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母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憶母親語音版(中間重覆,請見諒)→https://youtu.be/TCcrcUcPmKI?si=Ujw-8soRrLDlFDAs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就是民國21年4月4日,(以下年度都用民國來稱),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七歲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非常敬重,到年老還會唱小時候學的日本歌,也常想起幼稚園時期她演過的話劇,甚至還記得演的角色是河馬;嫁給父親之後,生了五個孩子,食指浩繁,先後隨父親住過烏來、谷關發電廠附近,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民國89年我帶母親去日本旅行,在東京地下街迷路了,我滿臉通紅,母親看出我的緊張,一臉鎮定的用流利的日語,詢問忙碌中行走的路人,帶回到集合地點,從此我更佩服母親的自信。 

兒童節


民國21年4月4日兒童節出生的母親,12歲之前都在戰亂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躲防空警報。伯母是母親表姊,介紹母親與爸爸相識,父親在外祖父勸說下找到電力公司工作,婚後住台北烏來,離屏東娘家400里,我出生4個月後,一家三口搬到白冷,46年弟弟出生,48年大妹出生後搬到谷關,隨後連續兩年家中又多了兩個妹妹,民國51年爸爸因病過世,那年我8歲,小妹不滿3個月,母親帶著5個年幼小孩,搬回娘家-屏東麟洛,種果樹及做裁縫養育5個小孩。

小時候我和弟妹都把兒童節禮物當成母親的生日禮物,轉送給母親,母親總是很高興的接受;長大後,每逢母親過生日我會買蛋糕慶祝母親生日,祝母親永遠像兒童一樣開心。

永遠忘不了的電話號碼89212414

母親50歲時,因五個小孩都在台北工作,所以陸續賣掉果園及裁縫店,先換一間大樓的兩房一廳,準備將來養老,但是因為距離我家稍遠,民國89年在位於中和四號公園家附近,又買了一棟房子,申請電話時沒選號,竟然是89212414,很高興這個電話,說:「電信局怎麼會知道的生日!」我永遠忘不了這一支電話號碼,我照三餐撥打,93-96年,我住在大陸時也如此。

民國96年9月,我師専老師臨終,我需到美國加州探望老師,母親說沒去過美國,就先帶她去美國,再去探望老師;規劃了三段行程,每段行程休息一天,在拉斯維加斯,正玩著吃角子老虎,讓母親自己去上廁所,十分鐘後她還沒回來,導遊緊張之餘先讓團員搭遊覽車去看歌舞秀,著急著幫我一起找母親,最後幸好有善心人士送回來,原來上完廁所之後,她方向搞混了,在我認為簡單的事,在她那個年紀,不一定能辦到,這又是我終身一件遺憾的事。

掛鐘停了


人老了總有離別,母親在101年睡夢中離世,來不及和家人說再見,我後悔母親生前沒有儘量的陪她,聽她說話。如果母親還在,我會每天在她的身邊,帶她到天涯海角,我期待來生能做得更好。

民國111年母親過世十年,到花蓮旅行回來,掛鐘停了,時間凍住了一般,牆上新的掛曆還沒來,釘子後面疊著的是歷年來的掛曆,一共有九份,母親走了九年,回想起101年6月13號那個晚上,醫生電話傳來:「再注射升壓劑也沒法救了!」我和大妹趕到醫院見母親最後一面,兩人同意放棄,回到中和母親的家中,搭電梯要上四樓,突然電梯沉重的晃了一下,電梯門自動打開停在二樓,我告訴大妹阿梅:「媽媽此刻和我們在電梯裡面,死者為重。」,走出電梯,一步一步沉重的往四樓爬,母親家的時鐘正指著半夜兩點。

簡單的梳洗,睡了一會兒,在電腦裡找到了最近和母親到花蓮的照片,母親微笑地看著,其中一張是前兩個月在花蓮鯉魚潭池畔照的,那天下午返臺北前,在潭水邊的亭子樓上,母親遠眺潭中遊船,她沒有明確地說想搭船,只問:「搭一次要很多錢吧?」我說:「環湖一圈,可能要一個鐘頭,我們的火車票買好了,下一次再來吧!」照張照片就好,母親的微笑永留心裡,是我的終生遺憾。

母親一直很樂觀,記得在93年剛退休的第一個暑假,我帶她回去谷關,那是養育五個孩子的地方,溫泉後面的稍來山(峰頂海拔2,306公尺),步道高高低低,需費2小時,72歲竟然走完全程,我要追隨她。 


