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對岸在古裝劇上的產量驚人,但是故事架構大同小異,演員大同小異,漸漸失去耐心。初看”國色芳華”是抱著打發時間的心態,覺得花鳥史扇子好多好漂亮啊,道具精美是古裝劇基本要有的。沒想到看到第十九集,覺得人物描寫深刻,人間清醒啊。想聊聊劇中的二位配角,勝意與劉暢。
勝意本是家暴受虐婦,善良本性救了女主牡丹,在自己被渣夫發賣之際,反被牡丹救下,並助其和離。從此二人胼手胝足開創自己的花卉生意,創業過程遇到許多困難,與姊妹們挺了過來,有了自己的店面成為二店主。但是在姊妹們討論未來人生時,勝意心底深處仍是認為女子還是要有夫君有子嗣才圓滿,在長期父權壓制下,看不見自己的優點,自卑不自信。在前夫看到勝意有錢後又上門百般討好,勝意竟然動搖了。覺得自己是離婚婦女又無法生育,可能只有前夫會接納她,聽不進姊妹們的勸告,不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 她的家庭更是強大向下的拉力。當她滿心歡喜帶著許多東西回娘家,卻被家人嫌棄是失婚婦人,做生意拋頭露臉,安排她二嫁給老鰥夫,把她帶回來的禮物視為理所當然。沒人問她是如何辛苦走到這一步,沒人為她的成功感到驕傲,沒人關心前夫對她拳打腳踢,沒人覺得她以後可以賺更多錢造福娘家。家中的母親與嫂嫂,同是女人,沒有看到勝意不依附男人活得更好,反是再三勸勝意回到前夫身邊或再嫁他人。母親嫂嫂自己過的也不如意,卻仍認為這是女子最好的安排。看到這一段時,心中覺得沒讀書真可怕。記得是”黃昏清兵衛”中的一幕,女兒問父親為什麼要讀書。讀書對於生活食衣住行沒有幫助啊。父親說讀書可以讓你學會思考。讀書讓我們學會思考,可以看到更高更大的世界。或許勝意就可以在追求自我幸福的路上更堅定些,可以分辨且對抗家中那股沉淪的力量。
劇中關於女性情誼的描寫也很細膩。牡丹與勝意是最開始合作的姊妹,後來有了大福與小春。不經意間勝意會覺得牡丹與她人親近,自卑感膨脹,覺得自己沒有大福或小春的優點,對牡丹沒幫助,以後可能無法與牡丹這般好了,不相信在創業過程中已經改造了自己,沒看見自己的努力,就算沒了牡丹也不至於過不下去,心底深處始終有著不安全感,總認為要依附著某人。禁不住前夫甜言蜜語一番,又回到前夫身邊,最終賠上自己一命。
而牡丹的前夫,劉暢。身在官宦之家,看不起父親貪婪奉承之行徑,卻享受著父親如此行徑帶來的榮華。本愛慕縣主,卻不甘心地位上低於縣主,似不恥仕途依裙帶,卻也拿不出實際的作為。如牡丹斥責:想要孤高卻受不了清貧,受縣主照拂又沒辦法彎下腰。都是父母和旁人的錯,自己最委屈。想要自由又不想受傷害。牡丹這番斥責,卻沒有罵醒劉暢。在自己被寧王貶到不知那看馬,被同儕欺負一點辦法都沒,還大言不慚說自己會高升會給牡丹幸福。妥妥的不知人間疾苦的公子哥,心高氣傲卻應付不了現實。
看到此處,覺得自己與劉暢很像,只是程度上差別。每天喊著不喜歡這份工作,要離職做自己,卻捨不得這份薪水還是乖乖的上班。做不到放下目前尚且適意的生活,清貧地去追求理想。
現在的我們其實與這二位古裝劇中的人物一樣,有著人性上的弱點。看劇時可以批評,大罵角色的愚昧,但生活中很難擺脫那些困住自己的思維,重複劇中人物的愚蠢。怎麼辦?或許多讀書吧。