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授權方式:CC BY-SA 3.0
目前前往日本的航線,有不少廉價航空公司的選擇,許多人可能為了節省旅費選擇廉價航空。當然,名古屋也不例外,目前有樂桃、虎航等廉價航空公司從桃園直飛中部國際機場(名古屋),
值得注意的是,自 2019 年起,中部國際機場啟用第二航廈,廉價航空將一律使用第二航廈。不過我認為第二航廈的設計並不佳,尤其對行動不便者極為不友善,如果要搭乘廉航前往名古屋,這點千萬要留意一下。
去年第一次搭乘廉航從台灣抵達中部國際機場時,老實說我對這個第二航廈的外觀感到驚訝。這個航廈的裝潢設計簡直就像是一座工廠或倉庫,鋼骨結構完全外露,沒有任何裝潢,像是在走逃生通道避難的感覺。甚至樓梯間還掛了一般家庭用的分離式冷氣機,管線都外露,完全沒有一般機場應有的現代感。起初我還以為這只是臨時航廈,以為是施工而暫時啟用的航廈,結果才發現這竟然是正式的航廈。
更讓人疑惑的是,根據我從事建築相關行業的父親表示,這種外露鋼骨的設計,施工上其實更加費工,因為牆面及天花板的材料(可能是石膏板或矽酸鈣板)必須配合鋼骨以及管線的形狀來裁切與安裝,不僅不美觀,勢必增加建造成本,還不如使用一般的施作方式。如果是為了節省成本,不知為何要採取這種奇怪的設計,實在難以理解。何況機場是國家門面,一抵達機場就看到這種航廈設計,勢必影響旅客對這個國家的評價。如果這發生在台灣,一定會被罵的很慘吧?交通部長甚至可能因此而下台。
當然,裝潢設計未必影響機場的功能,比起裝潢,我更不能接受的是這個航廈的動線規劃。從下機一直到入境審查的動線,路途非常遙遠,走道又狹小,樓梯極其多,又上又下,且沒有看到任何手扶梯或電梯。這樣的設計對於年長者、行動不便者,甚至對攜帶行李的旅客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連我這個年輕人都覺得很累。
像我岳父行動不方便,還有外公是視障人士,我很清楚知道無障礙設施的重要性。如果帶他去出遊,絕對無法應付這麼多樓梯,可能根本無法離開機場,萬一在狹窄的樓梯間發生意外,後果不堪設想。其他乘坐輪椅或推嬰兒車的旅客更不用說,他們要如何走完這麼多樓梯?
我無法理解日本政府為何要蓋這樣的航廈,即使預算有限,也不應該忽略最基本的無障礙設施吧。
基於以上經驗,我特別想提醒行動不便的長輩、身障者、帶嬰兒的家庭,甚至是拖著隨身行李的旅客,若計劃搭乘廉價航空前往名古屋,強烈建議先考慮這個問題。否則,可能旅行還沒開始就已經筋疲力盡,甚至還有受傷的風險。
如果以後有行動不便的長輩同行前往名古屋,我一定會選擇搭乘傳統航空吧。這樣雖然機票價格可能比較貴,但至少可以確保旅程的舒適與安全。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想要去名古屋玩的朋友,也希望未來日本的機場能夠更加重視無障礙設施,而不是讓廉價航空的旅客承受如此的不便與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