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電影]《米奇17號》:令人有些費解的影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米奇17號

米奇17號

不說電影,說說令人覺得奇怪的影評。

隨便搜一下這部片的影評,講生命和死亡的意義、體制的剝削、悲慘社畜的無限循環......之類的,偏偏對片中那麼明顯,暗諷美國新政府的部分隻字未提。 真是有點奇怪。 馬克·魯法洛飾演的 ‘’無良政客+跋扈商人‘’ 的人物形象,不論外形、姿態、神情,都不可能讓人不多做聯想: - 浮誇、惡毒、虛華,熱愛鏡頭前做秀。 - 人前高大偉岸要帶領人類前往應許之地,私下是偏激的種族主義者。 - 紀念碑揭碑的集會中演講,被一顆暗殺子彈劃過臉頰。(說起來群眾在那場合戴著會聯想到選舉造勢場子的棒球帽本身就不合理呀) - 熱切要用媒體鏡頭營造兩個“老大”面對面談事情的宏大敘事感,對其他小咖則不屑一顧。 - 女主被反綁起來時,對他咆哮的內容更簡直就像在指著某人鼻子臭罵: “他們才是原住民,我們他媽才是外星人!” “在你沒來胡搞瞎搞之前,他們就只是在這裡開心地過日子!” 最後甚至還氣噗噗補上一句:“難怪你上次會落選!” 雖說解讀一部電影可以有很多不同角度,但主流影評幾乎都完美忽略如此明白指涉的這個部分,還是令人費解。 或許房間裡的大象並不存在,是我眼花。 -《米奇17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恩我看的時候的確一直想到"那位"XD
nim-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9
珮姬 Peggy Liu 是不是!
avatar-img
路邊野餐
7會員
110內容數
【路邊野餐】 雜誌。不定期出刊。 生活|電影|閱讀|咖啡|旅行|圖文 席地而坐,皆是盛宴。
路邊野餐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很容易就錯過 如果沒撐過前段由於錯誤期待而覺得尤其沈悶的心理落差 大概提早就放棄了 需要一點耐心 放掉原先的預期 漸漸就會進入這部電影的節奏當中 四個從背景 個性 到人生歷程都更自不同的新聞工作者 因緣聚會同行 開啟一趟公路之旅 穿行過一場發生於現實場景的虛構戰爭 其中以資深的傳奇攝影師和
Thumbnail
2025/04/24
很容易就錯過 如果沒撐過前段由於錯誤期待而覺得尤其沈悶的心理落差 大概提早就放棄了 需要一點耐心 放掉原先的預期 漸漸就會進入這部電影的節奏當中 四個從背景 個性 到人生歷程都更自不同的新聞工作者 因緣聚會同行 開啟一趟公路之旅 穿行過一場發生於現實場景的虛構戰爭 其中以資深的傳奇攝影師和
Thumbnail
2025/04/21
最近陸續看了幾部電影 想不到至今碎影片花仍在腦中不時閃回的 卻是(?)以現在眼光來看 無論敘事方式 劇情節奏 甚至人物對白都偶爾令人有些消化不良的 八零年代老電影 -- --《恐怖分子》 那些流光搖曳 眼神流轉 壓抑空蕩 低溫的城市光景 以及彷彿命定的蒼白死亡 即使過了好一陣子 仍在空
Thumbnail
2025/04/21
最近陸續看了幾部電影 想不到至今碎影片花仍在腦中不時閃回的 卻是(?)以現在眼光來看 無論敘事方式 劇情節奏 甚至人物對白都偶爾令人有些消化不良的 八零年代老電影 -- --《恐怖分子》 那些流光搖曳 眼神流轉 壓抑空蕩 低溫的城市光景 以及彷彿命定的蒼白死亡 即使過了好一陣子 仍在空
Thumbnail
2025/04/16
先看了《克萊因壺》。 附帶一提,導讀的部分相當好看,將岡嶋二人這個日本推理小說界傳奇二人組的發跡故事說得頗為生動。從兩人的結識、如何動心起念寫起推理小說、如何持續不懈投入並終於獲獎出道,包括不同時期作品風格的變化、兩人各不相同的性格與專長、分工合作的寫作模式等等也多有描寫,讓原本不認識他們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4/16
