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你不該經營Podcast?破億下載Podcast製作人告訴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為一個在Podcast領域打滾5年的製作人,我必須誠實地告訴你,Podcast是一個地獄等級的戰場,這幾年看到很多知名Youtuber、知名主持人轉戰Podcast,但節目經常是上了熱門排行榜幾天後就消失無蹤。

造就Podcast是地獄級難度戰場的原因

  1. 幾乎沒有自然觸及跟推薦機制
    大部分聽眾使用的收聽平台集中在Apple Podcast,它的服務裡面雖然會有一些排行榜或是編輯精選的版位,但觀察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更新的頻率並不高,很難有像是Youtube那樣針對個人化興趣推薦節目的體驗,也很難讓喜歡某些特定主題的觀眾透過系統推薦來收聽你的節目。儘管有排行榜,但幾乎都是佔據排行榜已久的頻道們在輪流,新節目因為新人紅利有機會站上排行榜幾天,但如果後續沒有持續的新追蹤者,很快就會跌落排行榜失去曝光。
  2. 想吸引新聽眾困難
    如前一點所提,在Podcast平台內已經面臨缺少曝光的困境,那轉而從其他平台吸引聽眾呢?很遺憾,想要改變觀眾的視聽習慣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如果你原本的受眾是習慣臉書閱讀文字/Instagram閱讀圖文&短影音/Youtube觀看影片,為什麼他要特別轉換習慣,去聽你的Podcast呢?有什麼誘因強大到,他可能要去下載,甚至摸索一個自己不熟悉的APP呢?我自己會形容Podcast是個「搶奪習慣的戰場」,這個後續再細談。

    有很多在其他媒體有粉絲基礎的經營者,進到Podcast領域可能可以帶一批既有粉絲過來,但如何維持住持續收聽的粉絲數都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更不用說增長了。如果你在其他平台也沒有粉絲基礎,那就又更困難了。
  3. 廣告收入主要集中在前1%的節目
    如果你聽的節目夠多,就可以觀察到哪些節目每集都有廣告,又有哪些時有時無。純論Podcast的收入,主要大宗還是品牌直接的廣告費,雖然現在Host平台(上傳Podcast的服務平台)有在推動態廣告插入(類似Youtube的廣告),但整體而言占收入的百分比也是非常少。而訂閱收入我這邊沒有相關的經驗跟數據就不特別討論。
  4. 收聽數據不透明
    Youtube的創作者跟觀眾都在同一個平台上,官方很容易就可以統計觀看數據。反觀Podcast媒體機制,上傳平台(Host平台)跟收聽平台是分開的,所以收聽平台看不到Podcast整體的收聽數,只有創作者可以經由上傳平台看到,而上傳平台每一家的計算方式又不太一樣,所以創作者自己也很難評估正確的收聽數字,更不用說是一般聽眾或是廣告主了,只能藉由多方的資訊去做相對的評估。

But,如果你還是想經營Podcast,它有哪些優點?

  1. 經營成本低
    相較於經營Youtube,錄影設備簡單的Vlog相機大約20,000元內(不含燈光、麥克風)、影片剪輯外包假設10分鐘影片5,000到10,000元。而Podcast的話3,000元就可以買到還可以的USB麥克風,半小時節目剪輯外包假設2,000元。光啟動成本跟後續的每集後製成本就便宜了好幾倍。

    前製準備的話,Podcast只要能講話就好,Youtube影片要考慮背景、服裝、妝髮、肢體語言等等,而表演的部分Youtube對於影片結構跟冗言贅字的要求很高,Podcast則相對寬鬆不少。就算你後製想要自己來,影片剪輯的學習成本是聲音剪輯的好幾倍,就算學會了,通常一集Youtube節目可能還是需要花一天至數天的時間剪輯,Podcast剪輯的時間大約是錄音時間的4~8倍,一集30分鐘節目,約2小時到4小時間完成,更簡單一點有很多不剪輯直接上傳的節目也能持續待在排行榜內。

    影片因為看的到,容錯率低,技術面想要達到60分,要學的東西很多,但Podcast因為只有聲音,容錯率很高,任何人都可以輕易的在技術面達到60分。以我自己的經驗,音質到一定程度後,大部分的聽眾都不會有明顯感覺了,鑑別主要在內容好不好。因此如果你想要經營自媒體,Podcast會是一個非常便宜,而且容錯率高的選擇。
  2. 信任感累積強
    比起其他媒體多是「資訊的傳遞」,Podcast更多的是「觀點的傳達」。

    不論是Youtube、臉書或Instagram,有很大宗的內容都是傳達一個新資訊,像是旅遊景點、金融知識、玄幻故事、科技新聞等,比較少觀點的呈現。但Podcast因為只能用聲音,所以非常依賴主持人怎麼講這件事情,怎麼講的過程中就會傳遞非常多的觀點,建構出你的個人特色跟魅力。

