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電影]《米奇17號》:令人有些費解的影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米奇17號

米奇17號

不說電影,說說令人覺得奇怪的影評。

隨便搜一下這部片的影評,講生命和死亡的意義、體制的剝削、悲慘社畜的無限循環......之類的,偏偏對片中那麼明顯,暗諷美國新政府的部分隻字未提。 真是有點奇怪。 馬克·魯法洛飾演的 ‘’無良政客+跋扈商人‘’ 的人物形象,不論外形、姿態、神情,都不可能讓人不多做聯想: - 浮誇、惡毒、虛華,熱愛鏡頭前做秀。 - 人前高大偉岸要帶領人類前往應許之地,私下是偏激的種族主義者。 - 紀念碑揭碑的集會中演講,被一顆暗殺子彈劃過臉頰。(說起來群眾在那場合戴著會聯想到選舉造勢場子的棒球帽本身就不合理呀) - 熱切要用媒體鏡頭營造兩個“老大”面對面談事情的宏大敘事感,對其他小咖則不屑一顧。 - 女主被反綁起來時,對他咆哮的內容更簡直就像在指著某人鼻子臭罵: “他們才是原住民,我們他媽才是外星人!” “在你沒來胡搞瞎搞之前,他們就只是在這裡開心地過日子!” 最後甚至還氣噗噗補上一句:“難怪你上次會落選!” 雖說解讀一部電影可以有很多不同角度,但主流影評幾乎都完美忽略如此明白指涉的這個部分,還是令人費解。 或許房間裡的大象並不存在,是我眼花。 -《米奇17號》

