過這種方式,幫助投資人提前掌握市場的潛在劇本,在政策不確定性中找到長期投資的策略。
重點摘要
- 傳統關稅分析多聚焦於哪些產品受影響、對進出口數據的衝擊,這屬於靜態分析。
- 關稅政策涉及反覆談判,市場波動來自於政策的不確定性,因此用賽局理論與納許均衡來做動態分析,更能清楚看清國與國的博弈,如何反應在美股市場的波動劇本。
- 川普2.0政府施政方向:優先順序的變化些許變化。
4. 關稅談判的賽局分析:
- 美國(大國): 能影響國際市場價格,透過關稅政策尋求優勢。
- 加拿大(小國): 不能影響全球價格,但在局部市場具影響力,關稅戰對其經濟影響大。
- 靜態賽局結果(納許均衡):若雙方理性,最佳選擇為『不加徵、不報復』,但美國一開始一定會選擇『加徵關稅』。
- 關稅談判的關鍵變數: 加拿大面臨2025年大選,目前採取『不理性』(這個不理性是經濟學的定義)報復策略,改變美國的決策。
5. 關稅對美股短線波動的影響
6. 關稅事件對長期投資策略的因應:如何面對關稅的不確定性來『穩重』『理性』的看待投資策略
最近美股受到關稅的事件影響,關於關稅影響的基本面的問題討論很多,我們今天想從不同的角度出發,也就是從美國(大國)和加拿大(小國)這兩個經濟體的關稅戰當主要的範例,來分析並預測未來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將會走向何方?
關稅『談判』會提到的主要理論基礎會用到在經濟學領域大概有四項論點:
- 賽局理論
- 納許均衡
- 一般均衡理論
- 國際經濟的比較利益理論
這四個基本在經濟學都有讀過的人大概就知道,不過如果要深入研究,比較困難,所以盡量用白話文來說明。
我們會先大致描述一下川普2.0新政府的施政大方向(文章之前提到過),然後分析美國目前經濟的困境,最後關聯到關稅到對美股的影響。主要會聚焦在賽局理論與納許均衡來推導關稅的變化最後的結果,因為關稅動態分析與談判會牽涉到美股的波動,如果你了解這其中的路徑與結果,對未來判斷美股這樣的劇本演變就會有比較瞭然於胸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