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窮節乃見,一盤三杯雞。

時窮節乃見,一盤三杯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似落花君似水,依依兩相隨。北雁南飛錦書空,多少明月離別相思淚。」

 

回見西元1279年……

 

陰曆二月初六,猶見霜雪酷冽的初春,南宋丞相陸秀夫眼看蒙古鐵騎長驅直下,天朝正朔已在中土無力回天,萬般莫可奈何之下,他黯然揹著年僅8歲的少帝趙昺,以及手上的大宋國璽,選擇於厓山跳海自盡,國祚三百年的趙氏一朝,亦在此刻宣告滅亡,成為千古浪花的水波餘痕。


照片由作者拍攝

照片由作者拍攝


而早在前一年冬季於海豐遭俘,並在蒙古船艦上完成《過零丁洋》的文天祥(1236 - 1283),則是一路被五花大綁,押送回元朝大都(今中國北京)候審…



昔日科舉殿試榜首,文武雙全如他,文天祥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賞識跟惜才,更多次派人招安勸降。但文氏愛國之心絲毫沒有半分動搖,即使復興中原遙遙無望,但賣主求榮的念頭更可謂癡人說夢,此舉也深深感動了諸多南宋草民……因為自理宗趙昀怠於政事,沉迷聲色犬馬,導致法統崩壞以來,國家中樞就被賈似道等寵臣給一手把持,奸人當政之際,對照文天祥的滿腔熱血,實所不為也,而非不能也。

 

當時有一名來自江西的獄卒,哀戚感嘆沙場英雄晚景悲涼,手無寸鐵淪為亡國遺臣,於是心生一念,以醬油、甜酒釀、豬油各一杯下鍋的方式,在伙食房裡偷偷燉煮同伴用餐後所剩下的雞骨雜碎,希望能盡一己微薄之力,在未知壯士何時慷慨赴義前,依然能好好飽餐一頓。


四年之後的冬月臘八,北京城內暗無天日的黑牢中,

 

「汝不為宰相,則為樞密。」

「一死之外,無可為者。」

 

沒有結局、更談不上任何交涉的談判,文天祥又一次厲色拒絕忽必烈的邀約入閣,甚至疾聲斥責陪同規勸的南宋降元閣員之後,不理會所有人的遊說與利誘,文氏最後還是在柴市口刑場上,隻身步向最孤獨的黃泉絕路。古道照顏色,英魂氣永存。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衣帶中所發現的絕筆自贊,氏文人的浪漫,也是戰士的氣節。


數百年的物換星移,伴隨著蒙古人再度退回大漠,明王朝與清王朝在神州土地的政權更替,一群原本定居在閩(福建)、粵(廣東)跟贛(江西)三地交界處的客家鄉親,當年為求更好的生存空間與後代子孫的長治久安,更祈願遠離中原連年戰亂的紛擾,毅然拋下故里的羈絆,勇闖深不可測的黑水溝,在九死一生的航程中,渡海來到了傳說的蓬萊仙島,也就是台灣。

 

敬天謝地不忘祖


鄉親們縱使離鄉千里,但不敢遺漏先輩為文天祥料理雞肉的過往,於是用米酒取代甜酒釀,以麻油替換豬油,再加上醬油,同樣是三杯下鍋,雞肉搭配著九層塔、薑辣椒和蒜頭一起烘炒、提味,發展出了滋味鮮,肉酥嫩,酒香溢的「客家三杯料理」;

 

又到了西元二十世紀七零年代,寶島經濟快速躍進,自小客車逐漸普及,賞景又可品嘗美食的土雞城,如雨後春筍般在各風景名勝旁林立。不少廚師為了讓遊客能飽餐上路或盡興賦歸,將食用油予以入替有健康疑慮的豬油,進一步開發出了米酒、食用油與醬油版本的「現代版或公路版」台式三杯雞。

 

親友小酌、尾牙春酒,遊憩娛樂,三杯佳餚也成了菜單上不容錯過的道地美食。



照片由作者拍攝

照片由作者拍攝


論及三杯料理的獨特之處,莫過於在烹調過程中絕不摻入任何水分,先將雞腿剁成小塊,然後鍋中倒入麻油,以小火將薑片爆至金黃色後,將雞腿加入鍋內,並以大火將雞腿翻炒至變色;

