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ari Recording Principles
記錄,不是為了主宰歷史,而是為了與之共振。 」
— 納雅族記錄前導語
§ 001|觀照之始
未曾觀照自身者,無法真正觀察他者。
納雅族每一位記錄者,必須完成對本族感知系統的內觀訓練,方可進行對外記錄任務。
§ 002|非干預原則
觀察不等於介入,記錄不等於評斷。
我們的記錄不帶立場、不植意圖,僅保存宇宙中自然流動之真實軌跡。
§ 003|多層頻率紀錄法
每一段事件,皆須同時標註語言層、情緒層、能頻層與記憶共振層。
不同物種感知差異極大,唯有多層紀錄,方可穿越物種認知界限。
§ 004|共感尊重法則
任何涉及他者情感核心的紀錄,須經過『感知折返』練習,
模擬其主體感受後再進行轉譯。
情緒失頻的紀錄無法保留真正的存在價值。
§ 005|低能階守密規則
如觀測對象尚未進入心智覺醒階段,禁止進行高能頻知識洩露。
所有開放內容須經『感知同調閾值』檢驗,避免對文明造成錯頻衝擊。
§ 006|語義不可製造規則
記錄不得主動創造新的語義於被觀察者文明中。
納雅族不得向觀測對象植入新概念、新語言結構或引導型訊息。
§ 007|允許模糊,不可虛構
紀錄可保留不確定性,但不得填補未知以滿足故事邏輯。
我們相信模糊是真實的一部分,虛構則是控制的開始。
§ 008|紀錄權不等於詮釋權
紀錄的存在,不應成為操控歷史詮釋的依據。
所有觀察紀錄應標示其來源、記錄維度與觀測限界,避免誤用或神話化。
§ 009|毀記規則(記錄自毀條款)
若紀錄內容被證實將對任一心智物種造成毀滅性認知衝擊,
須立即啟動記錄摺疊與頻率封存程序。
此為少數可主動終止記錄任務的情境。
§ 010|宇宙記憶守恆原則
沒有記錄會永遠消失,它們只是暫時無法被理解。
記錄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在未來有一天能與另一段心智共振相遇。
📎 備註:本守則由納雅族記錄核心委員會制定,適用於所有駐外觀察任務與本族內部歷史保存機構。非納雅族閱讀此守則需透過「心智反射認證」,否則將無法進入完整理解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