avatar-img
路邊野餐
4會員
97內容數
【路邊野餐】 雜誌。不定期出刊。 生活|電影|閱讀|咖啡|旅行|圖文 席地而坐,皆是盛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恩我看的時候的確一直想到"那位"XD
nim-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珮姬 Peggy Liu 是不是!
路邊野餐 的其他內容
散發具有魅力的,內斂而老派的工藝手感。 讓人想起小時候看的《希區考克短篇故事集》裡會出現的那種故事。 簡單的場景,數量不多但個個鮮活的人物,很快將觀眾吸進電影營造出來的情境當中。 尤其人物,幾乎沒有一個是無趣呆板的。都發揮了功能,都推進了劇情,並且都有血有肉。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以往看村上春樹的作品 不論最後喜不喜歡 至少從翻開第一頁開始 就能輕易地被帶進故事營造的情境之中 這在偏嚴肅的純文學領域大作家當中 大概算是比較少有的 不用先"熬"過前段(可能的)枯燥沈重就能愉快進入故事的良好體驗 但這次捧著村上老先生厚厚的新作 確實看得有些不耐煩 有點(比以前更)囉嗦 叨叨絮絮
現象級(?)暢銷書。 最大的賣點(或說秘密),如宣傳詞所說的 ”唯有紙本書得以實現” 、”不可能電子化” ......確實沒錯。 但是沒必要。 就像故事中眼睛有點狀況的男主自己所說,父親特意設計製作的那本《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書中書) 如果目的是為了讓他更容易閱讀,那麼方法其實有很多,最簡單(
本格派推理小說的暴風雪山莊類型中 為了追求詭計設計的奇巧 經常會有 情境脫離現實 人物刻板 情節合乎邏輯但不太符人性 之類不得不(?)配合遷就的情況 本作多少也是如此 但或許也因而能以較明快的節奏推進情節 只是就在眼看即將以一部平庸之作收場時 想不到結局竟然來了個精彩的______ 在最
出乎預期的 已經拍爛了的驚悚類型還能玩出新意 從第一個鏡頭就帶著濃厚的故事感 沒有曲折繞彎的前期鋪墊 人物很快建立起來便直奔主題 隨後絕大部分情節都只在一間大屋子裡進行 人物和場景相對單純 也比較容易聚焦 雖然屋內不時透著詭異 且從片型原本就能預期兩個女生要遇上不妙的事 但休·葛蘭沒有把屋主演成某一
看完《魷魚遊戲2》,演技最佳的是,只出現一集,我原本以為沒什麼演技(毫無根據純屬印象)的孔劉。 要演一個因為遊戲玩輸了,最後真的朝自己的頭開槍的人,演技不行馬上就垮了。何況過程還是來來回回有不同層次的情緒遞進與轉換,想想真的很難,至少那個當下我是被說服了的。
散發具有魅力的,內斂而老派的工藝手感。 讓人想起小時候看的《希區考克短篇故事集》裡會出現的那種故事。 簡單的場景,數量不多但個個鮮活的人物,很快將觀眾吸進電影營造出來的情境當中。 尤其人物,幾乎沒有一個是無趣呆板的。都發揮了功能,都推進了劇情,並且都有血有肉。堪稱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以往看村上春樹的作品 不論最後喜不喜歡 至少從翻開第一頁開始 就能輕易地被帶進故事營造的情境之中 這在偏嚴肅的純文學領域大作家當中 大概算是比較少有的 不用先"熬"過前段(可能的)枯燥沈重就能愉快進入故事的良好體驗 但這次捧著村上老先生厚厚的新作 確實看得有些不耐煩 有點(比以前更)囉嗦 叨叨絮絮
現象級(?)暢銷書。 最大的賣點(或說秘密),如宣傳詞所說的 ”唯有紙本書得以實現” 、”不可能電子化” ......確實沒錯。 但是沒必要。 就像故事中眼睛有點狀況的男主自己所說,父親特意設計製作的那本《世界上最透明的故事》(書中書) 如果目的是為了讓他更容易閱讀,那麼方法其實有很多,最簡單(
本格派推理小說的暴風雪山莊類型中 為了追求詭計設計的奇巧 經常會有 情境脫離現實 人物刻板 情節合乎邏輯但不太符人性 之類不得不(?)配合遷就的情況 本作多少也是如此 但或許也因而能以較明快的節奏推進情節 只是就在眼看即將以一部平庸之作收場時 想不到結局竟然來了個精彩的______ 在最
出乎預期的 已經拍爛了的驚悚類型還能玩出新意 從第一個鏡頭就帶著濃厚的故事感 沒有曲折繞彎的前期鋪墊 人物很快建立起來便直奔主題 隨後絕大部分情節都只在一間大屋子裡進行 人物和場景相對單純 也比較容易聚焦 雖然屋內不時透著詭異 且從片型原本就能預期兩個女生要遇上不妙的事 但休·葛蘭沒有把屋主演成某一
看完《魷魚遊戲2》,演技最佳的是,只出現一集,我原本以為沒什麼演技(毫無根據純屬印象)的孔劉。 要演一個因為遊戲玩輸了,最後真的朝自己的頭開槍的人,演技不行馬上就垮了。何況過程還是來來回回有不同層次的情緒遞進與轉換,想想真的很難,至少那個當下我是被說服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關於天才(或廢物) 這電影其實誠懇地給了我沒想過的務實解答。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Thumbnail
如題xddd 其實這三套分別來自日本、澳門及美國的電影都各有趣味,可惜時間及心力所限,部分作品只能匆忙寫下寥寥幾句感想,乾脆把幾篇觀後感集合成長文(來騙騙view數)(笑) (下文部分有劇透)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同樣的,在我看影評之前,自己先評一下,免受影響。 今天下午去影院捧場之前自己心裡的小劇場: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感想應該是:也只有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的國家才能容許這種唱衰自己的電影製作、放映、出口。心中馬上想起高中時期讀的國文選文:清薛福成的「觀巴黎油畫記」中的一段:「余聞法人好勝,何以自繪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部電影,很特別   是一部,一定要先被雷再看,會比較好的電影。如果我沒先暴雷,8成會有人火大,抱怨怎麼不先告訴我是這樣演? 如果我先暴雷,讓你們知道就是這樣爛,然後去看它多爛,這樣方式觀賞,才會得到樂趣。   就是這樣的電影。才說特別。  
Thumbnail
有些電影人,像公主一樣,花國家的錢,在坎城吃香喝辣。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內閣會議發言
Thumbnail
【劇透警報】在電影美學上,是一部平淡無奇的作品,只是面對生離死別,面對生命的逝去,總是那麼地教人無能為力。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關於天才(或廢物) 這電影其實誠懇地給了我沒想過的務實解答。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Thumbnail
如題xddd 其實這三套分別來自日本、澳門及美國的電影都各有趣味,可惜時間及心力所限,部分作品只能匆忙寫下寥寥幾句感想,乾脆把幾篇觀後感集合成長文(來騙騙view數)(笑) (下文部分有劇透)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同樣的,在我看影評之前,自己先評一下,免受影響。 今天下午去影院捧場之前自己心裡的小劇場: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感想應該是:也只有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的國家才能容許這種唱衰自己的電影製作、放映、出口。心中馬上想起高中時期讀的國文選文:清薛福成的「觀巴黎油畫記」中的一段:「余聞法人好勝,何以自繪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這部電影,很特別   是一部,一定要先被雷再看,會比較好的電影。如果我沒先暴雷,8成會有人火大,抱怨怎麼不先告訴我是這樣演? 如果我先暴雷,讓你們知道就是這樣爛,然後去看它多爛,這樣方式觀賞,才會得到樂趣。   就是這樣的電影。才說特別。  
Thumbnail
有些電影人,像公主一樣,花國家的錢,在坎城吃香喝辣。 -法國總統馬克宏,於內閣會議發言
Thumbnail
【劇透警報】在電影美學上,是一部平淡無奇的作品,只是面對生離死別,面對生命的逝去,總是那麼地教人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