玉石珍珠

空蕩蕩的房間裡撿到了一串散掉的玉石珍珠,數了一數,剛好21顆

母親走了以後,兩個妹妹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整理的遺物,直到最後一天,東西都運送光了,我過去掃地,在空蕩蕩的房間裡撿到了一串散掉的玉石珍珠,數了一數,剛好21顆,當下決定串起來,雖然母親不在了,大家還是要在一起。

母親走後,家具送出去的那天,我在床墊底下發現一個裝口紅的小盒子,我和大妹回想起母親最後半年,總是想要把這個小盒子藏起來,一直藏到自己也找不著。那裡面有一把小小的鑰匙,鎖的是她全部的財產。母親走前一個月,恰逢我58歲生日,撒嬌要母親請客,數了好幾遍,母親的小皮包有個夾層還有多的錢,她卻忘了,母親深怕錢不夠,母親點的是最便宜的義大利麵,還偷偷地告訴妹妹阿維:「你是陪客,要自己付錢。」


我一直非常難過,從此決定不再讓別人替我過生日,58歲開始學印尼人,由壽星請客,母親留下的皮夾一直留著,兩個夾層分別放著的一千元和五百元紙鈔,有時候用來請客,用完馬上放回一千元和五百元紙鈔,每年都拿1500元出來,請兩三個朋友共享生日。 


這樣離你近一些了嗎?


多年來,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日出,出遊時也特意找尋日出方向,多年前,帶母親遊阿里山,第一天早上天氣不好,看不成日出,母親要求再住一天,希望第二天可以看到日出,母親的真情率性,原來我是像她的。

有一次我帶母親搭橫山支線到內灣,她上蹲式廁所,沒幾分鐘,碰的一聲,全車的人嚇一跳,我急忙開了門,發現她倒在地上,原來車子剎車時,她剛好起身,倒栽蔥的往後倒,後腦杓摔了一個包,我好自責,沒陪七八十歲的她進廁所,後來我們在內灣老街吃吃逛逛,也在附近的廟裡拜拜,我坐在廟前樹陰下等她,沒有陪她進去。


103年元旦,先生、兒子、媳婦,陪我看日出,第二天到鯉魚潭踩鴨子船,上岸的時候我忍著淚不斷地向管理員謝謝。回台北的火車上,我哭了,回想101年4月23日,在鯉魚潭母親想搭船,時間來不及,我告訴母親下一次再來坐船吧! 從花蓮回台北,母親好像想跟我說什麼?可是我一路上拿著書沒放下。遺憾的是當年6/23母親走了

兩年前,在花蓮南濱附近,我和先生,天未明即起,走到海邊看日出,又想起和母親去鯉魚潭前一天,遊太魯閣,在天祥慈恩塔,腳力不夠的她,只能對著遠遠的觀世音拜拜,其實我大可放棄原先訂的市區酒店,改住天祥晶華飯店,早上起來再陪她慢慢登塔,我沒這麼做。第二天清晨五點突發奇想的,把母親從曼波酒店的睡夢中叫起,坐上一輛計程車,到七星潭的海邊等日出,母親帶著太陽眼鏡,滿足的看著太陽冉冉上昇。

兩年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看日出,出遊時也特意期待,一次在雲林口湖鄉,住在堤防邊一家民宿,我沒經過允許,摸黑騎了民宿的腳踏車,看完太陽才放回原位。

民國95年,我們遊阿里山,第一天早上天氣不好,看不成日出,母親要求再住一天,希望第二天可以看到日出,母親的真情率性,讓我發現原來我是像她的。

可是我沒遺傳她的節省,有一回我們上關子嶺,前一天晚上住朝陽飯店,在臺南市逛街,陪她到民權路布行憶舊,有家鞋店舉行特賣,我問母親要不要買一雙新鞋,她說不必,可是,事隔一年之後,她告訴妹妹,很後悔沒買。我為自己買了一雙過季運動鞋,把舊的鞋丟了,母親說她不必買,我就順她,如果她也買了,我們的背包多出的舊鞋子會有多重呢?我後悔對她不夠真心。

後來我穿著這雙鞋到土耳其,在土耳其南方的卡布多其亞,搭乘熱氣球在高空看日出,心裡想著母親,這樣離你近一些了嗎?如果可以,我要保護你,聽你說話!帶你到廟裡拜拜,陪你看日出!

