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魔術方塊界,「Sledgehammer」(榔頭)這個名詞最早來自西方速解(Speedcubing)社群,主要用於F2L(First Two Layers,前兩層)和 Last Layer(最後一層)的特殊手法,尤其是在 CFOP、Roux、Petrus 等主流解法的變體中有應用。
Sledgehammer 的起源
Sledgehammer 這個名稱最早是由西方魔方社群流傳出來的,最可能來自於 2000 年代初的Fridrich CFOP 派速解玩家。其具體發源人並沒有明確紀錄,但它在速解教學影片和論壇中被頻繁提及,使其逐漸成為標準術語。
華文圈的名稱
在華文圈,Sledgehammer 通常被翻譯為「榔頭」,也有些玩家稱它為「錘子」,但「榔頭」是最廣泛使用的名稱,尤其是在中國和台灣的魔方社群中。這個名稱形象地描述了這個手法的動作感:類似錘子敲下去的感覺。Sledgehammer 的具體手法
Sledgehammer 的標準公式如下:
R' F R F'
L F' L' F
Sledgehammer 的應用
- OLL(Orientation of the Last Layer,最後一層朝向)
- 在 Fridrich CFOP 中,Sledgehammer 常用於 OLL,特別是OLL 27(T-OLL)和 OLL 44 等情境,能快速改變面向。
- F2L(First Two Layers,前兩層)
- 在 CFOP F2L 中,如果一對 F2L 塊錯位,可以用 Sledgehammer 來組對並放入,特別是在「鏡像 F2L 插入」的場合。
- Roux 方法
- Roux 的 CMLL(Corner-Last Layer Matching)步驟中,有些算法會用到 Sledgehammer 來解決角塊的方向問題。
- 手感流解法(手感解)
- 在一些玩家偏愛「手感流」的速解風格中,Sledgehammer 由於其簡單且連貫的動作,被用來優化某些場景的操作。
變體與進階用法
- HedgeSlammer(倒榔頭)
- 公式:
F R' F' R
- 與 Sledgehammer 相反的方向,主要應用於 OLL、F2L 插入時的調整。
- 公式:
- 改良版 Sledgehammer
- 一些玩家會使用
R' F R F' U'
或R' F R F' U
來適應特定情境,例如調整更好的 Finger Trick 連貫性。
- 一些玩家會使用
結論
Sledgehammer 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魔術方塊手法,起源於西方魔方速解社群,在華文圈被稱為「榔頭」,主要應用於F2L、OLL 以及 Roux 的 CMLL。由於其高效且簡單的特性,至今仍是許多速解玩家的核心技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