    相較於文字,聲音傳達出很多情緒的資訊,可以讓人感受主持人的想法,相較於影片,聲音給了聽眾對講者的想像,大家因為不知道主持人的樣子,反而會腦補出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因為是聽眾自己想像的,所以更容易給予信任感。我自己會形容Podcast就像「在客廳跟朋友聊天」,Youtube則比較像是「在講台上演講」,距離感的不同,也讓聽眾更容易對主持人累積信任感。
  3. 聽眾黏著度高
    Podcast相較於其他媒體形式,收聽的時間更長,像是影片、文字可能都在10分鐘左右看完,但Podcast節目經常會達到30分鐘以上,甚至一小時、兩小時。根據Host平台SoundOn的報告,30分鐘以上的節目還有70%的留存率,甚至60分鐘以上節目也還有60%。聽眾聽完長時間節目的意願是很高的,正因為長時間的陪伴,收聽節目也成為了「習慣」、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聽眾大多收聽Podcast的場景在通勤、健身、做家事這類的時間,一旦養成了在禮拜幾聽某個節目、做某件事的習慣,這個模式就會被固定住。聽眾會突然不聽Podcast,經常是因為生活習慣改變,像是換工作地點、家庭模式改變的緣故。如果原本在聽的頻道沒有更新,但這個時間點聽眾就是習慣配Podcast,那他也會去找其他節目來聽。也正因為這樣以小時、以月、以年為單位的生活陪伴,就更容易跟主持人建立起情感的連結,再經歷可能數個月數年的累積,甚至會有一起成長的情感累積,進而也就有了難以撼動的忠誠度。
  4. 適合做為內容行銷飛輪的起點
    「內容行銷飛輪」是我自己發展出的概念,是指讓不同平台的內容互相轉換,進而不停觸及不同平台使用者的方式。只要做一份內容就可以在不同平台創造影響力。

    Podcast節目可以透過逐字稿改寫成文章發布在臉書、文章可以再改寫成Instagram圖文、Podcast節目也可以上傳到Youtube、剪輯成短影音,吸引到的回饋又可以再做成新的Podcast節目或其他內容。不論影片、文字都會有一個構思的過程,這個思考的過程其實就是在跟自己對話,那不如將這個討論的過程或結論做成節目,接著再轉換成別的媒體形式,就算同一份內容想要拍更精緻的影片,不想直接上傳,至少也先有了一份草稿可以當作起點。
內容行銷飛輪

內容行銷飛輪


看完了這些優缺點,如果你還是覺得對Podcast這個領域有興趣,或是想要了解「內容行銷飛輪」是什麼,歡迎購買或試讀我寫的電子書《破億下載Podcast製作人的經營指南》,裡面會有更詳細的介紹喔!

免費試讀

完整版

📌 內容亮點

  • [節目定位] 如何找到你的「Podcast 北極星」,建立明確的節目方向?
  • [節目結構] 怎麼規劃單集內容?如何讓節目更有吸引力?
  • [設備與錄音技巧] 不同預算的設備選擇,如何優化錄音環境?
  • [聲音剪輯] 從基礎剪輯到專業音量平衡,打造質感音質的 Podcast。
  • [行銷與曝光] 如何讓節目被更多人發現?如何透過「內容行銷飛輪」擴大影響力?
  • [變現與廣告策略] 如何找到廠商合作?如何設定方案價格?怎麼寫出有吸引力的 Sales Kit?

這本書談的不只是「Podcast的製作技術」,更多的是「經營Podcast的策略」、「創作者思維」以及「Podcast 在內容行銷中的定位跟應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Billy的沙龍
17會員
32內容數
喜歡商業知識的影音創作者 曾是《大人的Small Talk》Podcast製作人 🎧 Podcast製作 🎬影片製作 💡行銷規劃 🤖AI工具分享 billynien@gmail.com
Bill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4
這是一本由「製作人」觀點出發,和你分享經營Podcast經驗的電子書。 我是Billy,2019-2024在《大人的Small Talk》擔任製作人,累積收聽人次破億次,節目從連續入選2020-2023台灣Apple Podcast 熱門節目,寫了這本電子書,想跟你分享我的經驗跟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5/03/14
這是一本由「製作人」觀點出發,和你分享經營Podcast經驗的電子書。 我是Billy,2019-2024在《大人的Small Talk》擔任製作人,累積收聽人次破億次,節目從連續入選2020-2023台灣Apple Podcast 熱門節目,寫了這本電子書,想跟你分享我的經驗跟思考方式。
Thumbnail
2024/10/25
作為一個麻瓜,被懶散的ChatGPT氣到,乾脆直接叫他教我寫程式 為了剪紀錄片,嘗試破解Premiere文本生成工具
Thumbnail
2024/10/25
作為一個麻瓜,被懶散的ChatGPT氣到,乾脆直接叫他教我寫程式 為了剪紀錄片,嘗試破解Premiere文本生成工具
Thumbnail
2024/10/06
阿姨Z平常在上班,偶然有一次找到一款醃料,後來有時候就會在自己家醃鹹豬肉,後來多做的也會冷凍起來,當做小禮物送給親友。
2024/10/06
阿姨Z平常在上班,偶然有一次找到一款醃料,後來有時候就會在自己家醃鹹豬肉,後來多做的也會冷凍起來,當做小禮物送給親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創Podcast的初衷與挑戰,充滿熱情卻受制於自身環境,面對種種限制與挑戰,想要堅持卻困難重重。
Thumbnail
最一開始錄podcast ,是因為覺得一事無成、原地打轉的自己,隨便找一件事情做都好。於是就開始錄起了podcast來。 但我其實口才很差,要自說自話的錄pocast,真的要克服種種阻礙。所以最一開始,我錄製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
Thumbnail
最一開始錄podcast ,是因為覺得一事無成、原地打轉的自己,隨便找一件事情做都好。於是就開始錄起了podcast來。 但我其實口才很差,要自說自話的錄pocast,真的要克服種種阻礙。所以最一開始,我錄製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從本周開始的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Thumbnail
大家好!從本周開始的每周三,我會在Podcast上更新自我成長相關的收聽內容。 內容和方格子上的經營內容不會完全一致,所以可以兩邊都追蹤哦! 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可以一起透過故事來體悟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