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機智的接送生活”《接送人生》關注兒童心理,開啟藝術療愈!

【劇評】“機智的接送生活”《接送人生》關注兒童心理,開啟藝術療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三月首播新劇《接送人生》(《騎行人生》),由《惡之花》金哲圭導演,全慧珍、趙敏修主演,改編自同名小說,以大峙洞學前補習班為背景,講述為了女兒入學考試做準備的職場媽媽和外婆開啟了“機智的接送生活”。 相比近期其他新劇,或浪漫或搞笑,這部圍繞學前補習和家庭題材的《接送人生》,口味略顯平淡,但首播兩集看下來,平淡而不乏味。題材不局限於這類劇常見的“雞娃”,而是把目光轉向了兒童心理問題,引出藝術療愈的立意。耐下心來,絕對是值得一看的新劇。


raw-image


全慧珍飾演的李貞恩是一位奔波於職場和家庭的媽媽,第一集從她平凡但超級忙碌的一天開始——早上幫女兒排隊買教材後趕去上班,下班了還要去婆家祭祀;隔天孩子保姆臨時請假,李貞恩午休時間從公司出發去幼稚園接到女兒,再送到大峙洞補習班上學前英語課······ 這還不夠,甚至趕上堵車加沒有停車位,李貞恩只能把車聽到遠一點的地方,臨近上課遲到,她直接抱起女兒跑到補習班。 看到這裡,恐婚恐育電視劇確認無疑! 如果只到這裡。


raw-image


李貞恩的媽媽尹智雅在醫院給孩子們上藝術療愈課,引導孩子們用畫畫表達情緒。 其中有個小男孩秀燦,沒畫多久就被媽媽叫去上補習班,他留下的畫紙上只有一些黑壓壓的、胡亂塗抹的線條。 沒過多久,秀燦就因為呼吸困難而被送急診室。


raw-image


顯然是孩子壓力過大,每天被逼著上補習班,出現了心理問題及軀體化症狀,孩子媽媽卻仍一心只想著入學考試。


raw-image


藝術治療這條線在這部劇中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亮點。 第二集,在沒找到新保姆之前,尹智雅負責接送外孫女上補習班,在那裡見到了整個補習班成績最好的小男孩李瑉浩(湯米),他因為焦慮而習慣性地啃指甲、偷同學的筆,顯然已經有很嚴重的心理問題了。 而湯米媽媽為了自己的私欲,一心只想培養成績頂尖的兒子,隱瞞了兒子偷竊的問題。尹智雅率先注意到了瑉浩啃指甲的問題,她沒有像他媽媽和外公那樣直接干預:“不許啃指甲”,而是用了巧妙的方法一點點引導。


raw-image


她聲稱自己很會畫畫,想送給瑉浩一幅畫作為禮物,但看到她拿出來的作畫顏料是指甲油,瑉浩縮回了手說不想要,於是尹智雅在瑉浩外公的手指甲上畫了一隻可愛的棕色小熊,引起了瑉浩作為孩童的好奇心,他說想要畫一隻恐龍~ 要想有一隻完整的恐龍,就不能把指甲啃得那麼短啦~能寫出這樣情節的人一定是內心溫暖有愛的人!比起下口令式的干預,以符合孩子天性的方式才能正向引導。 從秀燦到瑉浩,還有補習班媽媽們“雞娃”的態度,背後反映出韓國社會中學前教育焦慮狀況已經相當嚴重,而孩子們正在淪為教育焦慮的犧牲品。


raw-image


“大人們的私欲,正在無情踐踏著孩子們的未來。”(《少年法庭》) 不只韓國,亞洲的教育環境下普遍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有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藝術療愈或許是一個很好的心理疏通管道。 以劇中出現的畫畫為例,畫畫的方式可以將抽象的、不能言說的情緒化為具象,孩子們的心理狀態在畫中都有跡可循。


raw-image


兒童心理與藝術療愈,在韓劇中都算是新鮮的元素,兼具現實意義與人文關懷。很期待藝術療愈這條線在後面的劇情中如何發揮作用~ 另外,李貞恩和尹智雅這對母女的關係轉變也很有看點。原本有心結、有些疏遠的母女,以孩子的接送問題為紐帶重新連接了起來。 母女關係主題有一點像全慧珍上一部作品《外人》(順便推一下和崔秀英主演的《外人》,也是一部小眾寶藏劇~) 目前兩集看完平淡中不乏亮點,題材立意不錯,預感是一部有潛力的小眾劇,三月如果想換換追劇口味,不妨一看《接送人生》!

avatar-img
霧風誌小聚
16會員
57內容數
霧風誌,一個有情懷的小誌,韓影、韓劇評論文章創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霧風誌小聚 的其他內容
“比起引發痛苦的事件本身,我認為反倒是因為不被認同的這一連串過程一再反復,才使得女性的痛苦越發嚴重······我所經歷的痛苦無法與他人連接的時候——苦痛便會加深。”
“比起引發痛苦的事件本身,我認為反倒是因為不被認同的這一連串過程一再反復,才使得女性的痛苦越發嚴重······我所經歷的痛苦無法與他人連接的時候——苦痛便會加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疫情間被迫放慢步伐而轉換心境的日子裡,再次打開《我的大叔》,終於感受到這部沉重灰暗的劇情裡,每個角色定型的人生中,由各自的執念、固執、剛毅、悔悟,到終於睜開雙眼,看見隙縫裡一直存在的白月光,才明白大多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在重新嘗試信任與選擇善良的時候,終於發現眼前的黑,也能成為迎向天日的黎明。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但當你教導法律的時候,法律就必須完善,而當你學習的時候法律就必須是正義的,因為不公正的法律是最慘忍的暴力。」 《LAW SCHOOL》拉抬了韓國律政劇的新高度,一開始以為走錯棚來到了《謀殺入門課》的場次,然而雖然《LAW SCHOOL》用了與《謀殺入門課》類似的炫技手法,他的
疫情間被迫放慢步伐而轉換心境的日子裡,再次打開《我的大叔》,終於感受到這部沉重灰暗的劇情裡,每個角色定型的人生中,由各自的執念、固執、剛毅、悔悟,到終於睜開雙眼,看見隙縫裡一直存在的白月光,才明白大多時候,都是我們不願意看見,在重新嘗試信任與選擇善良的時候,終於發現眼前的黑,也能成為迎向天日的黎明。
這是一部2002年的日劇《從天而降億萬顆星星》,2018年的時候韓國經過改編翻拍成《從天而降的一億顆星》,我只看了韓劇,在看之前就知道是一個悲傷的結局,點進去之前也猶豫了一下,結果看了之後完全不後悔。它是一部富有濃厚情感的劇,許多畫面感受很深刻、心情跟著劇情起伏,會是我想記住很久的影片。
「法律是不完善的正義,但當你教導法律的時候,法律就必須完善,而當你學習的時候法律就必須是正義的,因為不公正的法律是最慘忍的暴力。」 《LAW SCHOOL》拉抬了韓國律政劇的新高度,一開始以為走錯棚來到了《謀殺入門課》的場次,然而雖然《LAW SCHOOL》用了與《謀殺入門課》類似的炫技手法,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