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與影音時代崛起,文字創作者真的走到末路了嗎?

AI與影音時代崛起,文字創作者真的走到末路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AI與影音時代崛起,文字創作者真的走到末路了嗎?

AI與影音時代崛起,文字創作者真的走到末路了嗎?


⬛台灣人一年看幾本書?

老實說,你上一次完整看完一本書,是什麼時候?

我在寫這篇文章時,好奇在網路上搜尋一下,

台灣人究竟現在看書的頻率有多高?

查到代筆小姐這篇文章,裡面文章寫到:

根據調查,台灣人一年平均閱讀約5到10本書。

我自己是覺得實際上應該更少。

網路溫度計民調中心另一篇文章中有一篇調查,

在2023年4月24日至5月1日進行

《2023臺灣民眾閱讀行為暨實體書店調查》。

調查結果,台灣民眾有兩成的人每週閱讀的時間為0小時,

有將近八成的人平均每天閱讀時間不超過1小時。


⬛台灣人一天花多少時間在使用手機?

如果現在的人都不看書了,那都把時間花在哪了呢?

根據《Electronicshub》2023年的一份最新報告,

列出 45 國家民眾在手機、電腦、平板等產品上的「螢幕使用時間」,

台灣人每天平均要花 7 小時 14 分鐘,

名列全球第 15 名。

raw-image

從大數據就能看出,

台灣人每天看書的時間很少,

但使用手機、平板等3C產品的時間卻很長。


⬛眼球經濟

ChatGPT 等人工智慧工具能在短時間內生成大量內容,

而 YouTube、TikTok 等影音平台的崛起,

更讓人們的注意力逐漸從文字,

轉移到視覺與聽覺的享受。

抓住觀眾注意力的人,就能獲得商業利益。

所以很多文字創作者都開始擔心,

短影音當道,是不是文字創作者即將被淘汰了。

我在第一篇AI的文章有寫到相關的看法:
AI的未來,你是想當哆啦A夢的大雄,還是寶可夢裡的小智?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

文字創作者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但只要懂得善用工具,就不用擔心被淘汰。

被淘汰的會是不會善用工具的寫作者。

想要掌握這些工具就必須先知道如何善用它。


⬛ChatGPT可以為我們做些什麼?

1.工作效率的提高:

ChatGPT 能在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文字內容,

無論是文章、廣告文案,還是社交媒體貼文,

都能迅速完成。

有些微型電商現在從產品描述、文案撰寫都依靠 ChatGPT 生成,

甚至版面編排也直接透過AI,完成自動生成。

大幅縮短了行銷團隊的工作時間。

2.資料廣度的收集:

透過大量訓練數據,ChatGPT 擁有廣泛的知識背景,

能夠快速整合資訊並生成內容。

很多時候我們在寫文章時,

都會需要上網查相關資訊,

例如這篇文章談到的,

台灣人一年看幾本書?

還有台灣人一天花多少時間在使用手機?

這都是透過ChatGPT協助查詢的數據資訊。

3.節省時間與人力的成本

對於企業來說,

使用 AI 產生內容能節省大量的人力與時間成本。

如果一家初創公司一開始沒有足夠的資金

聘請一個全職文案的寫手,

透過 ChatGPT 撰寫社交媒體貼文,

就能省下了這筆費用。

也能透過AI Agent代理工具,

把自己找一個虛擬秘書當小幫手。


⬛影音時代的崛起:注意力轉移

雖然短影音平台TikTok、YouTube 的內容

能迅速抓住觀眾眼球,使文字創作顯得枯燥。

但不管是短影音、還是長影音,又或者是Podcast,

這些都只是表達敘述事情的媒介,

本質上文字創作還是核心。

舉例:

