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數字時代,抖音、快手等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這些平台通過精準的算法推薦,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內容,極大地提高了用戶的參與度和停留時間。然而,這種「注意力經濟」的背後,隱藏著對用戶大腦的深度影響。
注意力經濟的概念與運作機制
注意力經濟(Attention Economy)這一概念最早由經濟學家赫伯特·亞歷山大·西蒙(Herbert A. Simon)提出。西蒙認為,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注意力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企業通過爭奪用戶的注意力來實現商業價值(Simon, 1971)。短視頻平台正是這一理論的典型實踐者。通過算法推薦,平台能夠精準地捕捉用戶的興趣點,並不斷推送相關內容,從而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研究指出,抖音的算法會根據用戶的觀看歷史、點贊和評論行為,推薦相似的視頻內容。這種個性化推薦雖然提高了用戶的體驗,但也讓用戶容易陷入「信息繭房」,即只接觸到與自己興趣相符的內容,而忽略了其他多元的信息(彭兰, 2020)。


摘自牛安閣(2022). 信息繭房 [圖片]. KKnews. https://kknews.cc/zh-hk/news/my23k6p.html
短視頻平台對個體認知的影響
短視頻平台對用戶注意力的「收割」,除了·體現在時間的消耗上,還對大腦的認知功能產生了深遠影響。神經科學研究表明,短視頻的快速切換和強刺激會導致大腦的「多巴胺依賴」。多巴胺是一種與獎勵機制相關的神經遞質,當我們看到有趣的視頻時,大腦會釋放多巴胺,從而產生愉悅感(Berridge & Robinson, 1998)。然而,這種短暫的愉悅感會讓大腦對刺激的需求越來越高,從而導致用戶對長內容的耐心下降。例如經常觀看短視頻的用戶,在閱讀長篇文章或觀看長視頻時,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明顯縮短。
注意力經濟對社會結構的影響
注意力經濟不僅對個人產生影響,還可能對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首先,它可能加劇社會的「信息分層」。由於算法推薦的個性化,不同用戶接收到的信息差異越來越大,這可能導致社會的觀點極化和分裂(马瑞與袁媛,2022)。其次,注意力經濟還可能影響公共議題的討論。短視頻平台往往更傾向於推送娛樂性強、易於傳播的內容,而忽略了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的公共議題。這可能導致公眾對重要社會問題的關注度下降。
應對注意力經濟的策略與建議
面對短視頻平台的注意力經濟,我們該如何應對?首先,我們需要提高自己的媒體素養,學會理性地使用短視頻平台。例如,設定每天的觀看時間,避免過度沉迷。其次,我們可以主動尋找多元的信息來源,避免被算法推薦局限在「信息繭房」中。
此外,政府和平台也應該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例如,可以通過立法要求平台提高算法的透明度,並鼓勵多元化的內容推薦。隨著時間推移,我們需要一個更加開放和多元的信息環境,不被算法所限制。
總結
短視頻平台的注意力經濟無疑改變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但它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作為數字時代的公民,我們需要理性地看待短視頻平台的作用,避免被其表面的便利所迷惑。只有當我們能夠主動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才能真正享受到數字時代的美好。
參考文獻
牛安閣. (2022). 信息繭房[圖片]. KKnews. https://kknews.cc/zh-hk/news/my23k6p.html
马瑞, 袁媛. (2022). 基于社会结构分层视角对网络社会“圈层化”现象的探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2(1), 44-48.
彭兰. (2020). 导致信息茧房的多重因素及“破茧”路径. 新聞界, 2020(1), 30-38.
Berridge, K. C., & Robinson, T. E. (1998). "What is the role of dopamine in reward: Hedonic impact, reward learning, or incentive salience?" Brain Research Reviews, 28(3), 309-369.
Simon, H. A. (1971). "Designing Organizations for an Information-Rich World." In Computers, 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Johns Hopkins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