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底,康芮颱風在台東登陸,距離我們農場只有二十幾公里。那場颱風破壞力驚人,事後這裡家家戶戶都花了很長的時間清理和重建,讓很多人感到崩潰。
因為農場作物受損嚴重,幾乎就像剛買了農地需要重新開墾一樣。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我們也只好趁機重新規畫農場。如今農場哪裡種了什麼,跟原來相差甚多,根本就是打掉重來。
整整五個月以來,我們千辛萬苦的清理、重墾、重建、重種,每天累得半死,但沒有成果可看,因為種下的東西,除了蔬菜幾個月內可看見成果,其他像果樹和玫瑰,小苗種下後,至少要三年才能看見明顯的成長。
所以這五個月來,只能問耕耘,不能問收穫。賣力揮汗之後,暫無開心收割之喜,因為收割需要時間,我們唯一能做的,只有耕耘加上耐心的等待。還好,這是有盼望的等待,畢竟,辛苦的耕耘不可能完全無所穫,只有收穫多寡之分。
最近一直無法動筆分享農莊生活,正是因為沒有多少成果可以分享,但今年蕃茄倒是豐收,令人欣慰,每天可以吃有機蕃茄吃到飽,非常幸福。
我用有機方式種植玫瑰一年半沒有成果,最近才終於弄明白,像玫瑰這種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至少要種三年才能看見穩定的成長,尤其是不用農藥化肥的栽種方式。
我深深體驗到,農人第一需要的,就是耐心等待的能力。對於想種玫瑰的我,耐心等候三年是門檻!
風災前我剛好買了兩棵嫁接的玫瑰苗,叫「莫梅森的紀念品」。這是1843年培育出來的品種,距今快要兩百年。今天很多愛玫瑰的人喜歡追求新品種,但我對古老的玫瑰品種情有獨鍾,尤其這品種的歷史淵源更是令我著迷,追溯到拿破崙時代。當時拿破崙為妻子約瑟芬皇后買了一座城堡,取名「莫梅森」。約瑟芬皇后熱愛玫瑰,把那座城堡變成玫瑰品種收集地,從1798年起,到她過世的16年間,共收集超過250種玫瑰!
「莫梅森的紀念品」其實是她過世後30年培育出來的品種,很有可能是法國育種者Mons Beluze為紀念約瑟芬皇后,便將他相當滿意的育種作品命名為此。
如果對這個玫瑰品種的由來感興趣,可以閱讀以下這篇文章:
話說我把「莫梅森的紀念品」玫瑰苗買回來後,就地植了(種到地裡)。但風災過後受創,我為重新規畫玫瑰園,就把苗挖起來,移植到另一個地方。移苗當然很傷根,至少要花一兩個月復原。這兩棵玫瑰苗果然「僵苗」很久,遲遲看不見成長的跡象,讓我坐立不安。
後來我就有點放棄不管它了。
然後,時間一到,它出現花苞,開始開花了!雖然植株仍然一付弱不禁風的樣子,但偶爾會開一朵花,讓主人不會太難過。最近有一棵甚至同時出現五六個花苞,太讓我開心了。
果然,耐心是農人最需要的特質啊。

這朵「莫梅森的紀念品」玫瑰花是不是超美的!而且香味非常迷人,是我最喜愛的古典大馬士革香
* * *
農產品表單
https://forms.gle/kYHmkEJdxWmGDAL37
務農基金贊助
郵局帳號:(代碼700) 000-1449-0588839
戶名:許惠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