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最深的苦,最真的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作者:十五姨|首次發佈:2007.11.16

專欄分類:十五姨講古

原文出處: PChome 部落格


湖中廟宇:傳說佛珠的靜修之地

有間廟宇,蓋在一座大湖中央小島,大湖一望無際,廟中供奉著傳說中【觀音菩薩】戴過的長佛珠鍊子,廟裡只有一艘小舟供和尚出外補給用途,外人是無路可以接近到達這裡,恆久以來把佛珠鍊子放在這【湖中廟】,更顯現佛珠鍊子它的珍貴與安全。

廟裡,住著一位老師父,帶著另外幾位年紀較輕的和尚修行,和尚們都期望能在這個山清水秀的靈境中,加上菩薩鍊子的庇佑下,早日修道完成。


佛珠失蹤:信任破裂的開端

這幾位和尚潛心修練,直到有一天老師父召集他們說:「菩薩鍊子不見了!」和尚們都不敢置信,因為廟中唯一的門是二十四小時都會由這幾位和尚輪流看守,外人根本進不來,佛珠鍊子不可能不見,和尚們議論紛紛,因為他們都從和尚變成了嫌犯。

老師父安慰這群和尚,說他並不在意這件事情,只要拿的人能夠承認犯錯,然後好好珍惜這串佛珠鍊子,老師父願意將鍊子送給喜歡的人。所以老師父給他們七天靜思。

第一天沒有人承認,第二天也沒有,但是原來互敬共處的和尚們,因為多了猜疑,彼此間已不再交談,令人窒息的氣氛一直持續到第七天,還是沒有人站出來。

老師父見沒有人承認便說:「很高興各位都認為自己是清白的,表示你們的定力已夠,佛珠鍊子不曾誘惑得了你們,明天早上你們就可以離開這裡了,修行可以告一段落了。」


唯一留下的人:默然的承擔者

隔天早上,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和尚們一大早就背著行囊,準備搭舟離開,只剩一個雙眼失明的瞎和尚依然在菩薩面前唸經,眾和尚心中鬆了一口氣,因為終於有人承認拿了鍊子,讓冤情大白。

老師父一一向無辜的和尚道別後,轉身詢問瞎和尚:「你為什麼不離開?鍊子是你拿的嗎?」

瞎和尚回答:「佛珠掉了,佛心還在,我為修養佛心而來!」

「既然沒拿,為何留下來承擔所有的懷疑,讓別人誤會是你拿的?」師父問到。

瞎和尚回答:「過去七天中,懷疑很傷人心,自己的心,還有別人的心,需要有人先承擔,才能化解懷疑。」

老師父從袈裟中拿出傳說中的佛珠鍊子,戴在瞎和尚的頸子上:「鍊子還在,只有你學會了承擔!」


尾聲與感懷

---故事中這瞎和尚高超的情懷,懂得犧牲,不單得到老師父的獎賞,更得到所有同修和尚的敬仰,他當然最後接掌了湖中廟住持的位階,而菩薩的佛珠鍊子當然也回到原來供奉的地方。

只是,我臭心肝地想著……是個瞎眼和尚才會有這般的領悟吧?!!因為人如果沒有遇見苦難,靈魂是不會提昇的,已身的殘缺讓他更能提昇,這七天應該也想到一個瞎子已經前行無路?出去不見得會更好?!所以勇敢去承擔難題,我想到古代和親政策下,遠嫁敵方的郡主公主們(最出名當然是王昭君)她們或許迫於無奈,同樣是那股承擔的勇氣,令人敬佩不已!!



