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白的命數》:宿命論VS自由意志

梁淑淇-avatar-img
發佈於不能只有我看到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第一次看香港作家譚劍的小說,主要是被這本書的主題所吸引。從書名《馬克白的命數》就可以聯想到此書與「命數」有關,事實上這本書的主題就是宿命論VS自由意志,也有探討預言成真到底是命運本該如此,抑或是人們在聽到預言後刻意改變行動而讓預言成真。

雖然是衝著這樣的主題而來,不過此書最吸引我的並非主題,而是關於時代的變遷。

故事背景由1993年開始,一直寫到2024年,透過在雜誌《熱週刊》工作的主角,寫出香港在這31年來的變化,雖然此書並非著眼於香港的種種變化,但隨著時間推移,事物不斷改變,由90年代一個互聯網還未普及的年代,到現在人手一機的年代,整個社會型態也不同了,期間發生的金融風暴、科技熱潮、911事件、SARS事件、科技股爆破、次債危機、負資產、反修例風波等等,都讓人歷歷在目而又無限感慨。我也是走過這些日子而來,見證著這些事情的發生,能不感慨嗎?

雖然作者強調這並非職人小說,不過主角背景是雜誌,關於傳媒工作的描述還是挺扣人心弦的,傳媒的生態和工作機制也寫得很到位,其中寫雜誌的起落更是時代之淚。雜誌有過風光的時刻,但紙媒已經沒落到再沒有人看雜誌了,所有最新資訊都可以從網絡看到,誰還會購買雜誌?

說回故事本身,故事講述主角跟一名同事偶然碰到一個命理師並各自得到三個預言,主角的預言是三年內會升兩次職日,但晚年會破產並讓妻子落淚,而同事的預言是會成為大老闆,不過會被出賣及受牢獄之災。

聽到這樣的預言到底應該信或不信呢?隨著主角真的很快獲得提升,他該如何避免之後不好的預言實現?由於預言涉及數十年,因此必須由時間來驗證,但誰會希望破產和坐牢,當然必須避免此事發生啊,是不是小心翼翼就能避過那樣的結局呢?然而,命運猶如一條路軌,往命定的方向前進,一切似乎都在冥冥之中發生……

我唯一要吐槽的是,主角為了避免預言成真而對同事提供的協助實在有點牽強,我是覺得不太合理啦,不過也只能以鬼迷心竅來解釋吧。

雖然《馬克白的命數》有犯罪有偵探角色,但這並不算是推理小說,犯案過程清清楚楚,讀者緊張的是主角們如何應對警方的追查,到底會避過一劫抑或避無可避呢?

結局的安排算合理和圓滿,讀完以後也會有一種心滿意足的感覺。

小說只有八萬多字,所以我可以在一天內看完,當然也是因為小說夠吸引力才會這麼快看完。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譚劍是香港人,所以書中有很多香港用語和粵語,我讀來當然特別親切,不過不懂粵語的也能看得懂,因為都會在這些用語後面加解說。

