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就是有很多好事,聚在一起發生的地方。」
這句話是我在章成禪師的課堂上聽聞的,下一句是:「而地獄,則是很多壞事,聚在一起發生的地方。」
現代人不需要用古早繪本式「上刀山、下油鍋」的比喻,就能理解地獄般的痛苦。我們很容易透過網路看到別人的生活,實際了解到「天堂地獄在心中」或「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種抽象的概念。
有段時間,我的工作繁重,除了要適應不熟悉的挑戰,在人事上也遇到瓶頸,有深深無力的地方。過去一向睡得很好的我,隨著壓力一天天疊加,開始會在半夜醒來,接續思考白天處理不了的問題。睡不好,精神差,身心負荷愈來愈重,進入了精神愈來愈緊繃的循環。
冬日的週末午後,我靠在沙發上疲憊地自省,是不是有什麼性格上不成熟的地方,才會讓自己這麼辛苦?我覺得好累,在心裡嘆著氣,對身邊熟悉但無形的神佛說:「我真的不想再撐下去了。」
沒有要放棄努力的意思,但是碰到困難總是想撞開,堅持硬撐的脾氣,這次可能真的會壓垮我。
不久後,我的手機響起,是一個平時不會直接打電話來的朋友,他說剛剛去了某間內行人才知道的小眾法式糕點店,「順便」多外帶了一塊蛋糕,如果我在家的話,要「順道」分享給我。
我驚喜地下樓,見到她下車向我招手,寒風中一手提著蛋糕,一手緊捂大衣向著我微笑跑來,簡直就是發光的天使。那天下午,我空出時間,慢慢磨豆,手沖了一杯咖啡,蒸騰的香氣瀰漫屋內,細細品嚐那塊美味的巧克力蛋糕,幸福到快要流下眼淚。
是的,我感到幸福了。像一瓣落櫻的漣漪,喚醒了整座湖泊:她讓我的心慢下來了。
這份專程為我而來,充滿喜悅的善意點醒了我,像是要我看看:「妳『實際上』是身處在怎樣的世界裡呢?」也像是宇宙間慈悲的力量在回應我,讓我從苦惱中脫身,看見天堂。
那段時間,忙碌的我有應接不暇的事務,消耗耐心。心情愈是緊繃,對人愈難溫柔,也愈難靜下心去解決衝突,去領會不同角度的善意。因為忙著處理事情,輕忽了事件中不同位置的人的心情,也難怪會不順利。
人是這樣的,要是待在負面的感覺裡,就會一直看到別人的自私而想不開:只會看到阻礙,而看不到自己其實也是對方的阻礙。也許你會覺得自己是「直行車」,「轉彎車」理應讓你先行,但若沒有長出智慧的眼睛,也就無法預見車禍的代價。
也就是說,就算你覺得自己是在正確的位置上,做該做的事,也是會有被反對的情況的。如果你正因此而難過,請不要氣餒,也不用生氣,請嘗試看看逆向脫困:暫退一步思考,集中精力設法研究出,自己可以繼續前進,同時也可以支持對方在乎的東西的辦法;只要足夠真誠付出,是真的存在那麼一條路。
對方不支持你,不代表他沒有善意,
也許他更爲重視的,是別的事情。
那些令你感到受傷的行為,背後的原因,或許你認為自己清楚。但倘若仍有情緒過不去,說不定是因為,我們對此人的瞭解,其實比想像中有限。
對自己的反應要當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進入那一念,就會誕生一個真實的世界。
沒有踩住憤怒、沮喪、灰心的煞車,勢必會在侷限的視野裡受苦,也失去了看見盲點的機會。當不滿累積到一個程度,就會形成攻擊性,演變成我們熟悉的鬥爭攻防劇碼;故事裡的每個人都負傷前行,處在地獄般的心境。
面對難受的處境,選擇保持尊重、嘗試瞭解、不被負面情緒綁架,就有機會脫困。當你透過善意讀到對方沒有表達出來的需要或想法,進而找到雙贏的角度,就不會再受到心念的折磨。要是再進一步透過智慧將困境轉為順境,心境就會輕鬆得像是在天堂。
所謂的天堂,就是很多好事一起發生的地方。善意的流動,會產生體諒:就算在乎的人做出跟我們期待不一樣的選擇,我們也會有空間去等待。然後也才會看到,原來自己也曾經像這樣,被一份深深的愛給照顧著、等待著。這份由衷的感謝裡有一份很大的能量,幫助我們超越失落,更懂得付出。
而地獄,則是很多壞事聚集在一起的地方。如果我們只看見別人的自私和自保,想在黑暗的世界裡爭一口氣,也跟著「不要對別人好」,那麼柬埔寨和緬甸的詐騙、人口販賣園區就會誕生:那裡的人從「單純為了自保」走到彼此欺騙、剝削、虐待、殺害......的地步,迷失在「一念地獄」的實相裡。
在地獄裡,需要多少錢,才能在一個寧靜的午後,享受一塊小蛋糕呢?
又要賠上多少生命、犧牲多少幸福,才願意感謝和珍惜一塊小蛋糕呢?
深深看進一塊小蛋糕,裡面有種麥子的農夫、扛麻袋的工人、貨機上的機組人員、去廚藝學校進修的烘焙師的心血,有開冷凍車的貨運司機為此早起,還有正在店裡把蛋糕櫃擦亮的女孩,以及很多、很多不同角色的生命傾注在裡面。
雖然我們不可能認識這麼多人,但卻實在體驗到無數背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空裡付出,匯聚出一刻又一刻,你我正在享用的便利與美好。
雖然背景不同,所處的立場與價值觀之間難免發生牴觸,可是正因為我們站在不一樣的位置,才能組合出這個萬能的天堂。選擇互助的這份平安,其實是非常珍貴的。你覺得,這值不值得我們稍微點用心,學著守護呢?
也許有人會對此感到遲疑,那也很正常。因為天堂,不是每個人都能看見的:
要用那「一念」當鑰匙,才能開啟這份覺。
圖/日本滋賀縣大津市_櫻花盛放的琵琶湖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