🌓 彡彡解析|無聲的重量,靈魂的試煉


之一、忍辱,修行的起點

《金剛經》云:「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

成就一切功德,無他,唯在一個「忍」字。所謂忍,不是退縮,也非壓抑,而是深知因果、不為己辯的智慧;是願意承擔錯非之名,依然不起瞋心的慈悲。

《涅槃經》載,忍辱仙人五百世苦修,終於遭逢歌利王淩遲之試 ──

割耳、毀鼻、斷肢,竟無一念怨懟。那是忍辱圓滿的終極試煉。

故事中的瞎和尚,選擇默默承擔,不為清白辯解,只為止息群疑 ──

這不是退讓,而是一種超越對錯、滌蕩冤結之慈心。

不動聲色,卻光芒萬丈。

這份不爭的氣度,正是「忍辱波羅蜜」真諦,亦是修行的根本起點。


之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寒梅傲雪,不與百花爭春,蕭瑟的時節裡獨放清香,這正是「忍中生香」之寫照。

武則天,中華歷史唯一女皇,五十餘年沉潛歷練,方登帝位,留下無字碑,功過自有後人評。其榮耀,非幸運所賜,而是無數孤夜與重壓所鍛。

正如湖中廟所供佛珠,非凡人可配──

它不屬於貢高者,而屬於最靜默、能承擔之人。

真正的修行者,不是逃避痛苦,而是能在黑夜中持誦不息,在風寒中守住初心。

靈魂的桂冠,不是被加冕之榮耀,而是承擔過後的證明。


之三、辱,是逆增上緣;忍,是慈悲的證明

淨空老法師說:「惡人、惡境,是我們修忍辱的善知識。」

若無懷疑、誤解與羞辱,憑何練就真正的「忍」?

辱,是照見心性的明鏡;能忍,即表內在已有光明。

辱中見忍,忍中見願,願中見道── 這就是承擔的力量。

瞎和尚之忍,非退避世間,而是面對非議而心不動,身處孤寂而志不移。

忍辱,不是懦弱;而是無我者的慈悲與堅定。

若能於受辱時不動一念怨懟,於被誣時不起一絲煩惱──

那,便是真正的「佛心未掉」。



📜 後記|不言而善應,靈魂最深的莊嚴


佛菩薩從不辯白,一切因果,終將自明。

《無量壽經》三福中,「持戒忍辱」不僅是行為規範,更是轉化業力、鍛鍊靈魂之必修法門。修行若只求理解與讚許,便落入名聞利養,遠離初心。

真正的清白,不在於辯解,而在於行止之中。

真正的修行,是在無人知曉時,仍願安然自持──

不退、不怨、不懼,靜守初心

那串佛珠,其實早已悄然掛在你心,一體不離。


願你──

在人生最冷的冬季,如梅綻放,香如故;

在孤島最靜的黑夜,如燈不滅,誦念不息;