購買電子書:https://moo.im/a/1fyzEN

書名:《馬克白的命數》

作者:譚劍

出版:蓋亞文化

日期: 2025/02/12

avatar-img
106會員
794內容數
每次看到好書、精彩電影和劇集都想向別人推介,實在不能只有我看到啊,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對某本書、某齣電影或劇集感興趣,繼而找來看,真是功德無量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梁淑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喜歡雨田明上一本小說《蝶殺的連鎖》,對這本《仇恨的螺旋》自然有著頗高的期待,結果有點失望。 先說一下故事內容,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一個少女自殺身亡,暗戀她的高材生決定不惜一切為她報仇,向所有迫她步上自殺之路的人報仇…… 小說採用第一身人稱敘述,但不同章節的「我」其實是不同敘述者,
《平交道的幽靈》的書名已揭露故事內容,就是關於出現在平交道上的幽靈。 雜誌撰稿人要以靈異事件為題撰寫一篇報導,調查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讀者投稿的靈異事件都是一場誤會,唯獨在平交道上出現的幽靈影片和照片卻沒有任何造假成分。 經過一輪調查,發現靈異照片上的女鬼確實在平交道上離世,但這個身分不明的女子到底
最近心情有點起伏,很容易暴躁。雖然說我脾氣不好絕非近來的事,只是難以克制情緒實非我所願。壓力是一個因素,有時候我會給自己過多無謂的壓力,美其名將壓力化為動力,不過這畢竟是自欺欺人的念頭,壓力就是壓力,任何壓力都對身體無益。 在暴躁的日子裏,我看什麼不滿意什麼,世界當然不是故意與我為敵,也沒有人閒得
岬洋介系列的第三本,這次的世界觀更宏大了,地點移師到波瀾,主軸是蕭邦鋼琴大賽,而背景則有停不了的恐怖襲擊。 一開場就是波瀾總統的專機遇上恐怖襲擊,全機罹難,在這之後波瀾依然處處發生炸彈恐襲,造成多人死傷,警方只知道兇手匿稱「鋼琴家」,卻不知道其真實身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角(對,主角永遠不是岬
又一次被書名誤導,看見《陪審員》的書名自然聯想到法庭攻防戰,當然得聚焦在案件之中,可是看著看著怎麼變成少婦芳心寂寞出軌記?越看越不對味,不過還是堅持將書看完。 故事一開始是一個妻子殺了丈夫之後報警自首,接下來就是審訊過程,十二個陪審員中集中描寫其中一個女陪審員的心境,覺得生活一潭死水,覺得自我形象
《晚安,拉赫曼尼諾夫》是岬洋介音樂推理小說第二本。 這一本推理成份更少,繼續主打音樂,所有主要角色都是音樂大學的師生。 一開始是大提琴在密室失竊事件,在一個有保安,門外有監視器的密室裏,巨大的大提琴到底怎樣憑空消失? 勾起讀者的興趣之後,就說著前因後果。 主角是音樂大學的小提琴學生,因為沒能
因為喜歡雨田明上一本小說《蝶殺的連鎖》,對這本《仇恨的螺旋》自然有著頗高的期待,結果有點失望。 先說一下故事內容,簡單來說這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一個少女自殺身亡,暗戀她的高材生決定不惜一切為她報仇,向所有迫她步上自殺之路的人報仇…… 小說採用第一身人稱敘述,但不同章節的「我」其實是不同敘述者,
《平交道的幽靈》的書名已揭露故事內容,就是關於出現在平交道上的幽靈。 雜誌撰稿人要以靈異事件為題撰寫一篇報導,調查過程中發現大多數讀者投稿的靈異事件都是一場誤會,唯獨在平交道上出現的幽靈影片和照片卻沒有任何造假成分。 經過一輪調查,發現靈異照片上的女鬼確實在平交道上離世,但這個身分不明的女子到底
最近心情有點起伏,很容易暴躁。雖然說我脾氣不好絕非近來的事,只是難以克制情緒實非我所願。壓力是一個因素,有時候我會給自己過多無謂的壓力,美其名將壓力化為動力,不過這畢竟是自欺欺人的念頭,壓力就是壓力,任何壓力都對身體無益。 在暴躁的日子裏,我看什麼不滿意什麼,世界當然不是故意與我為敵,也沒有人閒得
岬洋介系列的第三本,這次的世界觀更宏大了,地點移師到波瀾,主軸是蕭邦鋼琴大賽,而背景則有停不了的恐怖襲擊。 一開場就是波瀾總統的專機遇上恐怖襲擊,全機罹難,在這之後波瀾依然處處發生炸彈恐襲,造成多人死傷,警方只知道兇手匿稱「鋼琴家」,卻不知道其真實身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主角(對,主角永遠不是岬
又一次被書名誤導,看見《陪審員》的書名自然聯想到法庭攻防戰,當然得聚焦在案件之中,可是看著看著怎麼變成少婦芳心寂寞出軌記?越看越不對味,不過還是堅持將書看完。 故事一開始是一個妻子殺了丈夫之後報警自首,接下來就是審訊過程,十二個陪審員中集中描寫其中一個女陪審員的心境,覺得生活一潭死水,覺得自我形象
