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血液變成一場風暴

當血液變成一場風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早上八點,急診室自動門滑開,救護車擔架的聲音打破夜班殘留的安靜。王伯伯(化名),74 歲,面色蒼白、呼吸急促,被推進來時聲音虛弱:「醫師……我只是覺得喘不過氣……」

他說這種喘已經持續五天,還伴著乾咳和明顯疲倦。初步生命徵象看起來還可以:血壓 135/60 mmHg,心跳 102,呼吸速率 24 次/分,但血氧只有 90%,還沒給氧就這麼低。護理師一邊幫他脫掉外套,一邊指著他手臂與胸口:「陳醫師你看,他這裡有出血點。」小小的瘀點,像紅色雨滴,讓我警覺可能是血液方面的問題。


從喘不過氣到白血病危機:診斷的轉彎

一開始我也以為是社區型肺炎(CAP),或是輕微心衰竭。X 光片顯示雙側肺部有些瀰漫性浸潤,但不是典型的肺炎樣子。我決定抽血、加做動脈血氣分析。

血液報告一出來,我整個人瞬間清醒,咖啡都差點灑了:

  • 白血球(WBC):160 K/uL(高得誇張)
  • 血小板:42 K/uL(低)
  • 鉀離子:8 mEq/L(高血鉀)
  • LDH:1490 U/L(細胞崩解指標)

這不是普通感染。這是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還可能合併了高黏滯症候群(Hyperviscosity Syndrome)與腫瘤溶解症候群(TLS)。顯微鏡下的抹片幾乎看不到正常血球,全是原始細胞(blasts),占比高達 85%。


血液失序:一場內部交通大癱瘓

我記得醫學院老師說過,血液應該像高速公路的車流,流動有序。但王伯伯體內的血液早已失控。爆量的白血球就像一堆大卡車,把微血管塞住,組織缺氧。他的喘與視力模糊,正是這些「交通阻塞」的結果。

而且癌細胞正在崩解,大量鉀、磷、核酸湧入血液,導致高尿酸、高鉀血症,甚至腎臟負擔急劇上升,這是典型的腫瘤溶解症候群(TLS)。


分秒必爭:治療的第一回合

這類高白血球的緊急狀況,通常需要血液腫瘤科醫師親自評估病人後,才能決定是否啟動白血球分離術(Leukapheresis)。我第一時間會診血液腫瘤科,並將王伯伯的檢驗結果與臨床表現完整交代。值班的李醫師聽完後,只說了一句:「我馬上下去看病人。」

在等待會診的同時,我立即處理眼前更急迫的問題——高血鉀。我下達醫囑:給予胰島素合併 50% 葡萄糖靜脈推注,促使鉀離子進入細胞,穩定心電生理,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

Hydroxyurea 是用來抑制白血球增生的口服藥物,雖然起效較慢,但早點開始,才能減少異常細胞的生成。我毫不猶豫地開立。

同時,也開始輸液以促進腎臟排出尿酸與磷,避免急性腎損傷。幾十分鐘後,李醫師抵達急診、評估完王伯伯的狀況後,點頭說:「可以安排白血球分離術,愈快愈好。」


數據背後,那些微小卻重要的溫度

等白血球分離術的空檔,護理師蹲在王伯伯床邊,注意到他手裡緊握一張泛黃的照片,是一張全家福。她輕聲對他說:「阿伯,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幫你。」

那一刻,我看到他眼中閃過一絲安心。

那天我直到晚上才下班,直到他被安全送上病房。我後來才知道,那張照片裡的小女孩是他唯一的孫女。

幾天後我們在病例討論時,我這樣總結:「這場高白血球風暴就像一場交通癱瘓,分離術是清除障礙,Hydroxyurea 是封鎖源頭,而我們對代謝的處理,是在保護整條生命線。」

