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GPT-4o的生圖能力又上了一個台階了,也讓這兩天的社群上一陣吉卜力化^^。相信同業的朋友們多少都會感到對行業及未來的不安感。確實現在已經看到AI對插畫、貼圖、漫畫、合成、修圖,幾乎無所不能。
論單一技能,人類終究比不過AI !
在AI時代,美術人員就兩條路,學會駕馭AI,或學會行銷自己。

如果給所有的美術類工作一個【藝術價值濃度】指標,那麼一頭是零藝術要求的純商業需求,而另一頭是純藝術創作。
工作到底可否由AI代勞,看的是這成品需要包括多少藝術價值。需要藝術價值越多的,那麼消費者就越不允許你用AI來交差。
賣場的海報、DM、菜單、貼文,相信不會有消費者在乎你用AI生成,因為它的目的只是為了資訊傳達。
而一款稍有知名度有IP的遊戲,只要被發現有AI生成的成分,勢必引來玩家痛斥,就算社群貼圖也不行。因為受眾的期待就是它包含了很重的藝術成分。
又同樣是遊戲,超休閒遊戲或F2P免洗遊戲就已經大量在使用AI了。因為它的消費者並不那麼在乎它的藝術價值,要嘛用來打發時間,要嘛充值是為了看到各種數值的提升。
即使是高藝術成分的產業,我認為還是要積極探索AI,畢竟企業終究還是要降本增效。高藝術價值的作品,依然可以在製作流程中找到AI的使用方法。越是高藝術成分的作品,就要學會更聰明的應用AI,引入AI助力。千萬不要試圖直接AI生成圖像,想著把六根手指修掉就要消費者吞,這絕對行不通。
對於一般從業者而言呢? 有沒有可能堅持摒棄AI,堅持手繪創作呢? 當然可以,人們還尊稱手繪電影看板的畫師顏振發是國寶呢! 只是當創作者本身夠有名氣,其手工創作才存在價值。
商家考慮更多的是你的人氣可以帶來的廣告效應,畫了什麼是次要。試想會有商家商品印上村上隆的小花或草間彌生的點點南瓜,但不大力宣傳獲得村上隆、草間彌生授權嗎?
學會行銷自己經營人氣,還是有那麼一片天,只是外包商案量必然大減的趨勢下,堅持手繪插畫未來勢必更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