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東部的阿美族部落中,流傳著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相傳古代有位美麗的公主「巴嫩」(Panen),她的歌聲能讓海浪平靜,容貌令日月失色。某日,巴嫩在海邊遇見一名來自海洋的英俊青年「拉嘎斯」(Lakas),兩人一見鍾情。然而,拉嘎斯的真實身分是「海神之子」,必須返回海底世界。巴嫩不願與愛人分離,決心追隨拉嘎斯潛入海中。海神卻震怒於人類踏入神域,掀起巨浪將巴嫩沖回岸邊。絕望的巴嫩日夜哭泣,最終化為一尊巨石,佇立於海岸。拉嘎斯不忍愛人孤獨,向天神祈求,將自己的靈魂升上天空,成為「月亮」。從此,每當月圓之夜,月光會溫柔地籠罩巴嫩化身的巨石,象徵兩人跨越生死與界域的愛情。
文化意涵:
故事隱喻人與自然的聯繫,也反映阿美族對海洋的敬畏,並將自然現象(如潮汐、月光)賦予浪漫的想像。至今,花蓮海岸的「石梯坪」仍被傳說為巴嫩公主的化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