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溪畔的童年遺跡:白冷部落的回望

任任-avatar-img
發佈於有你真好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大甲溪兩岸雲霧飄渺,離別60年之後,我回到童年住過的河邊,尋找家園遺跡。


兩年前看到我小時候住過的地方,有一位大甲溪天輪發電廠鄭廠長,退休後買下老榮民宿舍,打造成罜礙居,自從我得知這個消息,我心中一直嚮往能夠參觀。

記得民國93年,我剛退体立即帶母親去童年之地-谷關,中途曾在白冷下車,巧遇弟弟的助產士(民國46年),也是白冷撞球場的老闆-彭黃春梅女士,兩人都70好幾了,經過了五六十年還能相認,都非常高興,可惜沒有再續前緣。

左側是白冷撞球場的老闆-彭黃春梅女士

左側是白冷撞球場的老闆-彭黃春梅女士

民國47年,我們住在白冷的時候,父親還不是台電的正式員工,所以衹能在河邊搭個竹片屋,養一些雞鴨維生,白冷部落偶爾殺豬,家人還會去排隊分一些豬肉,台電對原住民部落也很好,每個月定時放電影,所以我們住在那裡的時候很開心,母親會做裁縫,所以當地的人都會找母親,加上母親的日語說的很好,所以溝通無礙 。

下面有六七張相片輪著播放,第一張是我和弟弟在白冷的時候的照片,其餘幾張,可以看到我們當初住的房子、還有在河邊養雞鴨的光景,以及阿姨跟外婆來訪的照片。

罣礙居中一進門就有一大張橫幅的地圖,是日本時代調查臺灣資源的地圖,中間就是我們所在的位置,右下角有兩張當年電力公司株式會社的股票,可以看出日據時代,電力公司如何經營。

房間留有當年老榮民家裡的傢俱,看起來非常的親切。左右兩間房間有許多臺灣各個水力發電廠的圖片。右邊那一間有當年白冷圳的原理及地圖,走出戶外,就可以遙望通往新社的白冷圳,進水口就在大甲溪小時候住家的對面。戶外有一個巨大的裝置藝術-白冷圳設計者磯田謙雄的半身像。

參觀完罣礙居之後,我們走到白冷部落,回望白冷部落的生活,在白冷國小遇到小我六歲的學弟,擔任白冷國小的校警,他說白冷國小現在只剩不到1/10不到的學生,每天有台電的交通車去接他們,還提供早餐。

這讓我想到後來我們搬到谷關的時候,也是坐交通車上幼稚園,弟弟年紀太小不能跟我一起上學,去了一次,手都被交通車的門夾傷了,他舉的紅腫的手,第二天還是哭著要跟我一起去。

弟弟就是照片裡頭,那個拽拽的小男孩

弟弟就是照片裡頭,那個拽拽的小男孩

這次我前一天在FB上聯絡上了廠長,未獲知4月2號"大甲溪電力文物館"因整修不開門,還好廠長安排了住在附近的張睿碧小姐,熱情接待我們,參觀罜礙居(為什取名罣礙呢?後面我會說明)。

這次我前一天在FB上聯絡上了廠長,未獲知4月2號"大甲溪電力文物館"因整修不開門,還好廠長安排了住在附近的張睿碧小姐,熱情接待我們,參觀罜礙居(為什取名罣礙呢?後面我會說明)。

看起來不到60歲的張小姐,父親是中橫榮工,全家在民國50年左右,也曾經住在那裡,她把父母的舊居,整理成白冷綠世界發展學會辦公室。

張女士只比我年小一歲,我們沉浸在那個時空-大甲溪邊的宿舍,我們聊起往事,張女士還幫我聯絡上當年助產士-黃女士的女兒彭小姐,相談甚歡,約好下次再去。

走在白冷部落的步道上,看到十幾棟台電員工單身宿舍,路旁的陶瓷燒製的礙子,疊成一個一個的造型柱。這是高壓電線桿上必須的裝備,每逢颱風、地震,電線桿倒塌,台電員工維修必須要爬電線桿,裝置礙子,他們稱為"掛礙",那是一項危險艱辛的工作。

往白冷國小的路上沿途路旁的裝置藝術:高壓電線桿上必須掛上礙子,罣礙居諧音取名

往白冷國小的路上沿途路旁的裝置藝術:高壓電線桿上必須掛上礙子,罣礙居諧音取名

因為天氣很冷,頗負盛名的白冷冰棒留待下次,熱熱騰騰的白冷肉包剛好果腹,往日中橫的金馬號司機、車長小姐,也會從車窗買幾個,繼續上路。

如果你問我,為什麼這個地方的地名叫白冷?我不知道,有關於字的地名,有很多說法,比較中肯的是泰雅族部落的稱呼,記得有一次來的時候,搭計程車,當地的原住民司機,告訴我,這裡白天很冷,所以叫白冷,裡面更冷,所以叫裡冷。還有天冷,因為天天很冷,這三個地名都很好聽。

清明時節雨紛紛,我穿著兩雙襪子,換了兩次,都還是覺得濕冷,春天盛開的苦楝花,有著浪漫的粉紫色,飄著香味伴著,我落寞的離開了和平鄉,離開了靜靜轉動的天輪發電廠。

回想著民國51年,父親因病過世之後,所有的家當,裝上臺電的公務車,母親抱著不滿一歲的小妹,坐在司機旁邊,其餘四個兄弟姐妹坐在卡車後面,顛頗的東關路好長,暈的我們前吐後倒,從谷關回到母親的娘家-屏東縣麟洛鄉田中村,天已黑。