旅遊作家小牧,透過將文字故事轉化為 Vlog,

成功吸引更多年輕族群關注。


時事評論家 NIKO ,將文字評論轉為 Podcast,

吸引通勤族邊聽邊學習。


短影音知識型網紅小美,

也將閱讀新書的內容濃縮成3分鐘的腳本,

透過拍攝剪輯吸引新讀者瀏覽。


小說作家張謙,透過將小說情節動畫化,

觸動了更多讀者的內心。


這些雖然都是不同職業與類別,

但基本上都仍需先擬好腳本,

透過不同媒材才能把故事說得動聽、吸引人繼續觀看。


⬛文字創作者無可取代的價值

儘管 AI 與影音時代帶來強大衝擊,

但文字創作依然擁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AI生成的內容缺乏情感與觀點,

無法像人類作家一樣進行深度分析。

目前深度與邏輯性還無法跟真實的創作者比擬。

例如,NIKO 的時事評論,

能觸動讀者內心,讓人反思社會現象。


再者,文字能讓讀者透過想像力

進入創作者的內心世界,這是影音無法替代的。

例如,村上春樹的小說透過細膩的文字描寫,

讓讀者沉浸在故事情節中。

生成式的AI在情感與共鳴上,

跟文字創作者比還是有一大段的距離。

⬛文字創作者的突圍之道

網路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

既然打不贏,那就選擇加入他。

1.與 AI 合作:

使用 ChatGPT 作為輔助工具,

快速整理資料與產出初稿,

創作者則專注於情感表達與觀點輸出。

例如,知名科技作家 Tim Urban 利用 AI 整理資料,

讓他的深度文章更具說服力。


2.跨平台整合:

將文字內容轉化為影片腳本或 Podcast,

透過影音吸引流量,再導流至原始文字內容。

例如,台灣作家黃山料將詩集轉化為音樂專輯,

成功打入年輕市場。


3.建立個人品牌:

像知名作家九把刀 透過獨特的寫作風格與觀點,

建立忠實的讀者群。


⬛結論:危機也是轉機

AI 與影音時代確實改變了內容創作的生態,

但真正有價值的文字,

仍然能在人們心中留下痕跡。

文字創作者並不會被取代,

而是需要不斷進化,

擁抱科技並發揮自身的創意與情感。

在未來裡,

能善用 AI 與跨平台整合的文字創作者,

將成為內容界的新霸主。


如同之前我在第一篇寫的,我們身處在AI的新世代,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avatar-img
|野人牧牧| 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解讀生活。
8會員
50內容數
|斜槓大叔|、|數位游牧|、|科技野人| 喜歡聊時事、寫文章、談商業等等... 正在嘗試日更寫長文,歡迎追蹤我的頻道。 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視野看新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不是不會用 AI,只是不會提問。 真正的高手,是寫提示詞比寫履歷還認真。 今天牧牧不藏私滿滿實用乾貨, 直接教你幾個我訓練AI的提問法。
這陣子我家大兒子小二暑假準備升小三, 最近幫他報考了美術班考試跟資優班考試, 結果兩者都順利通知錄取了。 有些認識的家長都會說: 你兒子好厲害誒,你們是怎麼教的? 我後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小孩教育上,我們做對了什麼?
這是一篇給新手的 ChatGPT 使用教學, 整理出 25 組常用中文指令(Prompt), 並教你怎麼設定角色、任務與格式, 讓 AI 更懂你要什麼,快速應用在寫作、靈感、文案、翻譯與學習場景中。
你不是不會用 AI,只是不會提問。 真正的高手,是寫提示詞比寫履歷還認真。 今天牧牧不藏私滿滿實用乾貨, 直接教你幾個我訓練AI的提問法。
這陣子我家大兒子小二暑假準備升小三, 最近幫他報考了美術班考試跟資優班考試, 結果兩者都順利通知錄取了。 有些認識的家長都會說: 你兒子好厲害誒,你們是怎麼教的? 我後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小孩教育上,我們做對了什麼?
這是一篇給新手的 ChatGPT 使用教學, 整理出 25 組常用中文指令(Prompt), 並教你怎麼設定角色、任務與格式, 讓 AI 更懂你要什麼,快速應用在寫作、靈感、文案、翻譯與學習場景中。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如果沒有我母親,我今天便不會站在這裡。 如果大家有在網路追蹤一些作家,都可以觀察到一個現象,那便是:創作者來來去去,隨時都有人放下筆,永遠離開文壇。 而真的有在創作的小說家,感受就更是深刻了。寫一年,會發現身邊少了一兩個身影;寫十年,會發現身邊大半的人都不在了,就連我自己都換了一個筆名重新開始。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