不畏孤獨,不懼誤解,靜靜成就一顆不動之心。

By. 33


歡迎來到🌙✨ 彡彡の夢と記憶 🪐💫 miao-dream,源自「妙夢」,亦是心靈與潛意識交會的所在。每一夜夢境,都是一扇通往內在世界之門。 「靈魂正在做夢,而你,既是夢中人,也是做夢人。」 在此,夢不僅是記憶殘影,更是訊息之密語、前世之回聲、輪迴之映照。 ——夢入彡彡,從此啟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18-avatar-img
2 天前
2
謝謝33😌
2
彡彡-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3
心18 感恩您的鼓勵,心中暖暖的 🙏 若說這是功德志業,誠不敢當。 聖哲在前,光已照路,我們只是循光而行 💫
3
🌿🐾 椅下藏寶,魂中執念── 祂,守著一張椅子不放, 守的不是椅子,而是前世未放之愛與慾。 一念不轉,來世仍守。 你,還記得自己為什麼執著嗎? 👉《累世的習氣》:人生中最沈重的隱形枷鎖 ✨ 點擊閱讀,看見靈魂裡,那條尚未鬆開之鎖!
📜🔸 一張符紙,飄落墓碑,風吹不走。 是巧合?還是神靈指引? 📿《墓紙的由來》 👉 揭開你從未聽過的清明傳說。✨
含 AI 應用內容
#傳承#劉邦#張良
🕯️🔸 一座蓮台,一場夢。夢裡不動,現實改命? 禪定之夜,驚現仙影—— 蓮華浮現,是渡化?還是試煉? 夢未醒,因果已悄然啟動。 📿《靈山化景》 👉 點擊閱讀,那不是夢,而是命運的回聲⋯✨
🦊✨ 一隻狐妖,歷經千年,始終停留在第八條尾巴…… 圓滿之路,為何總在最後一刻崩解? 直到那天,牠遇見一位少女—— 故事,從一句未曾許下的願望開始改寫。 🔮彡彡記錄《九尾狐守護神》,夢與神話交織,道出命運背後……不能說的秘密。
🌀🐂 老子的青牛為何少一角?幻境竟是修道試煉? 徐甲本是白骨,卻因貪戀凡塵差點錯失成仙機緣! 老子施法造人,又親設幻境考驗,道心不堅者,最終只能化為白骨而去。 🔮《獨角青牛 “牛角吹” 的由來》帶你看懂角吹法器的前世今生!
🌙✨ 李世民竟曾夢遊地府?夢境背後藏有何等玄機? 唐太宗因何一夢踏入陰曹?魏徵夢中斬龍,又如何引出這段陰陽奇遇? 🔮 《李世民下陰府》由十五姨細細講古、彡彡夢境解讀相佐,帶您穿越陰陽界限,揭開夢境與命運之間的千年謎團!
🌿🐾 椅下藏寶,魂中執念── 祂,守著一張椅子不放, 守的不是椅子,而是前世未放之愛與慾。 一念不轉,來世仍守。 你,還記得自己為什麼執著嗎? 👉《累世的習氣》:人生中最沈重的隱形枷鎖 ✨ 點擊閱讀,看見靈魂裡,那條尚未鬆開之鎖!
📜🔸 一張符紙,飄落墓碑,風吹不走。 是巧合?還是神靈指引? 📿《墓紙的由來》 👉 揭開你從未聽過的清明傳說。✨
含 AI 應用內容
#傳承#劉邦#張良
🕯️🔸 一座蓮台,一場夢。夢裡不動,現實改命? 禪定之夜,驚現仙影—— 蓮華浮現,是渡化?還是試煉? 夢未醒,因果已悄然啟動。 📿《靈山化景》 👉 點擊閱讀,那不是夢,而是命運的回聲⋯✨
🦊✨ 一隻狐妖,歷經千年,始終停留在第八條尾巴…… 圓滿之路,為何總在最後一刻崩解? 直到那天,牠遇見一位少女—— 故事,從一句未曾許下的願望開始改寫。 🔮彡彡記錄《九尾狐守護神》,夢與神話交織,道出命運背後……不能說的秘密。
🌀🐂 老子的青牛為何少一角?幻境竟是修道試煉? 徐甲本是白骨,卻因貪戀凡塵差點錯失成仙機緣! 老子施法造人,又親設幻境考驗,道心不堅者,最終只能化為白骨而去。 🔮《獨角青牛 “牛角吹” 的由來》帶你看懂角吹法器的前世今生!
🌙✨ 李世民竟曾夢遊地府?夢境背後藏有何等玄機? 唐太宗因何一夢踏入陰曹?魏徵夢中斬龍,又如何引出這段陰陽奇遇? 🔮 《李世民下陰府》由十五姨細細講古、彡彡夢境解讀相佐,帶您穿越陰陽界限,揭開夢境與命運之間的千年謎團!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慚愧如服,可以莊嚴身心;懺悔如水,可以淨化性靈。—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仁》
Thumbnail
內心的昏闇,因懺悔而光明;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輝;矇矓的人心,唯有法燈智慧才能照亮。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佛慈悲憐 何致於斯 天諦不揭 兆民萬惑 惡人不報 天理何期 蒼生苦 神佛也苦 學庸95.11.09/12:37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慚愧如服,可以莊嚴身心;懺悔如水,可以淨化性靈。—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仁》
Thumbnail
內心的昏闇,因懺悔而光明;無邊的煩惱,因懺悔而止息。—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晦暗的世界,唯有佛日慈悲才能增輝;矇矓的人心,唯有法燈智慧才能照亮。
Thumbnail
修習不淨觀,可以克服所有的怖畏;厭離輪迴,希求解脫;可以轉修觀禪,證悟道果;特別是心有不樂、無聊,或貪欲生起時,要記得用這個修行法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