醫療從來不只是數據和藥物的疊加。那一夜,我再次被提醒,每一位來到急診的病人,不只是病歷號碼或數值,而是一段仍在書寫中的生命故事。

avatar-img
EDMAN MURMURS
1會員
11內容數
👨‍⚕️「急診是人生的縮影,時間永遠不夠,人性總在邊界徘徊。」 我是急診主治醫師,長年駐守在生死交界處,見過各種人生百態,每分每秒都是決策的戰場。 「EDMAN MURMURS」——急診人的牢騷、觀察與思考。 你會看到醫療現場的真實故事,讀到醫生的碎念與吐槽,這都是來自一個醫者最誠實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EDMAN MURMURS 的其他內容
那晚的急診室出奇地安靜,像是一口壓著不說話的鍋。剛處理完兩個醉漢的糾紛,我正靠在護理站邊喝口咖啡——那種勉強算是熱的咖啡。你知道的,急診室有時候安靜得太過頭,反而讓人發毛。 就在那時,小玲走進來。 28歲,懷孕32週,由她老公攙著,腳步虛浮,一身寬鬆的藍色孕婦裝,臉色慘白得像牆壁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治療#焦慮
她坐在病床邊,身子微微前傾,雙手緊緊摀著胸口,表情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混合——痛楚中摻著一絲迷惘。她才32歲,年輕、健康,有兩個孩子,聽起來就像那種生活裡忙得喘不過氣,卻從不輕易喊累的媽媽。 「我覺得……就好像被掏空了,」她低聲說,眼神閃過一抹倦意。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感染#心肌炎
她被推進時,我第一眼便注意到——她的指甲,呈現一種詭異的櫻桃紅。那不是貧血,也不是低氧——那紅色,過於明艷,彷彿是一種錯誤的訊號。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治療#生命
「她整天都覺得心跳很快,還一直流汗……」 「我感覺好熱,心臟跳得好快……頭有點暈。」 她的聲音帶著些微顫抖,說話間,手指無意識地顫動著。她環顧四周,像是在尋找某種安定感,然後低聲問道: 「醫生,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風暴#焦慮
一名 21 歲的年輕女性走進來,神情憔悴,雙手抱著脖子,像是試圖減輕疼痛。診間裡幾乎每個患者都抱怨喉嚨痛、咳嗽、鼻塞。我點了一下電子病歷,她的發燒已經持續了數天,體溫一度飆升到 40°C,還伴隨著頸部劇烈疼痛。這是她第三次因喉嚨痛就醫。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感染#抗生素
急診室的深夜,燈光慵懶地投下些許陰影,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與焦慮的氣息。病房內有哭泣的孩子、呻吟的病人,以及不時詢問進度的家屬。在這片混亂之中,一名年輕男子被推了進來,表情淡漠,彷彿剛剛從某個決絕的念頭中回過神來。 「他吞了一整瓶藥,」 女友氣喘吁吁地說,臉上寫滿恐懼。 「什麼藥?」 我問。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藥物#治療
那晚的急診室出奇地安靜,像是一口壓著不說話的鍋。剛處理完兩個醉漢的糾紛,我正靠在護理站邊喝口咖啡——那種勉強算是熱的咖啡。你知道的,急診室有時候安靜得太過頭,反而讓人發毛。 就在那時,小玲走進來。 28歲,懷孕32週,由她老公攙著,腳步虛浮,一身寬鬆的藍色孕婦裝,臉色慘白得像牆壁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治療#焦慮
她坐在病床邊,身子微微前傾,雙手緊緊摀著胸口,表情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混合——痛楚中摻著一絲迷惘。她才32歲,年輕、健康,有兩個孩子,聽起來就像那種生活裡忙得喘不過氣,卻從不輕易喊累的媽媽。 「我覺得……就好像被掏空了,」她低聲說,眼神閃過一抹倦意。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感染#心肌炎
她被推進時,我第一眼便注意到——她的指甲,呈現一種詭異的櫻桃紅。那不是貧血,也不是低氧——那紅色,過於明艷,彷彿是一種錯誤的訊號。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治療#生命
「她整天都覺得心跳很快,還一直流汗……」 「我感覺好熱,心臟跳得好快……頭有點暈。」 她的聲音帶著些微顫抖,說話間,手指無意識地顫動著。她環顧四周,像是在尋找某種安定感,然後低聲問道: 「醫生,我是不是快要死了?」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風暴#焦慮
一名 21 歲的年輕女性走進來,神情憔悴,雙手抱著脖子,像是試圖減輕疼痛。診間裡幾乎每個患者都抱怨喉嚨痛、咳嗽、鼻塞。我點了一下電子病歷,她的發燒已經持續了數天,體溫一度飆升到 40°C,還伴隨著頸部劇烈疼痛。這是她第三次因喉嚨痛就醫。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感染#抗生素
急診室的深夜,燈光慵懶地投下些許陰影,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與焦慮的氣息。病房內有哭泣的孩子、呻吟的病人,以及不時詢問進度的家屬。在這片混亂之中,一名年輕男子被推了進來,表情淡漠,彷彿剛剛從某個決絕的念頭中回過神來。 「他吞了一整瓶藥,」 女友氣喘吁吁地說,臉上寫滿恐懼。 「什麼藥?」 我問。
含 AI 應用內容
#急診室#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