有一年我和先生到了阿里山,找到了一張媽媽側看日出欣慰的照片,昨天晚上我想今天要再走一次受鎮宮,那年媽媽74歲,從遊客中心走到姊妹潭,再走到受鎮正宮,我今天也走了一圈,想起當年媽媽告訴:「我剛才我的膝蓋還很痛,可是我拜了一下,現在不痛了,一切都是神在保護我。」今天受鎮宮正在維修,我沒有進去,但是我覺得媽媽與我們同在。

花東尋憶之旅


民國109年三天兩夜花東尋憶之旅,出發前兩個手指頭在廚房受傷,回來之後,我休息了兩天,終於手指以及身體的疲憊恢復了,心理創傷卻難以恢復。

記得93年8月甫自國中教書生涯退休,我帶母親到富里六十石山,看金針花海,母親學採金針花,照了幾張開心的照片,下山恰好碰到颱風,北迴鐵路不通,向南搭火車到臺東住了一晚,母親洗頭,把浴巾披在頭上,側面看過去就像觀世音菩薩,那時候的母親幸福快樂。

風雨過了,再從臺東叫了一部計程車,一路玩上來,印象中最深的就是長虹橋,這一次又來到這裡,買了一張明信片,上面簽了93~109年Forever missing you.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任的沙龍
27會員
89內容數
人生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感謝遇到的貴人,有你-生命更美。
任任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9
遊記貼到網絡上之後,有人回應,讓我有了繼續寫的慾望,我受邀《白冷過客》群組。沒想鄭廠長文筆流暢,又有心,真令人佩服,我還需要跟他們多多學習。
2025/04/09
遊記貼到網絡上之後,有人回應,讓我有了繼續寫的慾望,我受邀《白冷過客》群組。沒想鄭廠長文筆流暢,又有心,真令人佩服,我還需要跟他們多多學習。
2025/04/02
大甲溪兩岸雲霧飄渺,我回到我童年住過的河邊,尋找家園遺跡。
Thumbnail
2025/04/02
大甲溪兩岸雲霧飄渺,我回到我童年住過的河邊,尋找家園遺跡。
Thumbnail
2024/09/09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場獨特的戶外婚禮,在花蓮的美麗自然景色中進行。新郎Gabbie和Ervin攜手走過九年,決定在東臺灣的草地上舉辦婚禮,享受美式露營的氛圍,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幸福時刻。文章中描述了婚禮的精彩瞬間及其對生活美好的反思,在繁忙日常中贈予人們發現美的眼光。
Thumbnail
2024/09/09
這篇文章記錄了一場獨特的戶外婚禮,在花蓮的美麗自然景色中進行。新郎Gabbie和Ervin攜手走過九年,決定在東臺灣的草地上舉辦婚禮,享受美式露營的氛圍,共同分享生活的點滴與幸福時刻。文章中描述了婚禮的精彩瞬間及其對生活美好的反思,在繁忙日常中贈予人們發現美的眼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憶母親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1938年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
Thumbnail
憶母親 母親會說日語,擅長與當地原住民地區用日語交談,閒暇可替當地人做衣服,貼補家用 母親出生於1932年日本時代昭和七年,日本名叫昭妹,排行老二,光復後戶籍登記為德妹,1938年起受日本教育,母親經常驕傲地告訴我們,在教室裡和邱連輝(前屏東縣縣長)坐同一排,成績好都是坐第一排的,母親對日本老師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訴說了回媽媽的出生地,家族的記憶與遺失、家族的風雨與堅守、時代的變遷與女性的自覺、記憶的延續與反思。敘述了家族曾經的故事及女性自己的發展。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我母親出生於高雄林園, 那邊同樣是外省眷村。 家中共有六名兄弟姐妹,而她行大。 我曾聽她說過她幼時被外公帶去給林瞎子摸骨, 什麼是摸骨?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我的母親,出身於外省家庭。 我外公是福建廈門茶商之子, 外曾祖父是當時的地主階級, 擁有不少土地租給佃農種茶。 外曾祖父膝下有兩男一女, 我外公行大,自幼送去私塾讀書, 通四書五經,習得一手好毛筆字。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母親為了方便找工作便讓兒子暫時與住鄉下的外婆住,樸實無華的祖孫情就此展開!
Thumbnail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Thumbnail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Thumbnail
我母親成長於50年代的臺灣金門,雖未接受教育,卻以堅毅與勇敢面對人生。她的故事教導我們如何做人、關懷他人,還有堅持不懈的高情商。她是我一生中最愛,也最敬佩的母親。
Thumbnail
我母親成長於50年代的臺灣金門,雖未接受教育,卻以堅毅與勇敢面對人生。她的故事教導我們如何做人、關懷他人,還有堅持不懈的高情商。她是我一生中最愛,也最敬佩的母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