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 #MeToo:一位受害女性的勇敢告白與社會的沉思

臺灣 #MeToo:一位受害女性的勇敢告白與社會的沉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因為憂鬱症性慾變低伴侶對我發脾氣,被信任的人性侵未遂而有一段時間無法跟異性有肢體接觸,因為性愛影片活在恐懼和焦慮,到前幾天收到臉書私訊「好想舔妳腳趾」。這一切都太荒唐了,太荒唐了。

當時有人說,台灣的 #MeToo 運動終於開始了,也有人說,妳們只是乘著這波浪把過去的傷痛拿來說嘴而已。我曾幾度在覺得自己準備好的時刻說出口,而這次,確實也乘了這波浪再次揭開瘡疤。不論是前者或後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第一次決定不要「就這樣算了」,是被網路性騷擾,無數次的網路性騷擾卻首次選擇出聲是因為,真的無法眼睜睜看著幾乎有反社會人格(會揚言要放火殺人開槍掃射對於女性的身體毫不尊重)的人渣要當警察,怎麼可以讓這種事發生。

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心晚上十點踏入警察局用力擠出「我想報案」這幾個字,開始一連串的你問我答,不斷的重複那些一點都不想提起的字句,直到外面天空微亮。三天後案子轉到另一個分局,一模一樣的戲碼再次上演,正中午走進警局出來時已夜幕低垂,她看著嘲笑著她的月亮點了根菸。

最後,他還是當上了警察。

「一直覺得哭泣、害怕是錯誤的行為,所以即使被謾罵或威脅,我也不再哭泣或害怕了,但我犯下大錯了嗎?遇到害怕的事情,如果不說出來,似乎就無法構成我很害怕的證據。」

《我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 》由真實事件當事人回顧,著手梳理事件發展,詳細記錄警察辦案、律師與警察間的潛規則、騷擾者濫用弱勢身分等,反映事件當時的受害狀況與困境。對於受害人來說,隨著侵犯反覆且持續發生,人際關係自社交以至家庭都可能逐漸受到干擾,同時由於擔憂跟蹤狂可能隨時找上門或是做出攻擊行為,更會加重被害人的身心壓力。這經歷對受害者而言,想是一場醒不來的噩夢,一場社會關係的大崩壞。

記憶在胃裡翻騰,要忍住想吐的噁心感才能繼續讓腦袋運轉、才不至於暈眩發抖到無法呼吸。

你們或許以為她喝醉、她睡著、她不記得、甚至不在乎,但最悲傷的就是,她至今仍記憶猶新,不只是記得,連你們手指在她肌膚上游移、撫摸胸部、試著把褲頭的釦子解開、還有你們以為無人察覺卻因為緊張而微急促的呼吸聲,她都歷歷在目。

如同純白衣服上的污漬,看一次便洗刷一次,總是忍不住用盡全力搓揉。

那是一次在朋友家頂樓聚會,買了餅乾和酒,準備了撲克牌玩遊戲,時光如常,直到玩累了大家倒在各角落用各種姿勢入睡,直到。另一次是去好樂迪因為喝多了提早走,他來接她回朋友家休息,大家都在。是的,大家都在。

然而,在她還沒勇氣向任何人提起前,就有身邊熟識的朋友對她說,聽說你們上床了怎麼沒結果、你們曖昧結束了喔,接著是一陣訕笑。原來這種事可以是玩笑,那是她那時候學到的事。原來沒有這麼嚴重是自己小題大作,原來嚇到要哭出來求他不要是自己大驚小怪。

大家都說時間是解藥,她便也跟著信了。時間會帶走遺憾,也會將回憶封存,至少他們是這麼說的。可為什麼每一次看著那些受害者的自白,看著這個社會的惡意一再的湧現,依舊這麼難受呢?​

純白衣服上,污漬,又擴散了一些。

《 不只是厭女 》一書中提到的「受害者文化」這樣寫道:「女性身為被害者時,引起注意是因為我們不習慣女性在這些脈絡裡主張她們應得的權益,女性被期待支配地位男性的受害者敘事提供觀眾,提供道德關懷傾聽同情與安撫。」