母親在屏東縣麟洛鄉田中村,倚著外祖父家,蓋了一間店面,閣樓上可睡可唸書,母親靠著裁縫技術和八萬元的撫恤金,養大了五個孩子,現在我們都當了祖父母,離開了屏東,陸續在北部發展,但是一部分的心還是留在白冷谷關,在那條好長好長的東關路

我的白冷我的思念

我的白冷我的思念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任的沙龍
27會員
91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感謝遇到的貴人,有你-生命更美。
任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遊記貼到網絡上之後,有人回應,讓我有了繼續寫的慾望,我受邀《白冷過客》群組。沒想鄭廠長文筆流暢,又有心,真令人佩服,我還需要跟他們多多學習。
2025/04/09
遊記貼到網絡上之後,有人回應,讓我有了繼續寫的慾望,我受邀《白冷過客》群組。沒想鄭廠長文筆流暢,又有心,真令人佩服,我還需要跟他們多多學習。
2024/09/09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場獨特的戶外婚禮,在花蓮的美麗自然景色中進行。新郎Gabbie和Ervin攜手走過九年,決定在東臺灣的草地上舉辦婚禮,享受美式露營的氛圍,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幸福時刻。文章中描述了婚禮的精彩瞬間及其對生活美好的反思,在繁忙日常中贈予人們發現美的眼光。
Thumbnail
2024/09/09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場獨特的戶外婚禮,在花蓮的美麗自然景色中進行。新郎Gabbie和Ervin攜手走過九年,決定在東臺灣的草地上舉辦婚禮,享受美式露營的氛圍,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幸福時刻。文章中描述了婚禮的精彩瞬間及其對生活美好的反思,在繁忙日常中贈予人們發現美的眼光。
Thumbnail
2024/09/04
憶母親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1938年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
Thumbnail
2024/09/04
憶母親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1938年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大湳森林暑期營第一週順利結束了! 每次活動結束都覺得靈魂被用光了,但看了活動照片又漸漸回復起來。 我好喜歡《從前從前有一座池塘》這個故事,喜歡你們專注聆聽的眼神,跟著老爺爺一起煩惱、一起無奈,一起經歷旅程;喜歡你們真的試著去把池塘捲起來看看。
Thumbnail
林邊池塘真幽靜, 屋邊空氣芬多精。 溪邊流水永涓涓, 魚兒悠游常不眠。 都市渲華雖難見, 卿卿我我無人知。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林邊池塘真幽靜, 屋邊空氣芬多精。 溪邊流水永涓涓, 魚兒悠游常不眠。 都市渲華雖難見, 卿卿我我無人知。 (來自章冶作者的日常打油詩)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六月底離職後,就回到家鄉休息。我的家鄉,是個漫山環繞的小鄉村! 炙熱的夏天,沒有放過村里小巷的任何一處,和城市一樣,唯一不同的大概是我能看到蔚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和翠綠無比的山林。 城市街道的車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鳥叫蟬鳴,將我的耳洗了一遍又一遍。還沒等我來得及反應,街坊鄰居看到我,叫起我的小名
Thumbnail
懷鄰叟 五代 · 貫休 常思東溪龐眉翁,是非不解兩頰紅。 桔橰打水聲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 鷗鴨靜遊深竹裏,兒孫多在好花中。 千門萬戶皆車馬,誰愛如斯太古風。 濛濛:濃盛貌。唐張籍《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顔色。”bong7/bong5, 是茂的音變字,boo7 ->bong
Thumbnail
懷鄰叟 五代 · 貫休 常思東溪龐眉翁,是非不解兩頰紅。 桔橰打水聲嘎嘎,紫芋白薤肥濛濛。 鷗鴨靜遊深竹裏,兒孫多在好花中。 千門萬戶皆車馬,誰愛如斯太古風。 濛濛:濃盛貌。唐張籍《惜花》詩:“濛濛庭樹花,墜地無顔色。”bong7/bong5, 是茂的音變字,boo7 ->bong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讓人心曠神怡 新竹的芎林田地,這裡真是一個讓人心曠神怡的地方。站在這裡,您可以看見連綿不斷的山脈,這些山脈有時被薄霧環繞,像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腳下是一片緩緩下坡的菜田,田間的綠色和金黃色相間,隨著微風輕輕搖曳,宛如一片波浪起伏的海洋。 古樸的農家小院 在這片田地的正中央,有一個古樸的農家小院
Thumbnail
大溪越靠近鶯歌的地方,也越多工廠,從農村到工廠,既有一種時代變遷的無奈,也有著對美好景象的珍惜。隨著工廠逐漸取代農田,大溪的風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在一片鐵皮屋的後方,一顆美麗的櫻花樹依然屹立,象徵著自然與美好依舊存在。 這顆櫻花樹,如同大溪的守護者,默默綻放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九重葛也在前面
Thumbnail
大溪越靠近鶯歌的地方,也越多工廠,從農村到工廠,既有一種時代變遷的無奈,也有著對美好景象的珍惜。隨著工廠逐漸取代農田,大溪的風貌也在悄然改變。然而,在一片鐵皮屋的後方,一顆美麗的櫻花樹依然屹立,象徵著自然與美好依舊存在。 這顆櫻花樹,如同大溪的守護者,默默綻放著,給予人們心靈的慰藉。九重葛也在前面
Thumbnail
楓林巷,位於桃花源的一道小溪旁。巷道裡住著平和有禮的居民,這天......。
Thumbnail
楓林巷,位於桃花源的一道小溪旁。巷道裡住著平和有禮的居民,這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