先看了《克萊因壺》。 附帶一提,導讀的部分相當好看,將岡嶋二人這個日本推理小說界傳奇二人組的發跡故事說得頗為生動。從兩人的結識、如何動心起念寫起推理小說、如何持續不懈投入並終於獲獎出道,包括不同時期作品風格的變化、兩人各不相同的性格與專長、分工合作的寫作模式等等也多有描寫,讓原本不認識他們的讀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Thumbnail
看慣好萊塢電影的觀眾,肯定會覺得本片平淡緩慢,多組人物最終交會還得必然圓滿收尾的傳統敘事顯得了無新意,事實是,所謂的「高潮迭起」某程度必須違背「預期心理」,尤其觀看好萊塢以外的電影,這群不同的創作者基於各自的文化、傳統、觀點呈現出的本就是另一種世界觀,反倒我們應該自覺是以怎樣的期待做出評斷...
Thumbnail
如題xddd 其實這三套分別來自日本、澳門及美國的電影都各有趣味,可惜時間及心力所限,部分作品只能匆忙寫下寥寥幾句感想,乾脆把幾篇觀後感集合成長文(來騙騙view數)(笑) (下文部分有劇透)
Thumbnail
如題xddd 其實這三套分別來自日本、澳門及美國的電影都各有趣味,可惜時間及心力所限,部分作品只能匆忙寫下寥寥幾句感想,乾脆把幾篇觀後感集合成長文(來騙騙view數)(笑) (下文部分有劇透)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喬治米勒曾經痛恨《迷霧追魂手》帶來的成功,因為,他覺得自己並沒有拍出符合內心完美品質的作品,而這種成功似乎放大了他的未竟之志。但是,《衝鋒飛車隊》治癒了他自己,喬治理解一部電影永遠不可能完全呈現他對「荒土世界」的視野,可是,他可以將整個電影縮小到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達到他期望的盡善盡美。
Thumbnail
同樣的,在我看影評之前,自己先評一下,免受影響。 今天下午去影院捧場之前自己心裡的小劇場: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感想應該是:也只有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的國家才能容許這種唱衰自己的電影製作、放映、出口。心中馬上想起高中時期讀的國文選文:清薛福成的「觀巴黎油畫記」中的一段:「余聞法人好勝,何以自繪
Thumbnail
同樣的,在我看影評之前,自己先評一下,免受影響。 今天下午去影院捧場之前自己心裡的小劇場:這部電影看完之後我的感想應該是:也只有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的國家才能容許這種唱衰自己的電影製作、放映、出口。心中馬上想起高中時期讀的國文選文:清薛福成的「觀巴黎油畫記」中的一段:「余聞法人好勝,何以自繪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這次蒐集五部,有些檔期已屆仍做週記,以下會參雜我個人認為無傷大雅的劇情。
Thumbnail
導演蓋瑞奇近年以一年一部片的速度產出強烈個人風格的諜報片,網羅一群高顏值演員組隊、一個不被官方承認的行動、縝密的計畫最後總是會以脫序的妙計收場。驚險刺激外,幹話很多甚至帶點Bromance讓本片多了歡樂輕鬆的成分。
Thumbnail
導演蓋瑞奇近年以一年一部片的速度產出強烈個人風格的諜報片,網羅一群高顏值演員組隊、一個不被官方承認的行動、縝密的計畫最後總是會以脫序的妙計收場。驚險刺激外,幹話很多甚至帶點Bromance讓本片多了歡樂輕鬆的成分。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Thumbnail
我本來就愛看電影。電影彷彿是另個世界,讓人可以隨著銀幕上的角色一同喜怒哀樂,演員、聲光、故事、剪輯、特效,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不同的手法、多變的題材、濃縮的故事,短短2小時的體驗,有時離開電影院後,仍舊念念不忘、甚至跟朋友討論上好幾個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