​沒有完美的受害者,也沒有完美的公開時刻。

去年四月,原本覺得讓它過了就過了,但心裡明白很多事不是時間可以帶走的。

事過二十小時終於鼓起勇氣去驗傷了。前日一回到家朋友問我要不要馬上驗傷我只累到想去死,狠狠地洗了兩次澡但我知道它再也不會消失了。驗了傷抽了血吃了藥打了針,警察載我去做筆錄。出來是早晨九點出水馬龍的台北市,一切如常。世界依舊運轉著,我知道什麼都不會變,即使選擇說出來也一樣。


方才接受高師大性別研究生的訪談,論文主題關於台灣 #MeToo 運動,時過近一年又再次揭開瘡疤。結束對話前他問我有沒有什麼想說的。謝謝你願意選這個議題當作論文研究主題,你也很勇敢,謝謝。我說。

有人乘著這波浪回到海裡,也有人因為這波浪被拍打上岸,因此擱淺。但願這浪能持續久一點、再久一點,讓所有破碎的靈魂都得以回到海裡,重獲自由。


avatar-img
亭臻不自由靈魂的自由書寫
2會員
10內容數
1996,射手座,不適合住在台北的台北人。興趣是寫文字、設計、攝影、閱讀、看電影、旅行、爬山潛水。喜歡良善、流浪、夏天、陽光和海,討厭標籤、歧視、框架、雨天和冬。關心人權環境政治,因而決定扎根教育,願望是婚姻平權臺灣獨立世界和平。現為自由工作者,人生而不自由所以職稱和靈魂必須自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文探討臺灣女性在職場與社會上仍面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從歷史脈絡到當代現象,批判社會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不公正待遇,並呼籲持續為女權平權而努力。
《遷鳥陳列所》是一間位於大稻埕的珍奇屋,收藏許多動物標本。老闆楷中從大學時期環島旅行撿拾動物遺骸開始,發展出獨特的標本美學。本文探討了標本背後涉及的保育、獵捕、經濟等議題,以及《遷鳥陳列所》如何將這些元素融入空間設計中,呈現出「極度野蠻又極度文明」的和諧氛圍。
0/5跑咖人集合!
憶不起人生首次去書展時,為了哪些書目光閃爍、為了哪些書放慢步伐、為了哪些書猶豫不決,又為了哪些書掏出錢包。明明去年底才在茉莉二手書店買了上千元(約十本),今日一口氣逛了的那四個多小時,彷彿失憶般再次陷入書籍的泥沼陷阱中。 ​ 有趣的是,我發現自己選了幾本從前自己不會願意花錢的書,撇開大學就沈迷的
0/5抱歉了錢錢!我要去國際書展!
本文探討臺灣女性在職場與社會上仍面臨的性別不平等問題,從歷史脈絡到當代現象,批判社會上對女性的刻板印象和不公正待遇,並呼籲持續為女權平權而努力。
《遷鳥陳列所》是一間位於大稻埕的珍奇屋,收藏許多動物標本。老闆楷中從大學時期環島旅行撿拾動物遺骸開始,發展出獨特的標本美學。本文探討了標本背後涉及的保育、獵捕、經濟等議題,以及《遷鳥陳列所》如何將這些元素融入空間設計中,呈現出「極度野蠻又極度文明」的和諧氛圍。
0/5跑咖人集合!
憶不起人生首次去書展時,為了哪些書目光閃爍、為了哪些書放慢步伐、為了哪些書猶豫不決,又為了哪些書掏出錢包。明明去年底才在茉莉二手書店買了上千元(約十本),今日一口氣逛了的那四個多小時,彷彿失憶般再次陷入書籍的泥沼陷阱中。 ​ 有趣的是,我發現自己選了幾本從前自己不會願意花錢的書,撇開大學就沈迷的
0/5抱歉了錢錢!我要去國際書展!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
你所失去的,本就不屬於你 你正經歷的,皆在淬煉未來的自己 別急,事緩則圓,人緩則安 允許自己慢慢來。 ▉為什麼我們總是這麼著急?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即時滿足。 一封訊息沒有立即回覆,就開始焦慮; 努力了幾個月看不到成果,就覺得自己白費力氣; 看到別人比自己更快成功,便懷疑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