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墨藍,月亮飽滿,
一棵老松樹站在畫面中央,
枝幹彎曲又張揚,像是長年與風雪搏鬥後,
仍頑強地維持著某種姿態。
🐶樹下是兩個小小的身影:
一隻狼,一隻狗。
他們仰望著月亮,彷彿正在等待什麼,
但也可能只是靜靜陪著時間流動。
🐶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沒有預告,也沒有說明。
只知道——阿瑪雅是一隻小邊境牧羊犬,
正走在雪地裡尋找失散的父母。
她孤身一「犬」,直到大狼出現。
沒有名字,不說明來意,只是陪她一起走。
不是導師,不是父親,
也不是救世者,只是同行者。
這樣就夠了。
🐶「所有重要的事情,都會發生在今天。」
「世間不存在明天。明天——
等它來到你身邊,便已經是今天了。」
這段話出現在一個靜謐的畫面裡,
雪夜,月亮圓滿而遙遠,樹影斑駁,
阿瑪雅和大狼坐在雪地上,
月光照亮了他們的背影。
沒有刻意的情緒堆砌,只是簡單點出:
明天不過是另一個今天,
而真正重要的事情,從來只有此刻。
這是一種誠實的提醒。
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將某些事推到「明天」,
或者期待「未來的某一天,一切會好轉」。
但其實,改變發生的唯一時刻,就是現在。
我們所害怕的,所等待的,所懷疑的,
最終都得在「今天」做出決定。
這不意味著要焦躁或倉促行動,
而是讓我們記得:
「你真正擁有的時間,只有當下。」
🐶「這是最好的路嗎?」阿瑪雅問。
她發現他們不再朝著月亮前進,
方向改變了,風景也變了。
但大狼回答她:
「儘管此刻被迫改變方向,
但眼前的依舊是道路。」
這像是人生的某種狀態——
我們總是以為,有一條「正確的道路」,
有一個「真正的方向」。
但現實是,路只有一條,那就是眼前的路。
不管我們怎麼走,是否偏離了計劃,
我們都只能踏實地走在此刻的土地上。
也許,那些所謂的「偏離」,
只是另一種更貼近自己的方法。
也許,所謂的「不確定」,
只是我們還沒找到名字的意義。
接下來的畫面轉進一片林地。
角色與背景一樣靜默,
只留下光與影的對話。
🐶「妳看到那些花成長在那黑暗的角落嗎?」
要是沒有螢火蟲,我們肯定看不到花。
有時候,我們是靠著旁人的存在,
才得以綻放光芒。」
這是一段很短的對話,
卻像鑽子一樣銳利,
悄悄刺進某個難以說出口的疲憊。
我們常以為,夢想是靠自己實現的,
是一個人苦撐的成果。
但現實裡,總有一些時刻,
是別人為我們撐起的微光,才讓我們沒倒下。
我們之所以能走到這裡,
常常是因為,有人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
為我們點了一盞燈。
這段話不是要你感恩戴德,
只是想提醒你,當你覺得自己太渺小,
太晚開始、太快放棄時——
你也可能是那盞燈。
🐶書中另一段對話,也靜靜停留:
「我們的存在就像一道光,
用這道光去照亮事物,
世上我們不能理解的東西便少之又少。」
「而只要我們去慢慢理解,
我們的恐懼,就像黑暗,會慢慢退散。」
這是一個極具象徵性的場景,
在夜晚的森林之外,
一切都是黑的,未知的,甚至帶著威脅感。
但當阿瑪雅真正走進去,
黑暗反而退去了,
她看見了樹、看見了花,也看見了自己。
我們的恐懼,不一定要戰勝,
有時候,只要我們願意靠近一點,
它就會自己變小。
這讓人想起許多人生時刻⋯⋯
那些我們不敢面對的決定,
害怕開口的對話,遲遲不願邁出的第一步。
停在黑暗之外,一切都難以承受;
走進去之後,世界未必如想像中可怕。
有些東西,只能在我們靠近時,
才會變得清楚。
🐶故事沒有我想要的結局。
也不是那種「歷經苦難終於圓滿」的敘事。
她沒有找到所有答案,
也沒有從此以後幸福快樂,
但她確實走過一段真實的路。
也許這樣的故事,才更貼近現實。
我們不會在某天突然領悟一切,
也不會在某刻抵達終點說:「這就是答案。」
但我們可以走著,
在未知裡尋找,在黑暗裡發現光,
在迷失中相信——前方還有路。
🐶有些日子,撐過就好。
沒有掌聲,沒有收穫,
只有把自己安然帶到了明天,
就已經很不容易。
撐下去不是因為還有希望,
而是因為我們沒有放棄。
🐶日子一天天過,
你甚至會忘了自己曾想靠岸。
但這本書會提醒你:
可以累,可以慢,可以走走停停,
甚至可以暫時不問目標在哪裡。
光是還在走著,就已經很勇敢。
光是我們還在撐著沒倒下,
就是一種被忽略的堅持。
🐶對了,
給今天早上掙扎起身的你:
如果今天很難,
就只專注活過這一天。
你不知道的光,
正在你沒察覺的地方一點一點亮起來。
《在無力的日子裡,夢想是你堅強的理由:
大野狼與小邊牧的追月旅程》:
作者|詹姆斯.諾柏瑞(James Norbury)
譯者|鄭煥昇
出版|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