《晚安,拉赫曼尼諾夫》是岬洋介音樂推理小說第二本。 這一本推理成份更少,繼續主打音樂,所有主要角色都是音樂大學的師生。 一開始是大提琴在密室失竊事件,在一個有保安,門外有監視器的密室裏,巨大的大提琴到底怎樣憑空消失? 勾起讀者的興趣之後,就說著前因後果。 主角是音樂大學的小提琴學生,因為沒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想多年後的我回來翻看我的筆紀時,依然能夠清晰地記起這個宛若命運般的相遇。
Thumbnail
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 活在哪個時態,是自己的決定 By 游朝凱   沒想到第一本讀的游朝凱的書不是<內景唐人街> 而是這本<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讀之前就聽說過 讀者對他的書評價大多很兩極 讀完就可以理解了 這不是很典型的閱讀性、娛樂性高的科幻小說 而是更抽象的、曲線感的科幻小說
24/05/14 我幫你們把馬克白看完了,感想:不好看,大家可以不用看了 沒,人家是四大悲劇之一一定有原因
Thumbnail
大師的著作總有股魅力,即使現今有許許多多新穎的著作問世,但這本1985年出版的《萬曆十五年》仍歷久不衰,不僅被認為分析明朝乃至中國政治體制最有力的著作,更比許多歷史專著饒富故事趣味以及可讀性。 看劇的時候,總覺得皇帝擁有決定一切的無上權力。然而,萬曆皇帝卻不是如此,他的頭上籠罩著一個徘徊不去的幽靈
前輩書友提及當初看到馬修.史卡德自傳的廣告,他心裡發出一聲冷笑,不過沒幾天還是買了書,給他自己的藉口是湊單。然而他信誓旦旦,表示這是最後一本馬修.史卡德,我就不信了。他若看見下一本馬修.史卡德,或許冷笑三聲,不過仍會買書的。 同為美國推理作家勞倫斯.卜洛克的老讀者,我理解這一連串的行動。不
Thumbnail
今天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看完了,手邊的筆記紙寫了滿滿一堆,都是摘自書中的句子;那是很個人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一直被書中的某些部分像一根針地扎一下扎兩下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這本《瑪德蓮》是去年在承風書店閒晃時遇到的散文集。封面上有一隻墨黑的馬來貘,配上朱紅的底色,十分搶眼,加上久聞楊佳嫻大名,便馬上衝動購買。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我想多年後的我回來翻看我的筆紀時,依然能夠清晰地記起這個宛若命運般的相遇。
Thumbnail
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 活在哪個時態,是自己的決定 By 游朝凱   沒想到第一本讀的游朝凱的書不是<內景唐人街> 而是這本<時光機修復師的生存對策> 讀之前就聽說過 讀者對他的書評價大多很兩極 讀完就可以理解了 這不是很典型的閱讀性、娛樂性高的科幻小說 而是更抽象的、曲線感的科幻小說
24/05/14 我幫你們把馬克白看完了,感想:不好看,大家可以不用看了 沒,人家是四大悲劇之一一定有原因
Thumbnail
大師的著作總有股魅力,即使現今有許許多多新穎的著作問世,但這本1985年出版的《萬曆十五年》仍歷久不衰,不僅被認為分析明朝乃至中國政治體制最有力的著作,更比許多歷史專著饒富故事趣味以及可讀性。 看劇的時候,總覺得皇帝擁有決定一切的無上權力。然而,萬曆皇帝卻不是如此,他的頭上籠罩著一個徘徊不去的幽靈
前輩書友提及當初看到馬修.史卡德自傳的廣告,他心裡發出一聲冷笑,不過沒幾天還是買了書,給他自己的藉口是湊單。然而他信誓旦旦,表示這是最後一本馬修.史卡德,我就不信了。他若看見下一本馬修.史卡德,或許冷笑三聲,不過仍會買書的。 同為美國推理作家勞倫斯.卜洛克的老讀者,我理解這一連串的行動。不
Thumbnail
今天把《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看完了,手邊的筆記紙寫了滿滿一堆,都是摘自書中的句子;那是很個人的東西,總覺得心裡一直被書中的某些部分像一根針地扎一下扎兩下
上午,整理家裡書庫的時候,隨手找出了三本書:《現代性的地平線:哈貝馬斯訪談錄》、《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錄》、《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依照我可靠的記憶,這三本書是當年我在台北的明目書店購得,也是顯邦兄主持明目書店書友最為熱衷搶書的時期。的確,與現今中國已大量出版的
Thumbnail
這本《瑪德蓮》是去年在承風書店閒晃時遇到的散文集。封面上有一隻墨黑的馬來貘,配上朱紅的底色,十分搶眼,加上久聞楊佳嫻大名,便馬上衝動購買。
一本書的誕生往往來自另一本書。就像慾望,即使是書寫的,也會如同看著他人大快朵頤時跟著垂涎,慾望本身的延燒,慾望的仿效性,在匱乏中突然滋長。讀起這本書的矛盾也在於此,一方面像是空白許久而突然爆破開來如同暴漲氾濫的河水,甚至瞬間席捲的海嘯;另一方面,又像是一本已經寫了許久,甚至寫好許久的手稿,在某個適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