 

後將辣椒、蒜頭放入翻炒均勻,再依序倒入醬油、米酒、麻油或冰糖(適量)以大火煮滾,蓋上鍋蓋,悶煮至鍋底醬汁收乾。

 

最後,放入九層塔稍微攪拌片刻即可關火起鍋(喜愛酒香濃厚者會再嗆入一大匙米酒),待盛盤上桌時,可再放上九層塔作為點綴裝飾。

 

有些人會用黑糖取代冰糖以增加風味,或者是斟酌辣椒的分量,但務必掌握住雞肉不能太老或太硬,因為肉質鮮美才是好吃三杯料理的關鍵所在。


照片由作者拍攝

照片由作者拍攝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到此為止,故事講完了,一盤三杯雞,一盤好吃美味的三杯雞,但仔細想想,有點嚴肅。

 

對了,圖片來源,我家戶長大人,這才是本文重點。

avatar-img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生的万華鏡
12.8K會員
62內容數
古之所謂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萬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適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難知之意,其文必足以發難顯之情,然後其任可得而稱也。《南齊書.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荒漠,飛砂,金烏烈日。玉門關外,天地蒼寂,西行百里顛簸之路,不聞任何聲息,唯有奪魂淒風相伴,等待著孤行旅人的枯竭。
明湖鏡月,波光粼粼,原是對詩作樂、以文會友的雲舞樓,今刻由內而外,竟瀰漫著一股肅殺之氣。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拉赫曼尼諾夫,橫跨十二度音的奇才,一生充滿高潮迭起與低谷掙扎,從創作巔峰到憂鬱崩潰,再到王者歸來,其音樂如同人生般波瀾壯闊。本文探討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歷程以及與音樂的深刻關係,並輔以代表作《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賞析,帶領讀者走進這位音樂巨匠的非凡世界。
巴哈,這位西方文明史上影響力最為深遠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從肅穆禮拜堂到喧鬧夜店皆可見其蹤跡。本文深入探討巴哈非凡的一生,從其童年經歷、音樂生涯的起起伏伏,到作品的流傳與影響,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位偉大的音樂大師。
日產Skyline GT-R R32,人稱「東瀛戰神」,憑藉著雙渦輪增壓、五速手排、四輪驅動、四輪轉向等強大性能,在賽道上締造無數傳奇。本文詳細介紹R32 GT-R的輝煌歷史,從研發背景、技術規格到賽事成績,以及其在日本汽車文化中的地位。
荒漠,飛砂,金烏烈日。玉門關外,天地蒼寂,西行百里顛簸之路,不聞任何聲息,唯有奪魂淒風相伴,等待著孤行旅人的枯竭。
明湖鏡月,波光粼粼,原是對詩作樂、以文會友的雲舞樓,今刻由內而外,竟瀰漫著一股肅殺之氣。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拉赫曼尼諾夫,橫跨十二度音的奇才,一生充滿高潮迭起與低谷掙扎,從創作巔峰到憂鬱崩潰,再到王者歸來,其音樂如同人生般波瀾壯闊。本文探討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歷程以及與音樂的深刻關係,並輔以代表作《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和《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賞析,帶領讀者走進這位音樂巨匠的非凡世界。
巴哈,這位西方文明史上影響力最為深遠的作曲家,他的音樂從肅穆禮拜堂到喧鬧夜店皆可見其蹤跡。本文深入探討巴哈非凡的一生,從其童年經歷、音樂生涯的起起伏伏,到作品的流傳與影響,帶領讀者重新認識這位偉大的音樂大師。
日產Skyline GT-R R32,人稱「東瀛戰神」,憑藉著雙渦輪增壓、五速手排、四輪驅動、四輪轉向等強大性能,在賽道上締造無數傳奇。本文詳細介紹R32 GT-R的輝煌歷史,從研發背景、技術規格到賽事成績,以及其在日本汽車文化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