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十五姨
首次發佈:2009.05.18
專欄分類:十五姨講古文章出處: PChome 部落格
傳說,老君座騎-獨角青牛,以前也是兩隻角呢!因為老君有一次下凡人間時,於途中看見一副嶙嶙白骨,起了惻隱之心,想施道術拯救他,卻因時隔太久已魂飛魄散了。
老君不得已取下青牛頭上的一隻牛角;配合聚形符吹號令催神咒,才將白骨造化,歸回一位英俊年輕人,老君便對他取名「徐甲」;並許諾每月給他三串錢作工錢,替老子牽牛專為照顧青牛。
話說;徐甲牽牛,但兩百年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子卻從未給予徐甲工錢。…這回來到函谷關講道說經;有一天徐甲放著牛,忽然看見一個美麗莊園,園中有位老員外正看著他,身旁還站著一位標緻的姑娘。
突然老員外問:「小伙子,你為誰放牛呢?」
「為老子放牛。」
老員外又問:「給工錢嗎?」
回說:「說好每月三串錢,但因為修道所以一毛錢也沒給過。」
老員外緊說:「何必如此辛苦修仙煉道呢?我見你儀表不凡,不如你向老子討清工錢,然後入贅我家,幫我打理一切,你覺得怎樣呢?」
徐甲聽後,滿心歡喜立即答應了。才欲動身找老子,只見眼前的莊園及一切都不見了。…原來一切都是老子變化出來考驗徐甲的,可惜徐甲私慾過多,道心不堅,老子不由得現出了真身;徐甲見自己的心事被拆穿,不禁惱羞成怒,便告到函谷關令-尹喜那兒,說老子賴他工錢。
…於是,尹喜便與徐甲前往老子那兒查證,老子便問徐甲:「你跟了我多少年?你知道自己的來歷嗎?」徐甲茫然不知…老子又對徐甲說:「你張開口。」徐甲莫名其妙張開口,老子立即將聚形符收回,徐甲頃刻間化回一堆白骨…徐甲才明白自己的來歷,羞愧不已。
老子又說:「原本我想把金丹大道傳授給你,誰知你貪財好色,好逸惡勞,道心不堅。我付給你二百年工錢,合計共七百二十串錢,你走吧!」徐甲聽了方才明白老子的苦心,實在懊悔萬分。此後,徐甲去除一切私心雜念,敬誠淨心學習,終於得道成仙,即閭山-徐甲真人。
傳說中的角吹就是如此由來,具有號令收魂攝魄的功能,能鎮煞避邪是身為道士不能缺少的法器ㄟ~。
🌓 彡彡解夢分析|徐甲與老子傳說之夢境隱喻
之一、幻境即夢境,道心受考驗
徐甲見到的莊園、員外與美貌姑娘,皆由老子幻化而成,形構出一場充滿誘惑與試煉的「心境之夢」。宛如夢中常見的象徵性挑戰,映照內心欲念與抉擇,道心能否堅定,由此一試。
之二、靈魂與法力的召喚──聚形符即喚魂法術
徐甲從一堆白骨被老子以聚形符再造為人,又在執迷於塵俗時被收回法符,當場「化回白骨」,這個過程如同:
- 夢中現形 → 夢醒歸空
- 元神出竅 → 魂魄歸體
這種生與死、實與虛的轉換,展現道教夢觀中「人生如夢,夢亦為真」的玄理,夢亦是另一層實相。
之三、夢境背後,道之抉擇與修煉
夢中失足者,往往非因外境,而是內心未能看破幻象。徐甲之迷失,源於對工錢的執念與入贅美色之私心,道心因此失守,敗於幻象;反觀《唐太宗遊地府》中,李世民因夢境警示而返陽修德,兩者對比鮮明,皆顯示夢是靈性轉折的契機。
之四、夢境即人生,道教之深意
道教視夢為修行、感應陰陽、神遊內觀的重要場域。《徐甲傳說》即是以夢喻道,警醒修道之人,幻象雖美,唯有真心方能悟道。夢非虛妄,而是觀心煉性、返本還元之門。
換言之,雖然此傳說並未明言是「夢」,但其幻化、考驗、覺醒、懊悔與轉化過程,與夢境有著強烈的結構相似性。
可視為一種精神修煉過程的夢境寓言,提醒修道之人:色相皆幻,道心為真。
是以,無論是李世民夢遊地府、抑或徐甲夢入幻園,皆為古人透過夢境承載靈性轉化、善惡分判與修行抉擇的深邃智慧,也正是我們今日閱讀這些故事時,最值得反思的精神核心。
📜 後記|道教小科普:徐甲真人咒與金鞭象徵
民間流傳之《徐甲真人咒》,開篇即稱「拜請閭山大教主」,即指徐甲真人,乃老子以聚形符復生之白骨,後棄妄歸真、勤修得道,成為閭山派重要護法神將。
咒中有云:「慈悲降下魔身粉,金鞭一指鬼滅形」,其中「金鞭」不僅為神兵利器,更是神意、正氣與靈性法力的象徵化身,一指可斬妖伏魔,其威如雷。
亦與《神蛇“法索”的由來》篇中記載,普庵祖師曾降伏黑蛇妖,使其皈依成為護法,形象即化為現今所見法索,其拍地聲響用以震懾邪魔,收攝陰煞,潔淨壇場。
「法索」所具之驅邪攝魄功能,與「金鞭」構成陰陽互補之勢:金鞭主天,法索主地,皆為道法神兵,不可偏廢。
因此,夢中若見「金鞭」、「角吹」或「法索」,皆為靈性召喚之徵兆,可能暗示神明庇佑、法力加持,或潛意識對因果報應、靈魂修煉的感應。
此類象徵尤值修道者細細體察與誠敬書錄,為日後夢修之路留下指引。
by.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