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閱讀作者闕又上先生的第二本理財書,第一本是《慢飆股—台積電的啟示錄》。這兩本書的核心概念相似,皆在告訴讀者,只要選對投資標的並相信它會隨著經濟走勢持續向上,再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買入,就能獲得穩健的投資報酬。
本書以台股的0050與美股的標普500為投資標的,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讓讀者理解,即使運氣極差,每次都買在當時的最高點,與每次都買在最低點的幸運者相比,長期來看績效其實不會有太大差異。關鍵在於「持續買進、長期持有、股息再投入」,而這裡指的長期,至少得5至10年以上。書中的統計表格多以20年為例,強調了「Buy and Hold」的概念。如同作者所言,本書提供了一種「以簡馭繁」的投資方法,讓我們在追求財富的同時,也能空出時間追求工作、家庭、健康等均衡的人生。我很認同作者的論述:「畢竟投資是一門學問,不但複雜,也是沒有炮聲的戰爭。然而,它並非透過侵占掠奪來獲勝,而是透過理財知識與能力來決定這場戰爭的勝負。」因此,提升自身的投資知識並開始執行,從錯誤中學習且持續修正,最終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標的並長期持有,這些道理說來簡單,但能夠堅持的人卻很少。年輕時,看著別人股票短線操作、殺進殺出,一下子賺了不少,心生羨慕之餘便跟著學習,結果卻總是買高賣低。事實證明,想賺快錢的意圖越明顯,慘賠的機率就越高。
過去,我曾經沒有股息再投入、創造複利的概念,以為股息可以拿來犒賞自己吃喝玩樂,奉行「錢沒有變不見,只是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的觀念。然而,當市場波動、股息縮水時,才驚覺這種奢侈的行為難以持續。這些錯誤雖然我已不再犯,但相信時下仍有許多人抱持類似心態,因為台股的每日當沖金額相較美股似乎高出許多。換句話說,相信「慢慢來,致富不會比較慢」的人,依舊是少數。
從我這兩三年的投資經驗來看,面對投資標的的漲跌,心態上已經變得相對穩定。因為我選擇長期投資,並不想再回到短線交易的模式,因此必須思考「漲了不賣,跌了不怕」,甚至當價格回落時,是否應該適時加碼?前提是,我相信所選標的是長期向上的。
當然,過程中也發現曾選擇的某一檔ETF並不理想,其選股邏輯矛盾、配息不穩定,且價格持續下跌,與我的期望相差甚遠。在仔細蒐集資料並研究後,決定全數出清,改投入市值型ETF。雖然有些許損失,但讓我驚訝的是,心態上依然平靜,因為我明白投資ETF並非「無腦買進即穩賺不賠」,而是需要深入理解其內涵。生活中,我們購買食品時都會查看成分標示,對於投資標的,更應該花時間仔細研究。
這次經驗帶給我許多啟發,而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讓我更加認同作者的觀點——運用簡單的投資信念與方式,便能達到某種程度的財富自由。然而,若想擁有「均衡的財富人生」,除了努力賺錢之外,工作、家庭、健康、朋友及心靈這五大領域同樣值得我們投入精力,因為缺少其中任何一項,再多的財富也無法彌補內心的缺憾。
讀完本書,我更加確信,投資理財應該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並將重心放在自身的健康與未來的人生規劃上。期許自己能夠朝此目標努力向前,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